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社区作为社会事务管理的基本单元,肩负着敕府、百姓间的桥梁作用,所以社区在未来能够建设成什么样子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若是建设差劲的话,还能影响社会稳定。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快,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智慧城市逐渐变的火热,要想建设智慧城市,核心便在于建设智慧社区。为了城市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开始网格化的智慧社会建设。此种背景下,这里进行研究了如何搭建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从研究背景开始介绍,一直到其功能需求的分析以及系统性设计的探究,最后在sql技术的支持下以B/S机构为基础进行了系统设计。关键词:网格化;智慧社区;社区管理AbstractAs a basic unit of
2、social affairs management, the community shoulders the role of a bridg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
3、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mart city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which smart community is the core part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ies and
4、change the way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major cities have begun to build networked intelligent community platform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intelligent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First,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in the search section are br
5、iefly described, and the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are analyzed fro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design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system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 and SQL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t
6、he system query function and management function design are completed.Keywords:Netting; Smart community; Community management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系统需求分析22.1功能需求分析22.1.1基础数据管理功能22.1.2事件管理功能32.1.3应用支撑管理功能42.2非功能性需求分析42.3系统可行性分析52.3.1操作可行性52.3.2技术可行性62.3.3经济可行性63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实现63.1系统运行软
7、硬件平台63.2数据库设计73.3系统总体架构93.4系统查询功能实现93.4.1用户管理实现93.4.2信息录入功能的实现103.4.3网格查询功能实现123.5系统管理功能133.5.1事件分类功能133.5.2事件调度功能143.5.3事件审核功能143.5.4事件统计模块154总结154.1结论154.2展望16参考文献17致谢181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近些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增长的同时,社会构成也变得越越复杂。有相关的调研资料表明,截止去年为止,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了五十六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与
8、此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社会管理问题,这种情况下建设好基层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时间节点不断逼近当初设立的要达到小康社会的时间点,城市化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快,将来大型中型城市会越来越多,在社会管理管理方面,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够更加系统的进行,现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为了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我们引入了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管理系统中加入网格化管理的元素就成了这种新兴的创新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在一些一线城市进行了试点,比如北京上海等,试点所反馈出来的效果也不错,说明这种模式具备可行性,也能够给予其后的推广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9、对这种系统来说,难以关注到基层居民的一些具体事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良好的处理,而且居民难以获取足够的心有,还有目前这种管理模式都是针对一些大城市来进行开发和运行的,对于一些二线城市或者三四线的小城市来说,是否具备足够的适用性还有待商榷,而且这种系统本身的庞大,从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耗时耗力,在推广上具有难度。1.2研究意义智慧设计的搭建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过互联网来使居民的各种信息通畅的流动于各个用户以及管理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就可以体会到这种模式所能够带来的生活变得数字化,同时社区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也更加的便捷。智慧社区的构建融合了当前火热的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
