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900037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 教案是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统一。因此在要求上、内容上及方法上都有一个是否科学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气象的基本知识:天气、气象、气候的含义与区别。 2、了解动物对天气变化的特殊反应。 3、知道天气预报的出台流程。 4、能够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谈话导入,确定主题。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那明天的天气会什么样呢?谁知道?你知道吗?我们如何才会知道呢?谁来替大家想想?我们每天回家都看电视,听广播,有没有什么节目

2、告诉我们明天的天气呢?(看/听天气预报)看来大家都收看过天气预报,现在我先把它给写下来。(板书:天气预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知识。 2、 讨论交流: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预报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知道电视里,广播里,每天都定时的为人们播放天气预报,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定很重要。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 一会我们再来交流。好,开始。(增减衣服,带雨具,选择时间出门,耕作,出海)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 在学习如何正确收看天气预报之前,我们先来分清两个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概念。 3、科学概念: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天气预报是由气象台发布出来的。那么,天气和气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下面请看这两个概念: 气象: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现象。比如,我们说:“下雨了”、“刮风了”等等,指的是一种气象。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各种气象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对于这两个概念

4、,我们可以说,天气其实就是各种气象的综合。 4、动物的一些行为可以帮助人们预知天气变化。 下面我们来调节一下,看一幅连环画,名字叫下雨了,请大家把书翻到21页。(请同学来分段朗读。) 从这个连环画里面,你获取到哪些下雨前的特殊现象呢?(空气闷、龟壳上结水、燕子低飞、乌云)。很好,那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和现象也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呢? ()大家说的都很好,看来你们平常很注意观察,真是很有科学家的潜质。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还给我们列举了哪些例子。P21 5、气象台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 同学们,虽然很多动物和事物的现象可以为我们预报天气变化,但都很粗略,不够详细和具体,而专业的气象

5、台却可以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为人们精、准、快的预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气象台是如何制作出天气预报的。请大家看书上22页的图片,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每一个小图片与它们之间的箭头方向,分析一下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3分钟左右之后学生表达汇报)。 这几位同学分析的很到位,这幅图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三个环节:首先是“搜集信息”,通过气象卫星、谈空气球、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气象站来搜集大量的气象信息。然后通过气象台的专业人员分析数据,“处理信息”。最后,通过电视台、收音机、手机等通讯设备来“传递信息”。 6、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天

6、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图标含义,请大家来看老师手中的图标卡片,你来猜猜它代表什么含义: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小雪,中雪,大雪,霜,雾,霜冻,冰雹,沙尘暴。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出示卡片,请学生来为大家讲述图片上预告的是什么天气)。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字,会写6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语感。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惦念。教育孩子从小懂得关心、热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 1.会写6个会写字,特别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分析字的结构,辨析字形,培养独立写字的能力。

7、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中饱含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激发阅读愿望,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对自己家人的关爱。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布置学生收看天气预报 3.重点语句投影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趣引情。 1.同学们,你们收看过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2.你收看天气预报时,最关心哪里的情况?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有这样一家人,天天随着天气预报的情况,一会儿担心,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心焦,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快来读读课文吧

8、! (二)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1.借助拼音朋友,认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把生字画出来。 2.同桌抽读识字新词卡,互相帮助读好每个词的字音。 3.把会认字朋友放回课文中,学生再次练读,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读书,师生评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好的语句。 (范读或引读。) (三)整体感悟,重点质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全文又写了什么?然后练习说一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2.再次读文,把自己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再拿到班里讨论。 3.分小节指名读,同学们会有什么感受? (四)创设情境,体验真情。 1.导入:这个故事,会发生在每一个同学的家

9、中,爸爸出差了,咱全家人怎样时时刻刻惦记着他呢? 2.从二、三、四小节中自选一小节,反复练读,把你的真情读出来。 3.评读引导:你从哪听出了关爱和担心? 例:第二小节,“奶奶直念叨爸爸没带棉袄。”如果你是奶奶,你会念叨些什么?把你这种心情读出来。 4.自读第五小节,你能读懂什么?是从那些词句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对爸爸的关心。 (五)自主表达,抒发真情。 1.生活在这样温暖的家里,你有什么感受? 2.你能像小一样,也说说你温馨的家吗?先自己练,再和同桌互相说,帮助对方把语句说生动。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语,品读欣赏。 1.生生交流,指导积累: 学完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词语有哪些? 2.

