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24424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读12003年年5月月9日日,温家宝,温家宝总理理签署的第署的第376号国号国务院令,公布施行院令,公布施行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生事件件应急条例急条例。2立法背景和意义立法背景和意义背景 2003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非典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仗,既要依靠科学,又要依靠法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正是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台的。3立法背景和意义立法背景和意义SARS病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全世界波及3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SARS病人8422例,死亡916例。加拿大是一个反弹国家。我国

2、波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生SARS病人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其中广东1512例,高峰期23月(20天)散发期(63天);北京2522例,高峰期4月(11天)散发期(10天)。医务人员感染近千例,死亡29例。民工死亡5例。学生死亡4例。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报告首例病人至2003年6月中旬,流行持续约半年多时间。到8月16日全国已52天无新增病例。香港报告1755例,死亡298例。台湾671例,死亡84例。澳门1例,无死亡。2003年8月16日北京地坛医院最后2名患者治愈院。最后一个定点医院结束工作。4立法背景和

3、意义立法背景和意义意义条例的施行为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供了全社会重要法律保障,对有效应对当前或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5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指突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康严重重损害的下列事件:害的下列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7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

4、1)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2)动物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3)乙)乙类、丙、丙类传染病暴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或多例死亡;(4)发生罕生罕见或已消或已消灭的的传染病;染病;(5)发生新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染病的疑似病例;(6)可能造成)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定的疫情。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2003版)的通知版)

5、的通知8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1)中毒人数超过)中毒人数超过3030人或出现死亡人或出现死亡1 1例以上的饮用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水、食物中毒事件;(2 2)短期内发生)短期内发生3 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 1例以上的职业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中毒事件;(3 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性中毒事件;(4 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异常;(5 5)医源性感染暴发;)医源性感染暴发;(6 6)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

6、或死亡事件)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7 7)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9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 8)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失、泄漏等事件;(9 9)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10)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击事件;(1111)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亡1 1例以

7、上的事件;例以上的事件;(12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它重)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大公共卫生事件。10其它文件或规章的约定其它文件或规章的约定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与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告管理理办法法卫生部生部办公公厅关于加关于加强紧急重大情况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告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卫办综发 2000 第第152号)号)卫生部关于生部关于规范突范突发事件和加事件和加强传染病疫情染病疫情报告的通知(告的通知(卫办发 1999 第第382号)号)食物中毒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处理理办法法(30、100或死或死1、重点或敏感地方)、重点或敏感地方)国家突

8、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1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个特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个特征一是突一是突发性事件,它是突如其来的,性事件,它是突如其来的,不易不易预测的;的;二是在公共二是在公共卫生生领域域发生,具有公生,具有公共共卫生属性;生属性;三是三是对公众健康已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重损害。害。1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原则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原则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工作急工作应当遵当遵循循预防防为主、常主、常备不懈不懈的方的方针贯彻统一一领导、分、分级负责、反、反应及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合作作的原的原则。13条例条例从从5个方面重

9、点对现行的应急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和完善1、为了了强化化处理突理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指生事件的指挥系系统,明确了政府明确了政府负责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生事件件应急急处理的理的统一一领导和指和指挥。2、明确和完善了突、明确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告制度,强化了化了政府政府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生事件的件的报告告责任及任及时限限。同。同时明确明确规定任何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政府向政府报告突告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14条例条例从从5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和完

10、善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和完善3、明确了、明确了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预防控制防控制体系和体系和应急急处理能力建理能力建设的要求的要求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其,确保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同时还要加强对同时还要加强对急救医疗服务网络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的建设,配备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配备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15条例条例从从5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个方面重点对现行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和

11、完善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和完善4 4、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专业技术机构、医疗卫生件应急处理中专业技术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机构及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5 5、加大了对不按照规定履行应急处理、加大了对不按照规定履行应急处理义务、扰乱社会和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义务、扰乱社会和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的处罚力度。16突发事件突发事件7个应急工作制度个应急工作制度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监测与与预警制度警制度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应急急报告制度告制度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布制度生事件的信息公布制度突突

12、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举报制度制度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应急急处理制度理制度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工作督理工作督导制度制度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中理中医医疗卫生人生人员的的补助制度助制度1718(一)中央政府(一)中央政府国务院国务院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困地区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工急工作作给予予财政支持。政支持。鼓励、支持开展突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监测、预警、反警、反应处理有关技理有关技术的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建立建立统一的突一的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预防控制体防控制体系。系。建立突建立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

