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273365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科书第6784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单元教学要求: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

2、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单元教学重、难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

3、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单元课时安排:约8教时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2、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

4、图或课件。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学生回答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二、讲授新课1、出示主题图。(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

5、人?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学例1。(1)数一数。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2)动动脑。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一、十、百。)(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5)完成第68页的

6、“做一做”。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引导学生小组。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学生估算学生说一说怎么数的。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自行探究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检测练习1、 想一想,填一填。(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二百、( )百、( )百、( )百、(

7、)百。(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五百、( )。(3) 三百三百地数。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4)四百四百地数。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5) 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 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千以内数的读写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

8、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练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计数器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学生回顾知识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2、教师拨出126。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师:这是几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一百

9、二十六。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4、教师拨出580。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引导学习数的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学生回答小组合作学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请学生核对。师: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

10、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 都不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的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在练习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千

11、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时第三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3,练习十五第5、6题。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 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1、 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2、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个体观察、小组讨论、汇报总结、动手操作五、教

12、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计数器、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 出示插图,看图上有两只小鸟在争吵,到底哪只鸟叼来的木棒多?为什么?其实比较数的大小。2、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 。620 66 62 100 89 75 57学生口答学生练习通过复习百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迁移性的学习千以内的数大小对比较的方法作铺垫。二、新课教学活动出示教学例3 : 小鸟叼卡图 1001000(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让学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数,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100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

13、是一千,所以1001000。从这两个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459 456 730 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做一做。 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 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同桌互说,再请学生说。)(5)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千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得出:第一种:位数不同的数,哪个数位数多哪个数就大。第二种: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们的下一位,谁大、谁小,如果第二位也

14、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 比较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为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学生说。(这两个数都是由1、2、0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让学生说,使其明白:因为百位上的数不同,一个表示二百,一个表示一百,所以210120。)(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方法。 请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通过“估一估”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70页的第3题。2、练习十五第4、5两题。(1)独

15、立完成4、5两题的填空。(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填写的。3、练习五的第6题。(1)先观察图中的书架,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本书?(2)在这里,可让学生明白,要估算整个书架上的书,先要估算一下一层有多少本书,再估算整个书架上的书。(1)请学生分角色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猜一猜,他们家各种了几棵?(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和方法。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的掌握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交流中归纳总结知识。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课时第四课时

16、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学内容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三、教学重难点分析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小组讨论、汇报总结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17、图一、 准备练习。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27、37、47、57、(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读出下面的数。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想一想,是几位数?再添是多少?它是几位数?学生回答、做一做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二、 讲授新课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3、教学

18、例4。(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3)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4、教学列5。(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19、(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5、课堂练习。(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从994-1000;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6、数位顺序表。(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学生回答学生齐读学生回答 学

20、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学生说一说学生回答学生说一说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格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巩固练习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学生自己拨珠子、读书写数。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交流中归纳总结知识。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万以内数的读写课时第五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学内容课本第75页例6及练习十六第1、2、4题。二、教学目标(知识,技

21、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个体观察、小组讨论、汇报总结、动手操作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准备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1)569( ) ( ) ( )(2)1998( ) ( ) ( )(3)

22、9997( ) ( ) ( )2、填空。(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2)读出下面的数。368读作( )820读作( )409读作( )500读作( )4758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一百二十三写作 六百写作 四百五十写作 三百零六写作 五千七百三十写作 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题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做好铺垫。二、导入新课1、教师出具数据。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师:这 些数同学们都知

23、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学生说一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讲授新课教学例6。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

24、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学生读数学生谈发现(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四、巩固练习 1、第76页的“做一做”。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4、同桌拨数,读写。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1)学生独立完成。(2)请学生核

25、对。(1)学生写出这些数。(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让学生在交流中归纳总结知识。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时第六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通过比较、理解数

26、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总结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计数器、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准备活动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257 1059 5791 1352、填空 (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 ),10个( )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3、在 2287、650、80、285、651、79

27、这几个数中:是两位数的有( )是四位数的有( )最大的数有( )。最小的数有( )。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比较。二、学习情景的创设1、看挂图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观察图片学生的汇报通过“猜价

28、格”的游戏激发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同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三、教学互动活动(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出示1430和980 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386

29、4和3529 的大小?汇报得出: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组汇报结果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活动掌握万以内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四、课外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283 2867 700>7240 646 > 62 49 > 413 21 > 201 4293 > 463 157

30、< 7 2020÷5 > 20÷52、找规律,填一填。(1)596、597、( )、 ( )、( )(2)1720、1730、( )、( )、( )(3)5000、5100、( )、( )、( )(4)1360、2360、( )、( )、5360、( )(5)2130、3240、( )、( )、6570、( )(6)9999、8888、( ) 、( ) 、5555、( )独立完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近似数课时第七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二、教

31、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2、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思考、小组合作、练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准备练习1、 接着数数。1998、( )、( )、( )9997、( )、( )、 ( )497、(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1001 996 1008( )

32、> ( ) > ( )205 306 402 ( ) < ( ) < ( )独立完成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二、新课教学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出示例8的主题图。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

33、0人的意思。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2) 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个别汇报: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师生小结:

34、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3、组织活动3猜一猜。(1)(练习十六第9题)提出题中的要求。(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小组汇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学生说一说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说一说:再互

35、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近似数的写法。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与生活的联系。三、课外训练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学生玩游戏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此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四、课堂总

36、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学生思考回答、归纳本节课重点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课题整百、整千加减法课时第八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课本第81页例9。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 加减的方法, 经历交算法的过程。2、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算法的多样和优化。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五、教学环

37、境及资源准备教学挂图。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准备练习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学生练习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新课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问: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3)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学生看图学生自由说一说学生思考解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三、 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

38、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并汇报板书算式:20001000=(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板书算式是:20001000=( )想一想:(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也就是( );( )个千减( )个千是( )个千,也就是(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2、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 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3、出示:8050 = 13050=要求学生独立完

39、成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4、出示900600= 9000 6000= 1500 600= 1500 600=5、 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2人一组,从整百和整千数中任意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 集体校正认真看图,说说图意,自主提问解决问题。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展性练习1、 你有几种填法?(练习十七第5题)827 >82632、 里填上“> ”、“< ”或“ = ”。20 80 40 60 5800 800 3600 3000 130 70200 20 700 90 700 80 1200 200 1000 200 500 50 400 50 90 50 200 60 90 60 100 70学生练习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第五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