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907227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是人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必备的工具,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直观的方法,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给我们提供了思维方法。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相关内容推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1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

2、=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

3、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猜测一下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2.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由此你能得

4、出什么结论? 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还能想到什么? 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抽生汇报,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

5、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21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

6、×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 分米3 1升=1000毫升 1m3=1000 dm3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况,引入新知 1.出示石块 问: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什么

7、是石块的体积? 极书课题。 2.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制定测量方案。 问:能直接用公式吗?不能怎么办? 3.小组派代表介绍测量方案。 学生观察石块 想一想,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测量方案 学生的测量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取一个正方体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块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也就是石块的体积了,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块前的水的体积与放入石块后的总体积之差。 方案二:是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8、方案三:可以用细沙代替水,方法类似于方法一、方法二。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测量方案。 引导学生探索与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二、进行实验 让学生按各自小组制定的方案小组合作进行测算。 小组代表领取所需测量工具,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且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把不规则的石块体积转化成了测量计算水的体积的方法不只一种。 三、试一试 1.在一个正方体容器里,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 2.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算 3.小结。 师:通过实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运用在

9、操索活动中得到的测量方法去测量其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数学万花筒 课件出示阿基米德的洗浴故事 学生听老师讲述阿基米德的洗浴故事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两张卡片、2、多媒体演示课件 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

10、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整除的含义 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

11、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 生:略 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巩固练习 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7和549和73.6和1.210和10 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2、3、6、12 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

12、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 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 你能仿照书中的(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

13、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 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 4、巩固练习 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36和97和1445和451和100 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1、2、6、12 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谁? 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

14、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 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 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五、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

15、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反思: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16、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4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

17、题。 学习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里填上“”“”或“=”。 4

18、7;1/24×2 4÷1/34×3 4÷1/44×4 2÷1/32×3 2÷2/32×3/2 3/4÷1/8 ×8 你发现了什么?( ) 四、试一试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动手

19、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东西?(笔盒、牙膏盒)谁大谁小呢?(引出体积的的概念)然后指出其中一个面,引出有关面积的知识。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与之相关的知识。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 、长方体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 )。 、长方体长、高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 )。 、长方体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 )。 2、

20、做一做 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他们的长、宽、高。 3、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长 方 体 的 体积=( )×( )×( ) 用字母表示( )=( )×( )×( ) =( ) 正 方 体 的 体积=( )×( )×( ) 用字母表示( )=( )×( )×( ) =( ) 4、独立完成课本47页“试一试”1题。 观察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各个图形的什么?( ) 想一想,知道了底面积和高,如何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正方体

21、)的体积=( )×( ) v=( ) ×( ) 三、巩固练习。 1、估一估这个笔盒的体积有多大?分小组量一量、算一算。 2、计算:(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评价 1、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用什么办法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呢? 2、在这节课里,你表现怎么样?你觉得那位同学(或哪个小组)表现好?好在哪里? 五、布置作业 请你设计一个体积是210立方米的游泳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