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966502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港集箱三年发展规划概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发展规划摘要(2003年-2005年)2003年10月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发展规划摘要目录(2003年-2005年)前言3第一章 现状及环境(略)4第二章 战略目标4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4第一节 积极准备深水港战略5第二节 大力推进长江战略6第三节 逐步开展国际化战略6第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7第一节 巩固发展码头产业7第二节 大力拓展物流产业8第三节 努力扶持航运产业9第四节 精心培育陆运产业10第五节 整合推进科技产业10第五章 管理资源整合(略)11第六章 规划的实施和滚动修订(略)11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

2、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战略决策的实施,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箱”)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肩负更艰巨的历史使命。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及更宽更广的发展视野和机遇。1993年上港集箱的前身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发公司”)成立;1998年改制为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上港集箱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上港集箱已经发展成为下辖子、分公司21家,净资产达50亿元的上市公司。主

3、营业务范围涵盖了集装箱装卸、运输、仓储、洗修箱、拆装箱、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与集装箱业务相关的各个环节,已经成长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口服务企业,成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务集团)生产经营和创利的支柱。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上港集箱根据上港集箱发展纲要的主要精神,按照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了2003年至2005年的发展规划,从而明确今后三年内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部署,作为上港集箱及下属企业今后一阶段内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第一章 现状及环境(略)第二章 战略目标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历程中,上港集箱将时刻铭记“发展自身,回报社会”的宗旨,通过资源整

4、合,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运行质量,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最大规模、最具规范、最有活力的港口集装箱集团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的核心战略目标为:1、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国际排名前五位。2、成为中国著名的综合物流企业,国内排位名列前茅。3、拥有规模最大的地方航运企业,地方航运业排名前三位。4、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级陆运企业。5、巩固蓝筹股地位,跻身中国大陆上市公司五十强。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中,上港集箱开始启动区域性的发展,力求初见成效。重点为上海的洋山深水港、长江流域、境外的亚洲区域,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初步扩张的态势。第一节 积极准备深水港战略深水港战略的目

5、标是通过对深水港运营模式的积极参与、对深水港作业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对深水港运作所需资源的精心准备,以获得洋山深水港区一期码头的经营权。由于洋山深水港工程是上海市举世纪之力拓展港口前途的重大项目,在全球同业中影响巨大,因此一期码头经营权的取得,对上港集箱作为本土最大集装箱码头营运商地位的确立至关重要,对上港集箱发展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码头营运商之一的远景实现和同业的认可亦至关重要,对上港集箱树立独立码头营运商的形象以利于开发域外码头更是至关重要。通过对洋山深水港运作模式的深入研究,探讨芦潮港海港城在深水港运作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积极参与芦潮港海港城的开发,发展与临港产业相关的物流、仓储及中

6、转业务,使上港集箱在临港大型物流、仓储基地的建设、经营方面继续处于主导地位,形成吴淞、外高桥、芦潮港三大临港物流仓储基地。努力培育、形成与洋山深水港运作模式相适应的集疏运服务功能,重点是陆运和水运能力的形成及配套网络的建设。第二节 大力推进长江战略长江流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上海港最直接、最重要的战略腹地,是上海港箱源供给的生命线。在上海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激烈竞争中,长江流域货源流向的控制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把实施长江战略作为上港集箱未来三年中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长江流域各地的不同条件,采取灵活策略,对长江流域重要城市广泛设置网点,在关键城市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集装箱物

7、流基地。以航线、陆上运输线路为动脉,以电子数据交换和信息系统为神经,组建整个长江流域内以上海港为中心的、有良好反馈和激励机制的集装箱物流网络有机体,促使整个长江流域的集装箱货源向上海港集聚。第三节 逐步开展国际化战略利用三年的时间,在境外创立上港集箱核心企业,并通过增强核心企业的资产实力,在境外投资控股、参股一批企业,完成境外投资的先期布点。在上港集箱航运企业开设近洋航线网络的基础上,在东亚、南亚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港口,争取进行码头的投资参股或参与经营,以求得码头国际化经营零的突破。第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第一节 巩固发展码头产业集装箱码头产业是上港集箱的支柱产业,在可以预期的将来,集装箱码头产业始

8、终是上港集箱的第一产业,并将为上港集箱其它产业的拓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助推。因此,上港集箱应倾全力发展这一产业,最终目标是使上港集箱成为名列前五位的国际集装箱码头营运商。上港集箱将通过港务集团积极参与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营运方案的研究,并尽最大努力获取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的经营权。上港集箱将对长江及沿海中小集装箱码头实施投资。通过上港集箱擅长的集装箱码头经营及相关产业开发,催生内地集装箱化的发育成长、培育战略喂给港、构筑干支线码头配套的腹地网络。三年中将在境外进行集装箱码头的投资尝试,以获取境外集装箱码头投资和营运的经验,并初步确立上港集箱为全球集装箱码头营运商之形象。上港集箱应在科学合理的基

9、础上加大对集装箱码头硬件设施改造的投入,使主要大型机械的配置系数与世界一流码头接近,桥吊配置达到90米岸线一台的水平。通过机械的配置更新、设施技术含量的增加来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使码头通过能力能够满足2005年前的生产需要。第二节 大力拓展物流产业上港集箱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建立了一批具有相当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仓储企业,这些企业重点开展了集装箱的堆存、拆装箱、运输、货运代理等延伸业务,为客户提供了区段的物流服务。但在国内物流业逐步兴起的今天,上港集箱仓储型企业的这些功能只能视为物流业的低端服务。要在国内物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打造出真正的、全新的、符合

10、国际物流业标准的品牌企业,使上港集箱能为制造业和销售业提供全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成为物流业高端服务的提供者。利用两年时间对上港货运公司进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改造,使上港货运公司成为上港集箱物流产业的核心企业。用三年的时间完成物流网络建设。物流网络的完善是一个物流企业所必备的基础条件。在上海港港区附近布点设置大型的仓储物流园区。继续建设好集发物流、浦东物流、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中心等大型仓储物流园区,使其具备国内一流的高技术含量的硬件设施和管理系统。第三节 努力扶持航运产业上港集箱航运产业的组成部分系指:长江航运、沿海航运、远近洋航运、船舶代理等相关服务业。上港集箱现有的航运业务具有一定基础但不

11、发达,门类比较齐全但尚乏规模。 上港集箱应集中部分资金等资源来发展航运产业,利用企业并购等手段快速发展航运板块,使上港集箱航运产业成为中国地方航运企业中的第一位。目标为:初步构建起长江、沿海、近洋内外贸共用的航线网络,网络呈以长江为中心向外海逐步扩展的态势。使上港集箱集装箱航运产业的综合规模(即江、海、洋的综合运量)达到国内第三位的水平。第四节 精心培育陆运产业陆上集装箱运输是上港集箱产业链的重要连接环节,也是上港集箱近年来着力发展的重要产业。这一产业开放度高、低层次竞争激烈,但同时又具有规模效益显著、市场空间较大的特点。由于上港集箱长期经营仓储行业,故对陆上运输产业有较为成熟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完全有能力在三年时间里将以集祥货运公司为品牌的陆上运输产业发展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行业龙头。第五节 整合推进科技产业上港集箱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逐步发展了服务于港口物流业的科技企业。这些科技企业在全国港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就产业而言,这些企业还相对弱小,缺乏足够的规模和竞争力。今后三年上港集箱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全力整合推进科技企业的发展,迅速做大做强科技产业,年销售额在现有基础上增长两倍。第五章 管理资源整合(略)第六章 规划的实施和滚动修订(略)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