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269566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完美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江苏省棠张高级中学tzzxzw2007一、学习目标l、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左传的叙事艺术和语言特点。2、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鉴赏文言文的能力。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学习重难点 l、理解并概括烛之武、秦伯、郑伯、晋文公的性格。 2、理解“贰、军、辞、鄙、济、阙”等词语的含义,归纳“军、师、舍、辞、微、鄙”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模块一、情景引读以成语“秦晋之好:导入 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用“秦晋之好”指和美的婚姻。而事实上的秦晋之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满的爱情。那是一种政治婚姻,与

2、两国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故而可以说春秋时代各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有一句话说“春秋无义战”。礼义、信用、道德都被权欲、利益扭曲的不像样子。国与国之间,今朝还交会订盟,握手言欢明朝就事兵戎相见。春秋时代又像一盘大棋,今天你杀过来,明天我杀去。而且军事的攻击又总是和外交的纵横捭阖密切结台的。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样一个充满春秋色彩的小故事 烛之武退秦师。走近作者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三十年。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于修辞的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以春秋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史节,相传,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之作传。因此,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记事比春秋详细具体,起于鲁

3、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述了春秋各国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公羊传谷粱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比较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事件作了

4、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长予叙事,精确清楚,详略得宜。对话从容委婉,意味深长。语言艺术高超,。往往是寥寥数句,便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历史散文的典范,清人朱彝尊颇为推崇该书,说:“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附:史书体例 。 通史:连贯叙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 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如史记。探寻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

5、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和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大战,事实上是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楚、秣、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

6、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模块二、整体感知1正音汜( )南 佚( )之狐 缒( ) 共( )其乏困阙( )秦、杞 ( )子 逢( )孙 不知( )2指比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焉用亡郑以陪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夫晋,何厌之有秦伯说,与郑入盟 失其所与,不知。3、古今异义东道主 古义: 今义:行李 古义: 今义:乏困 古义: 今义:夫人 古义: 今义:执事 古义: 今义:4解释下列加点字(一词多义)之 唯君图之予犯请击之 臣之壮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亦去之以其无礼于晋以敢以烦

7、执事 越国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阙秦以利晋以乱易整其以其无礼于晋君知其难也共其乏困 义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失其所与焉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将焉取之5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3)秦伯说,与郑人盟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5)阙秦以利晋,唯军图之 (6)越国以鄙远, (7)夜,缒而出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9)烛之武退秦师 (1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6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邻之厚,君之薄也 (2)以乱易整,不武(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敢以烦执事(5)夫晋,何厌之有 (6)佚之狐言于郑伯日7翻译句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8、执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8诵读指导(诵读指导主要是语气)模块三、问题探讨9、阅读全文,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学习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模块一、问题探讨一、学生讨论1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 2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 3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二、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1烛之武: 2郑君: 模块二、拓展延伸一、研究性学习(任选一个进行讨论,列出提纲)1假如你身边的

9、朋友考试没有考好,你该如何去安慰他? 2如果你身边有朋友谈恋爱,你会怎样去劝说? 二、拓展性学习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

10、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释晋侯:指晋文公。从亡者:随晋文公流亡、共过患难的大臣。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时晋国贵族。曾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禄:禄赏,封赏。献公:重耳的父亲。惠、怀:晋文公之前的两个国君。晋献公死,子吾、子圉先后继位,称惠公、怀公。怼(duì):怨恨。不食其食:前一个“食”是吃的意思,用作动词;后一个“食”是粮食的意思,名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内弃之弃:厌弃 B不亦诬乎诬:欺骗C焉用文乎文:文饰 D以绵上为之田田:田地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禄亦弗及

11、罪又甚焉 盍亦求之焉用文之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3“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一句中的“是”,指代的是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身将隐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4对文章写介之推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C使文章曲折跌宕。 D表明她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的人。5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A本篇表现了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B文章表达了介之推对天命的迷信和对争

12、功求赏者的不满。C文章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6翻译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3)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1D(应释为“封地”。)2A(两个“亦”字都是“也”的意思。前一个“焉”是语气助词,后一个是疑问代词,哪里。)3B(指代的内容在上一句。)4A(意思说反了。)5B(注意原文中的“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等句子。)6(1)在下的臣子把自己的罪恶当作正义的行为,在上的国君奖赏他们的邪恶行为。(2)怨恨他们的行为却又效仿他们争功求赏,罪过更严重了。(3)以此

13、记下我的过错,并表彰他这个善良的人。学习反思: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