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269797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笋芽儿》教案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笋芽儿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笋芽儿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课文生动形象,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的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本课设计着眼于对学生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引导学生亲历语言实践,在反复朗读、识记、书写、想象、说话等语言活动中促进学生理解、领会、表达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设计中特别坚持了“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识字、写字教学理念,所谓“寓识于读”,就是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力求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识生字,不搞脱离课文的、孤立的识字,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汉字的意义;所谓“以识促读”

2、,就是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起来,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所谓“识写结合”,就是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这样的设计理念是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段特点的。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观察笋芽儿。(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指导读题1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笋)你们见过它吗?(出示笋的图片)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出示竹子的图片)它是怎样长成一

3、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2板书课文题目,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读得亲切一点儿,可爱一点儿,注意儿化音)。说说怎么记住“笋芽”这两个字并指导学生写一写(“笋”中第八笔横要长,右边出头)。设计意图:最佳的导入就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用谜语导入新课,比较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随题目识记“笋芽”两个字,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4、1)我会读。课件出示词语:笋芽呼唤唠叨漆黑沉睡撒娇滋润照射辫子山冈自豪扭动爱抚揉了揉轰隆隆向上钻叽叽喳喳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齐读。说说哪些词语读懂了,哪些词语没有读懂。结合学生生活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撒娇、唠叨、漆黑、自豪、滋润、辫子、轰隆隆。动作演示来理解:呼唤、扭动、爱抚、揉了揉、向上钻。去掉拼音朗读。(2)我会认。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指名朗读、正音。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自由交流)如: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等;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轰、辫”等。3朗读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

5、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3)齐读。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个困难,因此要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去读、去认。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和一些动作演示、图画实物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得真切、透彻。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1那么,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2朗读春雨姑娘的话,识记书写“呼唤”。(1)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沙沙沙的春雨声”)(2)春天来了,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她是怎样唤醒笋芽儿的?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描写春雨的句子:沙沙沙,

6、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呼唤”一词变色,谁能给“呼唤”换个词?(呼叫、呼喊)谁愿意当春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指名读句子)笋芽儿还没醒呢,谁再来呼唤呼唤笋芽儿。(学生再读,理解“呼唤”)谁能用“呼唤”说一句话?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呼唤”。(“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唤”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上面不要出头。)3朗读描写雷公公的句子,识记书写“轰”。(1)听,这又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雷声”)(2)春雨姑娘很温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那么,雷公公又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课件出示描写雷公公的句子:轰隆隆!

7、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想象一下,雷公公会用粗重的嗓音呼唤些什么呢?谁来做雷公公,呼唤这些笋芽儿?(指导朗读,突出“粗重”的嗓音)我们也学雷公公,一起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吧。(全班齐读)除了雷公公的叫喊声,你还听过哪些声音是“轰隆隆”地响的?你还能说几个像“轰隆隆”这样表示声音的词语吗?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轰”。(下部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4朗读描写竹妈妈的话,识记“唠”。笋芽儿一个劲儿地向上钻,妈妈见了,做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描写竹妈妈的句子: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1)“唠叨”是什么意思

8、?你怎样记住它?(2)你从竹妈妈的行动和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3)读好竹妈妈说的话。5除了以上我们说的,笋芽儿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太阳公公)是啊,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多么舒服呀,谁来读一读描写太阳公公的句子。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整个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低年级,每堂课都要进行指导。本环节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整体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写字”于一体,学生通过朗读“四个人物”的话,大致明白了笋芽儿生长的过程,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最重要的是将生字词的学习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融合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四、布置作业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写几句完整的话或者编字谜、编

9、儿歌。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突出了在运用、活动中巩固汉字的教学理念。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笋芽呼唤唠叨漆黑沉睡撒娇滋润照射辫子山冈自豪扭动爱抚揉了揉轰隆隆向上钻叽叽喳喳(1)指名朗读。(2)齐读。2思考:笋芽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为下堂课学习作好铺垫。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1上节课,我们知道笋芽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那么,她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2组织学生交流:(1)出示第2自然

10、段: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揉了揉眼睛”是怎样的动作,谁来做一做?你怎么记住“揉”这个生字?“一片漆黑”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漆”字?谁能把这句读好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读好这句话?(抓住“撒娇”来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出示第4自然段: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扭动”是什么意思?谁来做做动作?“扭”是个生字,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钻”也是个生字,谁再来读一读,记一记?你知道“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想要干什么吗?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读,评价突出“一个劲儿”)(3)在大家的关心下,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

11、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她看到了什么呢?出示第6自然段: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这是一个怎样的美丽世界呢?(学生一边交流,教师一边出示课件。)谁来读读这段话,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出示“辫”字,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课文中的“长辫子”具体指什么?她还会看到什么?(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言说)笋芽儿看到这么可爱、这么美好的世界,她的心情 (高兴、激动、新奇)所以她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4)从同学们的朗读

12、中我感觉到笋芽儿真的想快点长大,瞧,她真的长大了!(出示竹子图)这是一株怎样的竹子?(笔直、健壮、高大)出示第7自然段中的句子: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笋芽儿终于长成健壮的竹子了,如果你是笋芽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自豪)出示生字“豪”,再次指导学生认读识记。指导朗读,读出情感。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围绕“笋芽儿得到了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等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下是怎样一步步长成一株竹子的。同时,通过随文识字,朗读指导,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

13、三、体会关心,角色朗读1站在山冈上,除了倍感自豪以外,是不是更应该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朋友呢?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出示:我站在山冈上,充满感激地喊着:“_!”)2因为大家的帮助,因为笋芽儿的勇敢,她终于茁壮成长,成为一株健壮的竹子。我们一起找到文中人物说的话,分角色读一读。3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得到这么多的关心和爱护,你想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本环节教学引导学生由笋芽儿的成长联系到自身的成长,意在让学生

14、感受到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懂得感恩。四、指导书写1出示“冈、世、界、喊”四个字。2尝试给生字组词。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世界”的“世”要注意笔顺。“喊”字的斜钩要写得舒展些。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5学生临写。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设计意图:继续加强写字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五、布置作业,合作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表演。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

15、活泼,学生乐于接受,而且通过表演,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合理的板块分割。本课是一篇拟人化的童话,对话内容较多,教学中很容易造成教师串讲,使教学陷入琐碎的问答之中。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每课时都以一个较为集中的话题引领学生来学习,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第一课时中教师以“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为话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了解课文的内在脉络,然后以此引导学生分别朗读“四个人物”的话,展开学习。第二课时中以“笋芽儿得到了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等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感受笋芽儿在他们的帮助下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的。这两个话题既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又指向教学的核心目标,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2有效的词语理解。本课词语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以词解词,而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者采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撒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揉了揉眼睛”“扭动”等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真正有效地理解词语。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