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628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班级:_ 姓名:_1. 快乐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柘(zhè)木:柘树;桑树。文:同“纹”,花纹。自詨(xiào):呼喚自己的名字。堙(yn):填塞。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溺_ 故_ 衔_ 之_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_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_2. 课内阅读。伯

2、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伯牙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俞伯牙和钟子期能够成为知音是因为_。4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3. 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徐孺子赏月(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

3、)尝:曾经。戏:玩耍。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瞳子:瞳仁。1理解字义。(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的孩子。4.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4、“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度(duó):测量,衡量。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ù):量好的尺码。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以:用。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郑人有欲买履者  _ (2)置之其坐  _  (3)先自度其足 &#

5、160; _   (4)吾忘持度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5.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选自_,相传是_(人名)所撰。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6、而日中时远也。_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两个小儿围绕着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进行争辩。B.两个小儿各抒己见,但都无法辩驳对方的观点。C.认为“日初离人远”的根据是太阳形体的大小。D.从两小儿的争辩可以看出他们的质疑探究精神。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

7、音。 _盂沧孰汝知乎 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7. 文言文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

8、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 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

9、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理解文中加点的字。(1)引:_(2)且:_(3)遂:_(4)亡:_2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一人饮之有余(_)(2)吾能为之足(_)3翻译文中画线句。_4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_6请试着用古汉语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9. 古文我也懂。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

10、”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注:祠:祭祀。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T);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遂 _   亡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_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_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 (_)   北饮大泽。 

11、; (_)弃其杖 (_)   未至   (_)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_3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_4从“弃其杖,化为邓林。”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_5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_11.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邻居有烛而不逮_2翻译下列句子。衡乃穿壁引其

12、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3与凿壁偷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A.胸有成竹 B.鹏程万里 C.三顾茅庐 D.囊萤映雪4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  和 _5写写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悟。_12. 文言文阅读。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_)     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2翻译下列的句子。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3从文章看,翠鸟爱孩子的结果是被人偷走

13、了小鸟,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_。13. 文言文阅读。1狮子王与豺chái1曩nng有狮子王,于深山攫jué一豺,将食之。2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shú。”狮子王悦。3 豺以时而进,已亦攫得狸、兔自存。期j年,鹿尽,豺无可送者。4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图之!” 5 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字词解释:曩:_  攫:_ 月:_  以: _ 期j年: _   图:_2子产受骗1 昔者有馈kuì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x

14、ù之池。2 校xiào人烹png之。反命曰:“始舍sh之,圉y圉焉,悠然而逝。”3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4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字词解释:馈:_ 畜:_ 烹:_   反命:_  舍:_   孰:_   既:_3楚子发母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曰:“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军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

15、,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诗不云乎,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言不失和也,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乐于其上虽有以得胜,非其术也。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字词解释:问:_ 得无:_ 恙:_   内:_  数:_ 今:_   谢:_4鹿亦有智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ào

16、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yu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字词解释:伐:_  稍:_ 驯:_  值: _ 旬: _   与:_ 固: _14. 文言文阅读。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日:“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17、选自列子(注释)攫(jué):抓、夺。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清旦:清早。衣冠:衣帽。此指穿衣戴帽。之市:去集市。适:往,到。鬻:出售,卖。焉:这里。何:为什么。徒:只,仅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适鬻金者之所   适:_(2)因攫其金而去   攫:_(3)子攫人之金何   何:_(4)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徒: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_(2)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_(3)殊不见人,徒见金耳。_3用成语_来评价这位“搜金者”是比较恰当的。4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齐人想干什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_(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读书五失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1解释:择(_) 望(_) 懦(_)立(_) 功(_) 长(_) 辄(_)2理解: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_“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_“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