10、还有已经相对成熟的卫星定位等技术,是一种高度的整合了当代先进信息技术的技术。在这项技术中,管理系统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针对性的开发各种信息化应用,从而能够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大的增加,同时合理性也得到了提高。这种系统在拥有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将现有的管理模式在各个方面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完善,比方说业务流程,各部门的写作,监督机制的引入等等,在某种意义上比起单纯的技术显得充满了智慧。这里对社区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及其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促进社会的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目标,结合当前已有的一些成熟的技术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式等等,提出将蚁群的改进着色算法应用于此项
11、技术之中,从而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能力做出贡献,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2系统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分析这里要搭建的一种综合性的为了社会管理而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平台,此技术中心需要实现的功能是全面而多样的,具体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政务办公处理、时间处理、应用支撑功能等等,在下文中分别对其进行详细的叙述。2.1.1基础数据管理功能(1)网格管理这是一种以网格为管理对象来完成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不同种类的网格区块中,管理人员根据情况实时的更新各种信息。在每个网格都都有许多单元网格,在单元网格中是人们生活必备的各种工程建筑,包括各种住宅楼,公园,商务楼等等,在单元格中,根据实际情况的
12、变化,管理员可以实时的更新最新的信息。(2)楼栋管理对各个网格之内的楼栋的管理通过划分单元网格来记性。管理员根据权限以及职责对自己负责管理的楼栋的各种信息进行查询或者修改,同时将每一栋楼都和某一固定的网格绑定起来,同时提供在网格中对楼栋进行增删改查等各项基本功能,以及上传实景图片或者布置图等附属功能。(3)房屋管理对房屋进行管理的方式类似于前文所说的楼栋管理,都是通过划分单元网格来进行的,不同的是房屋管理是在楼栋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楼栋网格中,划分各个住房网格,在楼栋网格中附带有管理模块,管理人员通过这个管理模块来查询住房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各种基本操作,同时,
13、每个房屋都与所属的楼栋绑定,在更新相关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更新同一栋楼中的所有住房。(4)组织管理以一级一级的网格中的组织信息管理模块来管理组织信息,通过此模块,管理人员能够查询以及修改信息,能够将住房和组织绑定,这里所说的组织,指的是社会上的各种组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等。(5)人口管理人口管理所针对的管理对象显然就是城市居民了,在相应的网格中提供人口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可以查询所在网格的市民的各种登记好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等等,还有删除功能,对于迁移了户口的,或者发生死亡的,消除其信息,再者还有修改功能,对公民的发生改变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修改,以及查询功能,其他功能都要以此项功能为基
14、础。2.1.2事件管理功能在网格化系统中提供事件管理功能,有“事件釆集”,主要是收集所属区域内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比方说计生、综合治理等等;还有“事件分类”,主要是对前一项功能所采集到的事件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划分类别;再有“待办事件”,显示管理人员即将处理的一些事件;然后是“已办事件”,显示的是已经被管理人员处理过的一些事件,最后还有“事件调度”等等,在处理事件的时候,事件采集功能同时开启,将事件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予以记录,比方说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危害大小,涉事人员的数量,所属网格的编号,以及处理结果等等。2.1.3应用支撑管理功能(1)用户管理这项功能主要用于对使用此只会系统的用户进行统一
15、的管理,每个用户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账号,每个账号都设定有相应的密码,绑定用户的各种相关信息,比方说身份证号,手机号等等,这些都是用户在注册的时候必须提供的,在用户需要修改密码或者重置密码的时候需要通过这些信息来提供认证功能,只有通过认证之后,用户才能够修改或者重置自己的密码,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用户账号的安全性。管理员在后台可以查看用户以及不同工作站的状态,对工作状态为异常的及时给予通知提醒。(2)角色权限管理角色权限管理是设置用户权限和组的功能,通过增加组、分配组的角色功能权限,把创建的用户分到不同的组,从而达到使不同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的目的,在其中可以根据需要来对用户组进行增删改,也可以