10、把这些词语,反复诵读,然后抄在积累卡上。 3.你能用上几个词语,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吗? (二)自主识字,掌握生字。 1.观察本课的生字,按结构把字分成两类: (1)独体字:南、万。其中“万”的笔顺是: (2)上下结构的字:关、方。 2.独立识字:观察字形、描红体验,哪些字、哪一笔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组词识记。 4.抄写字头,完成生字作业。 (三)课外延伸:开设气象预报小专栏。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3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

1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 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

12、,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

13、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 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

14、么? 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小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 教师领读诗句。 指生读诗句。 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

15、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课后题:涂一涂。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4 一、以情导入: 1、播放从.1套录制的天气预报全段录音。 2、询问学生最关心哪儿的天气,并说出为什么。 3、导入语设计:“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家人,他们天天都看天气预报,并且在看的时候还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心焦。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天气预

16、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儿歌有几节组成? 2、互相读一读课文,纠正读错字的读音。 3、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4、指名汇报读书情况。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名朗读第一节。问:全家人为什么要天天看天气预报? 3、小组讨论学习:“家里的哪些人在关心爸爸,怎么关心的?” (用笔画一画是哪些人,读一读是怎么关心的) 4、汇报学习成果: 课件上红点标出人物,指名分节读读大家是怎么关心爸爸的。 5、指导读书,问:你喜欢文章中的谁?读一读。读得好,表扬,还问一问为什么这样读? A、指导读第二节。 (1)、视觉感受哈尔滨的寒冷,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17、。 播放寒冷的哈尔滨图片,问:学生的感受。 (2)、听觉理解句子: 播放奶奶说话的录音带,帮学生体会“念叨”。 (3)、读出关心之情: 比较句子:A、奶奶直念叨爸爸没带棉袄。 B、奶奶念叨爸爸没带棉袄。 (4)、延伸:“奶奶会念叨什么?” (5)、比赛读句子,评出朗读之星。 B、指导读第三节。 (1)、播放海南天晴时的图片,问:爸爸出差到了这儿,你们感觉这里怎么样? (2)、老师渲染:听到海南这么热,妈妈又担心起来了,你们能学学妈妈来关心爸爸吗? (3)、小组内互相听听对方读得怎么样,选一个读的的,等会读给全班同学听。 (4)、老师采访读的好的同学,问问他把哪个词读重了,为什么这么读? (5)

18、、全班再读此节。 C、学生自读第四节。 用打擂台赛的方式充分读这一节。 突出读“千万”、“大”。 6、再次合作学习:“全家人为什么天天随着天气预报,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心焦?” (实为学生自由再读儿歌) 四、齐读儿歌。 五、拓展: 1、学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 2、画一画、说一说,或写一首小诗,表达家人之间是怎样互相关心的? 3、同唱一首自编的“幸福”歌。 歌词:我的家庭真幸福,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大家相互都关心,每天过得很开心。 板书设计: 天气预报 爸爸 奶奶妈妈我 关心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

19、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哺育”“报酬”“陶冶”“晨光嘉微”络绎不绝”等词语,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3、给课文分段,概括小标题。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 教学难点: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古井。 二、范读课文,谈感受 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听后回答: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听了课文你们觉得并怎样?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出

20、示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练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4、默读课丈,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人都到这儿取水。 每天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村里的人长牢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 者两口对乡亲们送水不肯要报酬深表歉意。 乡亲们以井作比劝说老人。 说说古井的作用。 5、看看这6个自然段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把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归到一起,组成大段,再归纳小标题。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位置和作用。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众人取水。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乡亲助人。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古井教人做人。 6、按段落分读课文。 四、讲读第

21、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活,每句话讲了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讨论归纳。 共4句话。第1句交待古并位置,第2句讲井水清凉可口,第3句说乡亲都来取水,第4句赞美古井哺育之恩,句子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 2、这一段中哪句话含义最深刻?(第4句)在这一句中把古井和井水比作什么?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汁。) 3、“温情”是什么意思?(指温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什,好在哪里?(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为培育儿女可以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古并就像慈爱的母亲,敞开胸怀无私地用生命的泉水养育着人们,而对

22、人们却毫无所求。这种品格与母亲的高尚品德是多么相似,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温情”“甜美”等词。 识记、抄写哺育”温情”甜美等词语。 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堤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取水的人多)在这一段有没有用一个“多”字呢?(没有)请你们将这一段中表示取水人多的有关词句找出来。 3.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下列词语。 “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络绎不绝”在这里指取水的人连续不断。 4、春雨有什么特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讲读第三段 1、

23、指名读3至5自然段。 2、老两口用水有什么困难?乡亲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3、当老两口表示歉意时,乡亲们是怎么回答的? 4、讲解那F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一句的含义。 齐读乡亲们的话,想想“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广中的“多少”是指多还是少?(指多应该用疑问还是肯定的语气未读?(肯定 具体说说古井有哪些贡献? “可”字在句中表示什么,起什么作闭?(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升无所求、无私贡献的精神) 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个意思? 3、理解“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

24、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的含义。 在这句话中强调的是哪个意思?后一个意思。 “陶冶”是什么意思?(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等以有益的影响J从课文哪儿可以看出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第三段)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赞美了古井不仅提供了清凉可口的泉水供人们饮用,而且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人们,使人们从中受到良发,懂得做人要像古并那样,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歌颂了什么? (课文叙述了古井给留下的深刻印象,赞扬了古井对人们无所求、无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高尚品俗,同时赞美了故乡人民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2、读了古井,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七、课下练笔 围绕某一物品(如:路灯、煤炭、火柴、粉笔等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物品的特点,赞扬它的一种精神。 一年级语文老师课文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