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水污染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理与处置应急处理与处置引言引言l据统计,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我国共发生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2天发生1起。2006年的1月至6月,国家环保总局共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86起,高于2005年全年的76起。l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期。引言引言举例举例1l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导致下游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和相关地区的约350万居民无法使用自来水。引言引言举例举例2l2007年12月初,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一硫酸厂在非法生产过
2、程中,将大量含砷废水排入都柳江上游河道,致使该县十余村民轻微中毒,造成下游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城及沿河乡镇2万多人生活饮水困难。引言引言l这些重大水污染突发性事故,严重破坏了水域环境,特别是严重污染饮用水源,直接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l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是指人为或者自然灾害引起,使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导致水体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的事故。1.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分类l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按照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剧毒农药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露事故,如管理措施
3、不力,氰化钾、硫砷化物等超标排放;溢油事故,如油田井喷、油轮触礁或起火、船只相撞发生的溢油事故;非正常大量排放废、污水事故,如厂矿和城市废水、污水突然泄入水体;核污染事故,如反应堆冷却系统破裂、核物质容器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泄入水体。1.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分类l按照事故发生的水域可以分为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河口污染、海洋污染等。1.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l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没有固定的污染源、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而且发生突然、来势迅猛,在短时间内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造成重大的危害。l其特点主要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扩散性、处理的艰巨性和影响的长期性、水污染信息的不完整性与不可比性。
4、1.2.1 突发性和不确定性l一是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往往发生突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一般都是由水上交通事故、企业违规操作或事故排污、公路交通事故、管道常年失修或意外破裂等原因造成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确定,很难预料;l二是事故性质的不确定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以后,事故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及其危害程度都不确定,这就决定了事故性质的不确定性。1.2.2 扩散性l水体的流动性决定了水中污染物的扩散性。水体被污染后,影响范围由点扩散到线,再由线扩散到面,而且还会影响到周边与被污染水体有关联的环境因素,如河流两侧的植被、以河流作为饮用水源地的居民及
5、河流下游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等,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危害也逐渐扩大。1.2.3 处理的艰巨性和影响的长期性l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很突然,发生后的危害强度也很大,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这就对应急措施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有时造成事故的有害物质难于全部清除,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长期整治,同时污染物在水环境中会发生化学、生物或物理性质的变化可能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物质,具有危害的累积性和长期性。1.2.4水污染信息的不完整性与不可比性l尽管水污染事故层出不穷,但至今还不可能获得一场典型污染事故的全程信息。即使某些事故信息相对较完整,但由于其不确定性,往往也不具有事发环境时空的可比性。2 突发性水
6、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2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小组组成应急处理小组可以分为指挥、行动、保障、宣传等部分,由6个应急行动小组组成。2.1.1 应急指挥小组l应急指挥小组是整个应急行动的组织核心,由政府领导、政府职能部门或企业领导组成,可以分为应急指挥总部和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负责协凋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各个应急部门的关系,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合理分配征务和进行人员调度,高效、合理地利用一切可能的应急资源,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问内完成应急行动,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1.2 应急专家小组l应急专家小组的职责是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污染事故的危害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应急
7、处置方案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2.1.3 应急监测小组l在得到监测结果后,应急专家小组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应急预案,由应急处置小组实施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小组要尽早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快速扩散,对受污染水体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危害程度。2.1.5 应急医疗小组l应急医疗小组负责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负责受污染水体周围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饮用受污染水体而造成流行性疾病的传播。2.1.6应急服务小组l应急服务小组的职责是:收集资料,提供应急行动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如水文、气象、通讯等;负责应急处置的后勤工作,安排交通工具,运送急需应
8、急物资等;负责一切与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相关事务,保证事故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企业、政府部门和大众负责,消除外界的猜疑,保障社会稳定。2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l迅速报告l快速出击l现场控制l现场调查l污染警戒区域划定l应急处置l事故影响跟踪凋查l事故备案221 迅速报告l在接到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电话或通知后,值班人员需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和情况等,并立即向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报告。222 快速出击l接到报告后,政府部门要协调环保、公安、水利、医疗等各方面的资源,组成应急小组,协同解决突发事故。环境监测部门要组织应急监测小组,准备监测设备,立即赶赴现场。223
9、 现场控制l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现场控制和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防止污染物扩散。224 现场调查l应急小组应分工合作迅速展开现场调查组织人员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困等情况;应急监测小组快速布控布点采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判明污染物种类、性质、数量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情况。225 污染警戒区域划定l根据污染物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结果,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划定污染警戒线。在污染警戒线内,禁止群众靠近和取水。226 应急处置l根据污染物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结果,应急专家小组制定出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处理方法。应急处置小组根据应急预案,采用应急处理方法及时控制污染源,开展事故处理
10、在受污染水域周围设置警示公告,禁止从受污染水域取用水。同时对污染物及时清除,防止对人畜的危害和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直到水质达到国家标准。227 事故影响跟踪凋查l事故处理结束后,要总结应急经验,改进应急管理系统,调整应急预案,更新相关数据。做出综合分析报告,提交上级部门领导审查。同时报告存档,为今后做准备。3 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建议l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给当地经济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灾难性的。l因此,如何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技术保障措施,提高参与事故处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做
11、到遇到紧急情况时判断准确、处置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民健康、社会经济的危害,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31 进行污染源调查,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险源数据库l为了使应急预案能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准确、及时、有效地运作,必须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险源数据库,从而为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污染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l对管辖区域内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危险物质的名称、种类、储存量、存放位置及突发事故后应采取的处置措施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全面掌握可能造成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隐患。根据调查情况,将各单位存放或使用的各类危险污染物进行汇总,对其各方面的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险源数据
12、库。32 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l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 有序地实施现场监测。l目前,各地方都相继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很多可操作性不强仅停留在应急预案层上没有真正形成运行机制。l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要综合污染源影响程度和范围、水量条件、河道条件、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监测能力和条件等情况来制定。同时要把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纳入日常工作体系,保持忧患意识。32 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33 加强参与应急处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l参与应急处理的部门一般包括环保、水利、交通、公安、消防、城建、通讯等各部门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就会延缓处理进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l因此,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交流,明确责任,将所有的资源充分利用。34 要有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l在处置各类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应急物资是否充足,会影响应急处置的进程和效果。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平时我们就应该注重应急资源的储备,保障在发生事故时有充足的应急物资供应。4 小结l突发性水环境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和处理的艰巨性部决定了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设防范时刻准备提高应急处理处置的快速性、有效性和利学决策水平我们才能减少、消除和更好的应对此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