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校园创建管理体制“绿色校园”创建是以学校教育为根本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为办学理念,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中,通过充分发展教育系统工程诸要素的综合协同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开展“绿色校园”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使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日常化、制度化,特拟定以下工作制度。一、成立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工作机构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立足长远,把绿色校园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绿色校园的深入开展成立创建“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的职
2、责。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主任由学校校长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特色教育热心的教师。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任命一名具体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创建“绿色校园”的工作。二、定期召开会议制度每月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和布置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会议要认真总结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对照特色学校评估细则,寻找差距,提出改进措施,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每星期一召开教师会议,对一周的工作提出要求。特色学校会议由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组长组织。三、学习培训制度要使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对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
3、绿色校园”的含义,明确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和“绿色校园”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学习培训采取发放学习材料要求自学.进行讲座.座谈及召开会议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培训主要通过晨周会.板报.宣传橱窗.“星星电视台”及班队活动等阵地进行,同时,要根据“绿色校园”的内容特点,创建专门的宣传阵地,如“文化走廊”、“绿色校园展厅”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做好学习培训工作。1. 四、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活动制度结合绿色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中国土地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各班要
4、利用这些绿色纪念日,走向社会,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存状况的意识。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校园”活动要依托社区.家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开展收集易拉罐.废纸等环保活动,让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主动与社区联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 校本教研活动要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中还存在的问题,研究日常教学工作如何渗透“绿色校园”的理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公开课,为全体教师作好示范带头作用。要上好好校本课程人与自然,做到课时、内容、教师三落实,提高教学
5、的效率。3.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班队活动相结合,与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紧密结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每个班级每学期必须交23详细完整的方案(另要附活动的成果材料)。五、学科教学渗透制度绿色校园的内容涉及诸多学科领域,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绿色校园作出贡献;不同的学科领域可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达成绿色校园的目标。由此,可将渗透绿色校园的学科课程分为两个领域:一是加强绿色校园的主要课程为自然、社会、思想品德、劳技。二是以绿色校园内容为素材进行渗透教育的课程领域,包括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数学、健康教育。1. 课堂教学是渗透绿
6、色校园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备课中努力钻研教材,挖掘一切可渗透绿色校园的渗透点。2.抓课堂教学中的绿色校园契机。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活动中的契机,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绿色校园3.抓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究性学习相呼应,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能力的新型公民。4.抓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按主体教育十六字方针:“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为指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六、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节约制度1. 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各班要安排专人及时检查照明灯具、饮
7、水机、电视机的电源是否关闭。2. 夏季办公楼空调温度设置于20-28摄氏度,使用空调时关好窗户,下班后关闭办公室空调、风机。3. 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饮水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关闭电源。4. 减少使用一次性文具,纸张正反面打印,开展无纸化办公。5. 节约用水,杜绝人离开水笼头不关闭现象。6. 尽量使用节能化的产品。7. 绿化浇地用水从小河塘取水,不使用自来水。七、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制度1. 环境卫生管理采取分区域包干的办法。各责任单位对本单位环境卫生责任区经常进行清扫、保洁,并保持责任区内绿地干净整洁,没有废弃物,花草树木不受人为损害
8、学校绿化工作由总务处负责管理。学校的花木旁边要制作介绍苗木知识的标牌,增强知识性.教育性。2. 文化长廊、学校宣传橱窗布置内容以“绿色校园”为主要内容。4禁止焚烧垃圾,校内采取垃圾分类制度。学校为垃圾分类的逐步实施创造物质条件,并制定相应办法。6.加强宣传教育,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7.成立“绿色银行”,使“变废为宝”成为经常性活动。八、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评价激励制度1.每学期开展“绿色中队”评比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对达到评比要求的中队授予“绿色中队”荣誉称号,对评为“绿色中队”的辅导员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绿色中队”优先考虑环保夏令营的营员名额。2. 各班以小队为单位,评选班级“梧桐少年”,表彰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3. 在全校范围内评选“绿色家庭”,“绿色家庭”先由学生个人提出申报,然后由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评选。“绿色中队”、“梧桐少年”“绿色家庭”评估细则由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领导小组拟定。xxxxxx小学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