13、件生事件应急急报告制度。告制度。建立突建立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举报制度,公布制度,公布统一的突一的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报告、告、举报电话。建立突建立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布制度。19(二)地方政府(二)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监测与与预警系警系统根据突根据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预案的要求,保案的要求,保证应急急设施、施、设备、救治、救治药品和医品和医疗器械等物器械等物质储备加加强急救医急救医疗服服务网网络的建的建设,配,配备和提高医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生机构应对各各类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生事件的救治能力设

14、区的市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当设置与置与传染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的传染病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机构承担传染染病防治任病防治任务。20(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1、卫生部生部制定全国突制定全国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预案,并案,并根据突根据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变化和化和实施中施中发现的的问题及及时进行修行修订、补充。充。制定突制定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报告告规范,建范,建立重大、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急疫情信息报告系告系统。指定机构

15、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开展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生事件的日常常监测,并确保,并确保监测与与预警系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正常运行。21(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2、地方、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公众开展突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知急知识的的专门教育。教育。定期定期对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开展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相关知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技能的培训,定,定期期组织医医疗卫生机构生机构进行突行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推广最新知识和先和先进技技术。指定机构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开展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生事

16、件的日常常监测,并确保,并确保监测与与预警系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正常运行。22(四)其他有关部门(四)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当根据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情况,做好应急急处理准理准备,采取必要的,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急措施。根据突根据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预案的案的要求,保要求,保证应急急设施、施、设备、救治、救治药品品和医和医疗器械等物器械等物资储备。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24(一)各级政府(一)各级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后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后2小时向设区的小时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

17、府报告;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25(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1、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接到报告的告的卫生行生行政主管部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当在2小小时内向本内向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报告,并同告,并同时向上向上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和国务院院

18、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告。国务院院卫生生行政主管部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向国生事件立即向国务院院报告。告。2、其他有关部、其他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有关部门,已,已经发生或者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可能引起突发公公共共卫生事件的情形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当及时向同向同级人民政人民政府府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通通报。26(三)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三)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监测机构、医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生机构和有关单位位发现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生事件的,事件

19、的,应当在当在2小小时内向所在地内向所在地县级人人民政府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告.2728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政府政府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有关部政府有关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医医疗卫生机构生机构29国务院国务院批准启批准启动全国突全国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预案。案。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发生后,生后,设立全立全国突国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指理指挥部,部,负责对全国突全国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理的的统一一领导、统一指一指挥。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发生生应急急处

20、理理工作工作进行督察和指行督察和指导。30省政府省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省级政府设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批准启动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1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其他地方各级政府接到突接到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当立即组织力量力量对报告事告事项调查核核实、确、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告调查情况。情况。保保证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所需的医理所需的医疗救救护设备、救治、救治药品、医品、医疗器械等物器械等物资的生的生产、

21、供供应。对传染病暴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人口应当做当做好好预防工作,落防工作,落实有关有关卫生控制措施;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察、就地治疗的措施。的措施。32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其他地方各级政府根据突根据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的理的需要,有需要,有权紧急急调集人集人员、储备的物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施、设备。必要。必要时,对人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染病疫区实行封行封锁。提供必要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

22、突金,保障因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残的人生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得到及时、有、有效的救治。效的救治。33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对参加突参加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的医理的医疗卫生人生人员,给予适当予适当补助和助和保健津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参加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作出理作出贡献的人献的人员,给予表彰予表彰和和奖励;励;对因参与因参与应急急处理工作致病、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给予相予相应的的补助和助和抚恤。恤。34卫生部卫生部组织专家家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进行行综合合评估,初步判断突估

23、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的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型,提出是否启动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生事件件应急急预案的建案的建议。根据根据发生突生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生事件的情况,及及时向国向国务院有关部院有关部门和省和省级卫生行政生行政部部门以及以及军队有关部有关部门通通报。35卫生部卫生部负责向社会向社会发布突布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生事件的信息。必要必要时,可以授,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市人民政府府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布本行政区域内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生事件的信息。对新新发现的突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染病

24、根据危害程度、流行流行强度,依照度,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染病防治法的的规定及定及时宣布宣布为法定法定传染病。染病。对新新发现的突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尽快中毒事件,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准、规范和控制措施。范和控制措施。36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突接到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报告后立即告后立即组织力力量量对报告事告事项调查核核实、确、确证,采取必要的控,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告调查情况。情况。组织专家家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进行行综合合评估

25、初步判断突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事件的类型,提出型,提出是否启是否启动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预案的建案的建议对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等采取控制措施,及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害的人群采取采取应急接种、急接种、预防性投防性投药、群体防、群体防护等措施。等措施。37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交通工具上接到交通工具上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染病病人报告后,立即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有关人员采取相采取相应的医学的医学处置措施。置措施。对参加突参加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

