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83911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加法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活动目标: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二)学习5的加法1、导

2、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1)4_1=5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

3、这个游戏。1_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4_1=5和1_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活动评价: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活动反思: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

4、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二、从算理中教学。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

5、,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

6、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四、总结突出算理。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