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90420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理解(1-2)自然段。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课文的方法。 3、通过学文,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讨论法。 教具准备:1、幻灯片、小黑板。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激趣交流: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课题: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读、交流收获。 1、自读课文,要求: (1)

3、、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的适当停顿。 (3)、小组交流,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会读的同学请举手,不会读的同学没关系,请你再读读,相信你准能读。(教师重点辅导)。 三、精读§1。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 3、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 5、练读后指名读。 四、精读§2。 1、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方法同学习第一自然自然段) 2、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相机理解:雕梁画栋 3、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4、。 (雄伟壮丽、格外挺拔) 天安门雄伟壮丽,金水桥格外挺拔,让人不忍离去,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这一自然段,可加入一个说话训练,学习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五、指导书写: 瓦 栋 作业 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或简笔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2§6,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4§6。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

5、:准备广场周围建筑群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 2、默写“雕梁画栋”。 二、学习§3: 1、谁愿意读§3。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5、完成课后第4题的小练习。 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三、学习§4: 1、读读课文§4,你有困难或疑

6、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 (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4。 四、学习§5-§6。 1、请你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6,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

7、组交流。 集体交流: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碑煌 六、作业 布置:任选两个 1、选词填空。 2、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3、观看记录片。 板书设计 :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 意 雄 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 义 伟 纪念堂 节日到来 美丽热闹 非 壮 博物馆 凡 丽 人民大会堂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态度价观: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

8、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指导个别字的写法。 2、看了课题,你脑中有何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 (2)形近字辨析,组词。 (3)生字描红。 2、检查读书情况。 (1)、自由读书,做到正确、流利、初带感情。(教育学生把书读熟、读透)适当讲解“煮书”的古训。 (2)、同位检查读书情况。 3、分段。 按老师给出的提示为文章分段。 第一段(13)励志学画的原因。

9、 第二段(46)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段(7、8) 励志学画的结果。 三、交流预习所得,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交流收获。(识记的字词、自己的理解、收集的资料-) 2、质疑并小组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励”写成“厉”)理解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2、理解“励志” 上节课有同学说“励志”就是“立志”(下边板书)那么我们把“励志”改为“立志”行不行?这个问题不先回答,等这节课

10、快结束时再告诉老师好吗? 二、问题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问题:为什么励志、怎么励志、结果怎样? 2、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提示:浏览就是快速的看) 3、黑板出示:徐悲鸿的志向:“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齐读) 4、质疑:为什么徐悲鸿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默读一下文章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引导学生理解:用“因为-所以-”说:因为徐悲鸿刻苦努力,得到老师的看重,所以受到外国学生的嫉妒,受到了侮辱。(让学生理解

11、徐悲鸿当时刻苦努力) 2、学法指导: (1)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很不礼貌”下加了着重号,说说你为什么加? A、强调:外国人不礼貌除了嫉妒徐悲鸿的才能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极端贫穷落后,中国人在国际上没有地位,让人看不起。关于当时的历史老师让同学们课下收集了。 B、你能把“很不礼貌”读出来吗? C、你读的仅是“不礼貌”,还不是“很不礼貌”。同位间讨论一下,想想当时 外国学生是怎么想的,什么表情,什么语气,一会找个同学表演一下。 (2)、引导:那个外国学生仅仅针对的是徐悲鸿一个人说的吗?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

12、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拿笔画出重点的词句来。 2、交流 (1)“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A、怎样理解“更” B、他具体又是如何做的呢?写了几个方面? (2)学习:勤奋 A、抓住:每逢-就-、一画就是一整天、很大提高等理解 。 B、是呀,一画一整天,真像一匹不疲倦的骏马。每逢节假日别人玩去了,可他却画个不停,你能想象他平时是如何学习的吗? (3)生活:清苦 A

13、、理解“清苦”“十分清苦”是穷得不能再穷了,苦得不能再苦了。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B、抓住:只、小阁楼、经常、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等理解。 C、他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引导省钱买绘画用品,也是为了学习) D、老师查阅了一些资料。1921年,法国国家美术展开幕-(教参115页) 3、以读代讲。 (1)同学们请端起书,(饱含深情地)徐悲鸿为了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读- (2)板书:震惊。怎样理解它?(体会外国学生的前后态度)刚才是哪位同学表演的外国学生?现在在请你表演一下,现在应如何读这位外国学生的话

14、? (3)同学们,从徐悲鸿的身上你看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了吗? (4)谁能看着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5)自由阅读,重温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四、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课题的“励志”能改成“立志”吗?(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为了给中国人争气,他更加“奋发努力”了。) 2、理解“励志”(黑板):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3、总结: 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

15、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 4、同学们,学到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五、结束新课。 齐读名言: 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16、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9月16日总1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描绘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此处为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初步读懂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写什么?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

17、正音。蝉、韧、柔、梳是翘舌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指导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9月19日总14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秋天与其它季节有什么不同?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

18、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此处为重难点:通过图文结合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

19、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朗读全诗,体会对秋天的浓厚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20、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板书设计:秋天 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将诗歌展开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抓住抒情这条线,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这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教学后,我让学生再次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秋天。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比较古今写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写上一两小节秋天的诗或写一篇赞美秋天的小练笔。充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