26、急急处理的医理的医疗卫生人生人员,给予适当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参加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作出理作出贡献的人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予表彰和奖励;励;对因参与因参与应急急处理工作致病、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给予予相相应的的补助和助和抚恤。恤。38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的程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的程序1、评估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

27、件应急预案的建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议。2、批准、批准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务院报告。39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服从突服从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

28、急处理指理指挥部的部的统一指一指挥,立即到达,立即到达规定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施。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根据各自自职责,依照,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的规定,定,采取控制措施和采取控制措施和保证及时运送应急设备、药械(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依法公安机关依法协助有关部助有关部门对拒拒绝接受隔离接受隔离治治疗、医学、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病人密切接触者强制制执行。行。40医疗卫生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29、事件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负责突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的技生事件的技术调查、确、确证、处置、控制和置、控制和评价工作。价工作。(第二十九条)服从突服从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生事件应急急处理指理指挥部的部的统一指一指挥,相互配合、,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对因突因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提供医疗救救护和和现场救援,救援,对就就诊病人必病人必须接接诊治治疗。对需要需要转送的病人,送的病人,应当按照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定将病人及其病病历记录的复印件的复印件转送至接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机构。(第三十

30、九条)第三十九条)41经费保障经费保障1、应急急处理理经费列入列入财政政预算。算。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公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预算。国家对边远

31、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第六条)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第六条)42经费保障经费保障2、医、医疗救助救助费用。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保障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43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4445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生行政主管部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定履行报告告职责,对突突发事件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

32、报的,的,对政府主要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主要负责人,依法人,依法给予降予降级或或者撤者撤职的行政的行政处分;造成分;造成传染病染病传播、流行或播、流行或者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重危害后果的,依法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追究刑事责任。任。隐瞒、缓报、谎报46没有贮备物资没有贮备物资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国国务院有关部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定,完成突成突发事件事件应急急处理所需要的理所需要

33、的设施、施、设备、药品和医品和医疗器械等物器械等物资的生的生产、供、供应、运、运输和和储备的,的,对政府主要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人和政府部门主要主要负责人依法人依法给予降予降级或者撤或者撤职的行政的行政处分;造成分;造成传染病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予开除的行政处分;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47不配合上级不配合上级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突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生后,县级以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上级人民人民政府有关部政府有关部门

34、的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的,对政府政府主要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人和政府部门主要主要负责人依法人依法给予降予降级或者撤或者撤职的行政的行政处分;构成犯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48失职、玩忽职守、渎职失职、玩忽职守、渎职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生行政主管部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在突发事件事件调查、控制、控制、医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守、失职、渎职的,由的,由本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令改正、

35、通改正、通报批批评、给予警告;予警告;对主要主要负责人、人、负有有责任的主管人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和其他责任人任人员依法依法给予予降降级、撤、撤职的行政的行政处分;造成分;造成传染病染病传播、流播、流行或者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49拒不履行应急职责拒不履行应急职责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各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拒不履行应急急处理理职责的,由同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或者上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

36、令改正、通令改正、通报批批评、给予警告;予警告;对主要主要负责人、人、负有有责任的主管人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和其他责任人任人员依法依法给予降予降级、撤、撤职的行政的行政处分;造成分;造成传染病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予开除的行政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50医疗卫生机构方面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第五十条第五十条医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之一的,由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令改正、通报批批评、给予警告;情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重

37、的,吊销医医疗机构机构执业许可可证;对主要主要负责人、人、负有有责任的主管人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任人员依法依法给予降予降级或者撤或者撤职的的纪律律处分;造成分;造成传染病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播、流行或者对社会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51医疗卫生机构方面医疗卫生机构方面(一)未依照本条例的(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定履行报告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或者谎报的;的;(二)未依照本条例的(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采取控制措施的;的;(三)未依照本条例的(三)未依照本条例的

38、规定履行突定履行突发事件事件监测职责的;的;(四)拒(四)拒绝接接诊病人的;病人的;(五)拒不服从突(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事件应急急处理指理指挥部部调度度的。的。52不配合卫生部门不配合卫生部门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在突在突发事件事件应急急处理工作中,理工作中,有关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定履行报告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或者谎报,阻碍突,阻碍突发事件事件应急急处理理工作人工作人员执行行职务,拒,拒绝国国务院院卫生行政主管生行政主管部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指定的专业技技术机构机构进入突入突发事件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或者不配合调查、采、采样、技、

39、技术分析和分析和检验的,的,对有关有关责任人任人员依法依法给予行予行政政处分或者分或者纪律律处分;分;触犯触犯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条例,构成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53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在突在突发事件事件发生期生期间,散布,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言、哄抬物价、欺骗消消费者,者,扰乱社乱社会秩序、市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依法给予行政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5455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