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90010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作用。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把握“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略知古诗词的长吟,能投入地朗读诗句。 2、想中、说中感受“无边光景”,感受春天的万紫千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3、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 4、理解感悟“万紫千红”的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出示图片:这是怎样的春天?(并

2、揭题。) 二、诵读: 1、自由读。 2、范读。 3、个别读。 4、交流学习心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重点把握: (1)“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 三、想象: 1、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反复朗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四、说理: 1、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来,灵感一动,涌出了一句千古佳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为什么会“等闲识得东风面”? 3、反复朗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4、“二月春风似

3、剪刀”,春姑娘翩翩而来,挥舞剪刀,裁剪出了“千万条绿丝绦”,裁剪出了“千万朵鲜艳的红花、紫花、白花、黄花”,裁剪出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裁剪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万紫千红”这个词语就有了新的含义。 5、出示各类报刊出现的与“万紫千红”有关的标题。读中感受理解“万紫千红总是出春”的另一意义。 6、除了这些,还有哪里也是万紫千红的? 7、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孔子”儒家思想“万紫千红”,书本的知识“万紫千红”,懂得诗句中“劝学”道理。 8、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懂得读书。 五、总结: 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唐宋诗!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理

4、,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解题及简介 1、解题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2、简介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整体感知 1、结

5、合课下解释自学。体会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朗读全诗。 2、赏析诗歌 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3、诗中写了什么景?其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4、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 提示: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

6、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四、本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3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结合阅读体验,从整体上了解“阳气”、“地气”等词语的意思;同时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理解“佝偻”、“朗朗的笑

7、声”、“洋溢”、“蠕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策略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节气歌、谚语等。熟读课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春季的谚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春的诗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诗,还有

8、春的谚语“大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学生背诵) 师:让我们来一起进入文章深入体会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主读文,明确要求: (1)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 (2)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倾听读正确。 2、理解词语: 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垛”、“疙瘩”、“轱辘”、“溢”、“荠”、“蠕动”、“耙”等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概括奶奶说的谚语的意思。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再读课文,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结合阅读体验,说说自己对阳气的理解

9、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从整体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以及动态、静态、颜色、气息、声音等方面体会语言的丰富、美好。 “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两次“朗朗的笑声”,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体验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带来的希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枣”字,上下两部分的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谚语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

10、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

11、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 骆(luò)驼(tuo) 连绵(mián)起伏(fú) 若(ruò)隐若

12、现 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

13、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三年级公开课语文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怜、雏、禁、耀、瘙、痒、颊、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看

14、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谁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3、出示课题:春的消息。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的方法。 3、读词语 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欣喜、雀跃、照耀 绿苞、唤醒、沉睡、溪流、瘙痒、面颊、嫩绿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后说说你体会到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的心情? 2、指名读自

15、己喜欢的段落。 3、说说你体会到课文的小朋友是怎样的心情?(欢快高兴) 4、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找出有关的词句。 5、反馈 随机理解: 禁不住:禁不住就是忍不住。 欣喜:欣喜的近义词是什么。(开心喜悦) 雀跃:谁来表演一下小朋友雀跃时的样子。 6、春天已经来到,是谁告诉了我们这个好消息呢? 7、出示句子: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歌唱,和它一起奔跑。 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读读这些句子,说说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朋友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投身大自然中的情趣。 8、配乐朗读课文 四、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五、拓展想象,发现春天。 1、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小溪解冻等 2、用比喻或拟人的方式说说这些事物又是怎样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消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