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245486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在目前的条件下,只能有相对的标准,不能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下,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归纳起来,无公害蔬菜除风味、营养含量合理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无公害蔬菜标准要求 1、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2、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3、“三废”等有害物质

2、不超标。无公害蔬菜必需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 减少农药施用量,是防止蔬菜污染的重要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和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尤其是对尚无有效防止方法的蔬菜病虫害,必须选用抗病虫品种。 2、做好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工作。对靠种子、土壤传播的病害,要严格进行种子和苗床消毒,减少苗期病害,减少植株的用药量。 3、适时播种。蔬菜播期与病虫害发生关系

3、密切,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和当年的气候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4、培育壮苗。采用护根的营养钵、穴盘等方法育苗,及早炼苗,以减轻苗期病害,增强抗病力。适龄壮苗,带土移栽。 5、实行轮作。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避免同种蔬菜连作,实行水平轮作或其它轮作方式。 6、加强田间管理,改进栽培方式。提倡深沟高垄栽培,避免田间积水,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植株间湿度,及时清除病、虫、残株,保持田园清洁。 7、采用设施栽培的方式。通过大棚覆盖栽培,可以明显的减少降尘和酸性物的沉降,减少棚内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三、无公害蔬菜的病虫防治技术规程  在农

4、药的施用上必需遵循以下原则: 1、首先选择效果好,对人、畜和天敌都无害或毒性极微的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 2、选择杀虫活性很高,对人畜毒性极低的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3、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4、严格控制施药时间,在商品菜采收前严禁施用农药。叶菜收获前7-12天, 茄果类采收前2-7天,瓜类蔬菜采收前2-3天,禁用农药。  四、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商品蔬菜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目前商品蔬菜硝酸盐含量过高,主要原因是氮肥施用量过高,有机肥施用偏少,磷、钾肥搭配不合理而造成的。

5、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使商品蔬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到允许的标准之内。 1、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中氮的浓度和施用氮的类型直接影响作物的抗病性、商品性和硝酸盐的含量。因此,使土壤保持疏松、肥沃,是使作物减少病虫害,获得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随着菜地长期施用无机肥,致使土壤严重缺乏有机磷、钾,土壤养分失去平衡,土壤中残留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土壤板结酸化,使作物抗逆性下降, 病虫害严重,品质变劣,所以,必须重视有机肥的使用。无公害蔬菜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 农家肥料。指含有大量的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生物废物等物质的肥料。 主要有堆肥、沤肥、厩肥、沼气

6、肥、绿肥、作物桔杆和饼肥等。 商品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和叶面肥。 无机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城市垃圾需经无害化处理,质量达国家标准后,才能限量使用。 2、科学施用化肥。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除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外,必须科学施用化肥,根据作物需肥量,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 3、采用先进的施肥方法。化肥深施,既可减少肥料与空气接触,防止氮素的挥发,又可减少氨离子被氧化成硝酸根离子,降低对蔬菜的污染。根系浅的蔬菜和不易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浅施;根系深和易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深施。 4、掌握适当的施肥时间(期)。在商品菜临采收前,不能施用各种肥料。尤其是直接食用的叶类蔬菜,更要防止化肥和微生物的污染。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