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905591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数学课作为基础课程中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出学生的抽象以及推理能力。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1 教学内容: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

2、;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

3、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 课后小结: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2 一、教学内容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后面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5、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只需要估算就行了,不一定都要精确计算。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例题来学习估算,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合理性,也就是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提供了六种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为后面的例题提供素材。在这儿第一次出现“千米/时”的表示法。 2.口算乘法。 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00以内)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 (1)16×3可以用口算法,也可以想竖式。 (2)以16×3为基础来学习它的变形

6、160×3,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对比16和160的关系,总结几百几十乘1位数的口算方法。 2.笔算乘法 (1)例1。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教材这里给出了估算、笔算、计算器计算三种算法,其中笔算的算理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索,教材在这里只呈现了竖式结果。 (2)例2。 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算法,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不能口算在笔算。 (3)例3。 首先用直观描述的方法教学“速度”的概念。这里注意突出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如每分钟、每小时等。接下来教学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让学生来体会这种符号表示的简明、快捷的特点,并学会速度单位

7、的写法。例3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再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4)例4。 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5)例5。 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估算也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但是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教材在解决买票要准备多少钱的问题时,提供了两种估算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估算好一些,也就是说要选取怎样的估算策略,这是解决问题最重

8、要的一点。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估大,什么情况下要估小,才能符合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允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计算方式。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3 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第17-1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量一量

9、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

10、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垂直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

11、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

12、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 3005 2021(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

13、: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位是那一位,从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

14、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位比较,如果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15、?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

16、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

17、0×4200×7300×63×206×40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18、 100×12=19×100= 12×100=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7×200=7×300=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8×500=24×600=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

19、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400×2300×128×70015×400 6×1002×40012×30020×60033×7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

20、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100×17200×8600×1112×400 17×1008×20011×60014×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50×6013×300 42×2012×20020×400 6×30013×10034×200 3.(1)20个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