16、对用户组中的用户进行增删改。在进行权限分配的过程中,一般会通过一些特定的控制程序来对其加以限制,通常所使用的控制程序是认证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下:根据资源类型分配权限,资源包括功能和信息等,不同的资源类型分别分配不同的权限。信息的权限包含集中,分别是只读、可修改等等。权限即为执行权限。一般来说通过树状图的方式来将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种功能显示出来,然后根据其所具备的不同权限来将其分配到组、部门、用户和角色。2.2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系统的性能需求主要是指除了功能之外的,对系统的整体性能的要求,例如系统是否安全、是否能够方便的使用等。对于软件过程管理平台的非功能性需求如下:(1)性能与可靠性该系统支持多个
17、用户同时进行操作的并发式运行方式,而且这个数量超过五十。在并发操作进行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性能及稳定性,应当满足以下时间要求:在平均响应时间方面,用户在访问首页的时候,系统最迟应当在三秒以内响应,在用户登录系统的时候,系统最迟应当在五秒以内响应,在用户进行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的时候,系统最迟应当在五秒以内响应,在用户的操作具备较高的复杂性的时候,系统最迟应当在八秒以内响应,在用户使用统计功能的时候,系统最迟应当在二十秒以内响应。(2)信息安全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在写代码的时候必须按照标准的书写方式来进行,在系统的维护中,必须对各种攻击方式加以防范,比方说注入式攻击等。同时在权限控制的时候也要
18、注意安全性,将权限进行分类,把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所能够行使的权限区分开来,防止用户接触到管理权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到了数据的安全。本文设计的系统需要保证应用该系统的管理能够保障企业安全,并且还满足于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系统信息安全的保密需求。(3)先进性设计的管理模式要符合最先进的管理观念,在操作流程上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能够完成多人之间跨地域的沟通,协作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4)通用性在目前常见的一些应用环境用要能够使用,比方说windows,linux等等。系统需简化用户的操作,界面统一友好,设计人性化。实现各板块数据统一,同时系统需实现跨区域的系统信息的无缝衔接,2.3系统可行性分
19、析在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开发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从而确定开发此平台是否有必要实施。这里从操作、技术以及技术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来分析此系统是否可行。2.3.1操作可行性分析可操作性主要是分析是否可以所设计的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移动学习的概念,但是因为当时的软件硬件条件太差,所以导致了难以出现研究成果。近几十年来,技术迅速进步,移动设备终端开始作为一种日常必备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再加上网络的几次提速,由3G提升到4G,5G也即将出现,这种种情况为移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无疑为开展管理系统的操作铺平了道路。因而从操作上说,当
20、前开展网格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2.3.2技术可行性在技术方面对其是否可行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目前已经存在的各种技术是否能够在人们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开发出所需要的产品。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通常将系统分为两个端口,一端是服务器端,另一端是客户端或者浏览器端,因此通常会在两种架构方式之间选择,第一种是客户端/服务器端(Client/Server)的架构,简称为C/S,另一端为浏览器端/服务器端(Browser/Server)的架构,简称为B/S,开发语言选择java,数据库使用MySQL和SQLite,服务器端使用javaEE,其部署环境为汤姆猫和阿帕奇。这些技术经过人们的不断完善,
21、其中的缺陷bug都经过了人们的不断调试,现在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了,在技术上式完全可行的。除此之外,在开发这种管理系统时所依赖的平台可以使windows,也可以是linux,unix等等。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将已经完成的部分在其他操作系统中继续开发,这种可移植性为整个开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2.3.3经济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从经济角度考虑,分析开发的平台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前来讲,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紧,社区的数量始终在增加,在社区管理工作中会产生极大的资源消耗,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能够对当前社区管理的相关功能需求进行实现,并且解放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市场上也急需一款具有功能
