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901399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通过地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来实现。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

2、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课件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

3、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 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教

4、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的旅游胜地。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

5、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 人口数(亿)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27 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

6、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 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

7、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 日本 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

8、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的差异现象。 2、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其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4、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

9、的纬度位置 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 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活动【活动】演示地球转 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 学生观察分析 提问: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地球绕地轴旋转) 再提问: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自西向东(在北

10、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又是怎样的,北逆南顺) 注意:在这里先让学生明白“东”、“西”的含义。 学生上讲台演示 演示讲述: 地球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呢?先来看这个演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同学们想想阳光照射下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有一半是白天,有一半是黑夜)为什么只有半边是白天呢?(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由此可知形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地球在自转时,转一圈要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也就是说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一天或约24小时)。 学生读P11图1.14昼与夜 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指出哪里是夜半球,哪里是昼半球)。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

11、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 注意观察晨昏线与太阳光之间的关系。 提问:刚才演示时同学们看地球自转了吗?如果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活动【活动】演示地球自转,说明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取2个点(北京、纽约)。 转动地球仪,当太阳照射北京,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转动180度,。再看,哪个是白天?哪个是夜晚?连续转动,北京和纽约出现了什么情况?(昼夜更替) 也就是说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的自转) 在转动中观察北京和.谁先见到日出。当北京是正午时,.也是正午吗? 指导学生看书P13图1.17并请学生解释: 1、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

12、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2、半夜时分,中国球迷观看NBA球赛 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东西位置也就是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活动【讲授】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请同学们结合活动演示,总结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师补充,地球自转产生了三种地理现象。分别是: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昼夜更替3、时间的差异。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3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

13、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

14、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

15、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

16、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的民居,西_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

17、,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_。(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

18、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

19、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东南亚的风景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难点: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

20、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这便是中国与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因为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 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有怎样的好处?有什么弊端? 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

21、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 华人、华侨集中地地区 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确实有许多的闪光点,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的魅力所在。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

22、下同学们收集的一些关于东南亚美丽景观的图片。多媒体展示 课后练习:1、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出一期东南亚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板书设计: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华人、华侨集中地地区 优秀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 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 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的天然氧 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 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 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 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 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 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

24、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 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 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 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

25、、巴西高原 引导学生观察3-3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从纬度 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 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的国家。 课堂活动: (1)、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那些? (2)、填表比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3)、思考:课本92- 93页3-5题 巩固练习: 同步互动66页 板书设计: 世界上流量、流域面 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河 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区 补充练习: 填充图第32页第一题和第二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