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2606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母亲是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的影响【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与其母妊娠期间治疗情况的关系,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对32例出生后确诊为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其母妊娠期正规治疗组(A组)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组(B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B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出现临床症状表现的例数高于A组(P<0.05)。B组间接胆红素在出生时和出生后14 d较A组升高(P<0.01)。ALT水平两组在出生时无显著差别,出生后14 d,B组较A组升高(P<0.05)。结论 其母在孕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

2、患儿出生后表现较多的临床症状,且肝功能受损情况相对较重。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症状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胆红素; 母体传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bidity of congenital syphilis and the treating condition of the mothers when they were in the gestation period 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ing and treatin

3、g level in the early period. Methods We divided 32 newborn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into group A whose mothers received regular treatment and group B whose mothers didnt receive regular treatment or thorough treatment. Through the clinical analysis, we compared the clinical and prognosis fea

4、tures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showed more serious symptoms than those in group A(P<0.05).We also found that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oup A,the hemobilirubin in the patients of group B sharply increased and the ALT in the patien

5、ts of group B also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whose mothers did not receive regular treatment may show serious symptoms.The effective fullcourse antisyphilis therapy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symptom of these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Key words】 Newborn in

6、fants;Congenital syphilis;Bilirubin;Mother transmission 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等。早期先天性梅毒患者的分泌物体液中含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患病新生儿的表现不典型,若临床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漏诊,从而造成梅毒的传播和蔓延。因此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而胎儿感染的危险性与母亲在孕期是否经过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与其

7、母妊娠期间治疗情况的关系,旨在提高对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先天性梅毒患儿32例均符合儿科学诊断标准,且均在新生儿期发病。男18例,女14例。其中早产儿15例,足月儿17例。入院日龄0.5 h7 d,出生体重2 500 g者23例,2 500 g者例。其母妊娠期经正规抗梅毒治疗的患儿19例(A组),其母未经抗梅毒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患儿13例(B组)。5例出生时有窒息,合并肺透明膜病例。 1.2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损害18例,主要表现为四肢及颜面、臀部暗红色卵圆形斑丘疹、皮肤皲裂、脱皮,其中例有梅毒性天疱疮,疱疹大小不等,内含混浊血清样液体,大疱破裂后有大片脱皮

8、, 表皮有黑痂;肝脾肿大12 例;病理性黄疸19例,表现为黄疸时间延长或退而复现;梅毒性鼻炎6例, 表现为鼻塞, 脓性分泌物;骨损害例,表现为骨膜炎骨膜增厚、密度增高、骨质疏松等;心脏损害13例,心肌酶谱明显增高,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32例均无明显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及体征,27例行腰椎穿刺,其中13例脑脊液异常,6例脑脊液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及梅毒螺旋体血液凝集(TPHA)阳性。 1.3 辅助检查 32例患儿RPR、TPHA、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均阳性。所有病例分别在出生时(1周以内)及出生后14 d,进行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1.

9、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 均采用青霉素钠治疗,每次510万U/kg , 静脉滴注,1次/12 h,7 d 后改为5万U/kg, 静脉滴注,1次/8 h,总疗程14 d。青霉素过敏者,用头孢三嗪替代。所有患儿均予以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如血清RPR不降或下降缓慢,可再给青霉素治疗12个疗程,疗程间隔2周以上,直至血清RPR阴性为止。 3 结果 3.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表现比较(从表1看出,其母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大都有肝脾肿大、黄疸、皮疹和梅毒性鼻炎等

10、临床表现。出现临床症状的例数较母亲正规治疗组显著增高(P<0.05)。 3.2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及ALT水平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先天性梅毒患儿血清胆红素和ALT比较 从表2看出,B组与A组比较,直接胆红素在出生时和出生后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接胆红素在出生时和出生后14 d,B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ALT水平比较,出生时无显著差异,出生后14 d则B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 4 讨论 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所致。其发生一般在妊娠1618周,母亲早期梅毒较

11、晚期梅毒更易使胎儿感染。近年来,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期的病例增多,其发病率与产妇梅毒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妊娠妇女中患有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其胎儿发生先天性梅毒的概率为75%95%1。 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脏器,Bell2认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以皮肤损害、肝脾肿大、黄疸、低体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呼吸道症状、骨损害为主要表现,临床往往表现为皮肤损害、肝脾肿大、病理性黄疸、鼻塞、流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喂养不耐受,甚至骨骼损害等。 在先天性梅毒的实验室检查上,仅仅依靠TPPA(+)或RPR(+)尚不能确定,有学者提出,TPIgMWB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可作为先天性梅毒的早

12、期确诊试验,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母亲是否治疗有关3。本研究在全部病例行血清RPR、TPHA检测的同时,行TPIgMWB检查,以3项均为阳性作为诊断标准。 本研究发现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孕妇,其子女患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严重,而经过治疗的母亲其子女患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轻,肝功能基本正常,说明加强孕妇梅毒血清学筛查,发现患者并早期治疗是防治先天性梅毒的关键。在孕期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妇,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下降。 同时我们还发现,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母亲,其子女在出生时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后肝功能损害加重,临床症状更加典型。有学者认为,妊娠合并梅毒在孕16周前治疗几乎可完全预防先

13、天性梅毒发生4。因此对妊娠妇女在孕早期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使妊娠合并梅毒导致的危害及先天性梅毒发生率降低。因此,对母亲患有梅毒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应注意做好筛查工作,同时应追踪随访有无先天性梅毒。尤其对出生时有肝脾肿大、皮疹、不明原因的发热和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更要注意有无先天性梅毒的存在。因此,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必须加大对先天性梅毒的综合干预,加强对孕妇进行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孕妇梅毒监测工作。对孕妇的早期诊断、系统治疗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系统治疗先天性梅毒患儿是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唯一手段。【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21026.2 Bell C.Taxy J.Pulmonary abscesses in congenital syphilis.Arch Pathol Lab Med,2002,126(4):484486.3 杨帆,张荣,周华,等.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诊断新生儿胎传梅毒的探讨.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6):326328.4 房思宁,郑利雄,杜晓红,等.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46547.7 / 7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