22、多样化、安全稳定性价比高的社区管理软件系统满足市场需求,所以,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而经济可行性。3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实现3.1系统开发平台开发环境对开发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对产品的质量以及后期维护的难度也有影响。这里使用的框架是S2SH,这是一种开源的框架,针对这种框架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强大的开发工具。为了达到在满足安全性要求以及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的目的,这里首先考虑的开发工具是各种开源工具。Biao 3.1开发平台条目开发工具名称版本Java开发工具包JAVA数据库管理工具MicrosoftSQLweb网络应用服务器Apache-
23、Tomcat7.0.52集成开发环境(IDE)MyEclipse2013SR2数据持久层Hibernate3.2.1表示层Struts22.3.3单元测试工具JUnit4.0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8业务逻辑层Spring3.0.2这里在架构方面采用的是B/S架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的结构,任意一台电脑只要能够连接上互联网同时安装有浏览器,就能够登录此管理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各种型号浏览器的适用性,360、百度、火狐等等,保证各种浏览器都能够正确的达到访问效果。3.2数据库设计开发人员在应用数据库的时候,第一步工作是建立各种表格,这里需要预先设置的表格有用户表,起名为
24、sys_user,系统权限表,起名为sys-authority,系统角色表,起名为sys-role。在这些表设置完成之后紧接着要设置这几张表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两张关联表来完成。用户和权限之间通过角色相连接起来,每个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用户以角色为媒介来拥有权限,在用户行使权限的过程中角色通过权限信息对其进行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每个用户可以对应角色的数量不止一个,多个用户也可以同时拥有同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多个权限,一个权限也可被多个角色共享。表3.2系统用户表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是否允许空值字段描述idint(11)YESNO用户namevarchar(50)NONO
25、用户姓名pwdvarchar(40)NONO用户密码codevarchar(8)NONO登录用户名isSysbit(1)NONO用户是否被禁用enablebit(1)NONO用户是否被管理dept_idint(11)NONO用户部门role_idint(11)NONO用户角色mobilevarchar(11)NOYES用户电话emailvarchar(50)NOYES用户邮箱表3.3系统权限表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是否允许空值字段描述idint(11)YESNO权限namevarchar(50)NONO权限名称isSysbit(1)NONO权限是否被禁用enablebit(1)NONO权限是否
26、被管理memovarchar(50)NOYES权限描述表3.4系统角色表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是否允许空值字段描述idint(11)YESNO角色namevarchar(50)NONO角色名称fidint(11)NOYES父角色isSysbit(1)NONO角色是否被禁用enablebit(1)NONO角色是否被管理memovarchar(50)NOYES角色描述表3.5居民基本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是否允许空值字段描述idint(11)YESNO居民ridint(11)NOYES居民所属网格idcardvarchar(255)NOYES居民身份证namevarchar(8)NOYES居
27、民姓名birthdayvarchar(255)NOYES居民出生日期nationvarchar(255)NOYES居民民族housenovarchar(255)NOYES居民房屋编号grupvarchar(11)NOYES居民人口分类newaddressvarchar(255)NOYES居民现居地址linksmallint(6)NOYES居民与户主关系3.3系统总体架构此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而以网格化的模式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管理平台,为了更好的满足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这里最终选择的架构方式是分布式架构。下图将其总体框架绘制了出来:图3.1系统整体架构3.4系统查询功能实现3.
28、4.1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管理是系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主要有量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登录认证和用户授权。前者是指的是在用户登录的时候根据用户的密码或者其他信息来判断该用户是否是账号的拥有者,然后取得相应的权限信息,同时还要防止同一个账号多次登录的情况出现,在表中要设置唯一性元素;后者指的是在用户登录上了系统以后,系统根据身份信息对用户开放不同的权限,比方说普通用户只能得到普通用户的授权,管理员既能得到普通用户的授权,还能够得到管理员的授权。这里设计的登录界面如下:图3.2系统登录界面3.4.2信息录入功能的实现设置此项功能的主要目的在于录入工作人员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使得日后的人员调动工作能
29、够更加系统化的进行。在管理模块中提供了增删改查等基本功能,管理人员通过这些功能来实现对工作人员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等等目的,来了新人时添加新人信息,老员工离职了删除人员信息,员工升职的时候或者所属网格发生变化的时候修改员工信息,当所属的工作人员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要查询某个人员就会显得极不方便,这时候查询功能就有了用武之地。这里可以进行增删改查的人员信息有很多,基本的年龄、性别、身份证等,除此之外还有工作岗位、联系方式、区域归属等等。出于安全性考虑,原则上在进行录入工作时不允许录入敏感信息。图3.3系统信息录入界面核心代码如下3.4.3网格查询功能实现网格的主要作用在于在用户界面将社会的基本
30、情况显示出来,包括人员组成,住宅楼以及房屋的布置等等,对于市民的一些姓名或者身份证等一些基本数据,可以将系统链接到当地公安系统的数据库之中进行数据调用,根据获得的居民家庭住址信息,可以直接将居民与所属的社区,住宅楼编号、房屋编号等对应起来,社区管理人员在使用此系统的时候,除了以文字的形式的来查询市民的各种信息之外,还能够调用卫星地图来立体的查询居民数据。将管理工作网格化,在采集复杂数据的时候能够极大的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小其工作量,管理人员通过立体的卫星地图能够对单元楼以及其中的市民的情况进行整体的把握。具体区域的网格化工作通过相应区域的管委会所完成,在划分网格的时候按照社区来进行,各个
31、社区的委员会之间拥有不同的权限,但是其所拥有的数据可以共享。在对社区划分网格的时候充分考虑人数因素,尽量使得每个网格内的人员数量大致相等,这样的话便能最大程度上的均衡街道办人员的工作量。图3.3系统查询界面实现核心代码如下:3.5系统管理功能3.5.1事件分类功能这种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着独有的原则。在用户将一些事件上传到系统之中以后,系统会根据相应的信息对事件进行归类,然后根据所划分的类别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若是没有达到任何一种处理标准的话,则系统将其划入无法立案事件类别之中,有系统自行处理。在用户登录上平台的同时,系统会根据所携带的定位系统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展现在地图上,同时
32、对于事件会有一个事件表,在其中按照不同的优先级将所有待处理的事件以及事件相关的信息罗列出来,同时列表侧还会设置一个刷新按钮,用于不定时更新列表中的内容。在每次的分类工作完成以后,也会自动进行一次更新操作。管理员可以人为的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件进行分类,前文中提到过对事件进行分类的分类保准,有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两个层次,一级分类比较粗犷,二级分类比较细致,一级的事件类别包括道桥类、房屋类、园林绿化等等。3.5.2事件调度功能在完成事件的分类工作以后,便要指派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这种分配工作便称为调度。要指派工作人员就要先了解事件发生区域的所属网格,然后指派这个网格中的工作人员前去处理事件,但是
33、用户在上传事件的附带的位置信息并不是网格,而是经纬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计一种算法将经纬度信息转化为网格编号,然后通过网格编号查询这个网格的负责人,再由此网格负责人来指派某个工作人员前去处理事件。如果用户上传的时间恰好处于某个网格内,则就在这个用户的附近寻找工作人员,将人员信息罗列出来后指派其中的一名前去处理事件,然后系统就会根据这个人员的姓名、电话等信息来生成派工单。每个工作人员在自己的系统界面之中都可以查询到自己曾经的出工记录,每一次出工的派工单都保存在系统中以供随时查看。派工单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工作人员信息以及事件相关信息和工作完成处理完成事件之后由管理管理进行审核过的审核信息,工作人员
34、就在派工单里查询审核结果。3.5.3事件审核功能工作人员是通过手机客户端来获取事件信息以及任务信息的,在其完成任务以后,也是通过手机客户端来提交处理结果的。在提交结果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对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以及填写事件的编号。在不影响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使用拍照的方式来直接展现事件现场的情况。在其提交了处理结果以后,事件就会变成已处理状态。然后社区管理平台依次审核处理过的事件。审核人员可以在自己的系统界面上找到审核列表,在其中详细描述了事件的相关信息和工作人员对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结果。其中相关信息包括市民上传的信息和工作人员上传的信息,前者包括市民的姓名、电话、事件、事件的照片等等;后者
35、包括姓名、电话、日期、事件处理后的照片等等。审核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了确认了审核结果并且对处理结果打分以后,事件状态就由已处理状态变成处理完成状态。接下来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对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查询了。3.5.4事件统计模块此模块是利用贝叶斯算法来实现统计功能的。使用的时候首先将分析模块打开,然后选择要对哪一个时间区段之内的事件进行统计,在确定了时间范围之后直接点击开始选项就可以进行统计工作并且将统计之后的结果以文本的形式输出在用户界面上了。工作人员都是了解事件分类的标准的,统计的时候只要确定好所需统计的时间范围然后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工作即可。4网站测试4.1 测试目的 为了本次网站能够顺利
36、为社区内住户更好的服务,对于社区内治安管理更加辩别。登录功能测试情况如表4.1登录测试所示:表 4.1 登录测试 测试案例测试结果备注输入管理员密码1正常管理权限测试通过输入管理员密码2无法登陆测试通过输入住户密码1登陆失败测试通过以上为登陆界面测试结果表4.2 添加模块测试测试案例测试结果备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添加操作。用户添加成功测试通过管理员编辑用户信息编辑成功测试通过5总结5.1结论此管理系统之所以被设计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在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多余的人力物力的资源消耗,简化工作流程。这是一种CMS系统,其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各种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要求其必须满足安全
37、性、完整性、可靠性,此三者缺一不可。对各种应用程序,要求其功能满足使用要求,运行效率高。此管理系统使用javaEE和sqlserver来进行开发,并且在设计中考虑到了各种功能需求,使得其功能也更为完善。开发所用的语言是java,开发工具或者说开发环境选择的是MyEclipse,将这种新兴的网格化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结合起来,在开发过程中研究如何存储某一区域内的地理信息,同时设计实现按人口查询电子图、房屋查询电子图、密度查询、房间查询、楼栋查询、单位查询电子图、组织查询电子图对其进行数字与图层间的匹配,系统中提出按不同图层划分属性编码和空间数据索引设计案,方便空间区域
38、分析、空间各项属性的查询等。这里将基于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网格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此管理系统之中,将社区的管理工作可视化,通过网络来划分物理便捷,将社区中的房屋、住宅等信息和耦合起来,在系统中可以使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来快速的查询社区信息,将其中所包含的各项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介绍,叙述了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同时在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对已经存在的数据进行进行检索或者统计等操作,哈爱能够通过短信或者微信等工具将社区的各项情况实时的监控起来,对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5.2展望虽然本文设计的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但是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设计的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还有
39、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系统安全问题,主要是出现在数据的录入工作上,社区仅仅给予一定的查询功能,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校验数据的权利,这整个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多种监管机制的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2)数据模型的建立,因为此项管理系统的管理目标是一个大城市的诸多社区,范围比较大,但是碍于范围和时间限制,这里没有办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从而缺少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数据,也就难以建立起相关的数学模型。此系统还可以通过研究来不断的完善。参考文献1 王娟. 东胜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2015.2 郭小羽. 社区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40、 2017(3):182-182.3 陈艳华, 宋彦涛. 基于SOA的网格化智慧社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城市勘测, 2017(1).4 万江波, 宋淇轩. 论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6(14).5 李源芳, 庄丽, 白国庆, et al.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探究J. 价值工程, 2017(3):92-94,共3页.6 张婷. J2EE架构在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与设计D. 2016.7 伦安頔. 潍坊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2015.8 魏威岗, 宋奇海, 周佳慧, et al. 基于GIS的网格化数字社
41、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城市地理, 2016(18):216-217.9 吴碧霞. 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探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 v.36;No.336(06):219-220.10 魏威岗. 基于GIS的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2016.11 时静. 基于三维GIS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研究D.12 吴振坤, 胡浩, 翁韬, et al.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5(2):260-262.13 侯继虎, 黄拥华, 邵振峰, et al. 城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地理空间信息, 2015
42、1):22-25.14 张雪. 构建系统性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为例J. 法制博览, 2015(18).15 穆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D.致谢落笔之际,思绪万千。在经历一番努力之后,论文工作终于完成。同时随之而来的思绪带着一丝复杂,带着一丝不舍。内心五味杂糅,论文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我大学生涯的结束,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既高兴,又难免惶恐。在此,首先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这段时间对我孜孜不倦的教导,无论是对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还是论文的完成都一直耐心的指导,您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让学生甚是佩服。在此对您表达我的感谢以及敬佩之情。其次,我的大学同伴们,谢谢这几年来你们的陪伴,和你们在一起的生活是充实而且快乐的,这段岁月将是我人生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还有,我可爱的家人们,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一直都是无微不至的,我在内心是非常感动的,谢谢你们!最后,再次表达我诚挚的谢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