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980000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优秀范文5篇)简介第一篇: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会【摘要】本文结合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阐述了该课程授课过程中的体会,期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81-02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特色课,在整个课程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课程既有冲压理论内容,又有很多经验的公式、数据。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冲压变形理论进行工艺性分析,需要结合具体的冲制件尺寸和精度等要求、客户设计要

2、求和设备条件等,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和模具总体结构。在具体零部件设计时,要合理地选用经验数据,树立标准化概念,也要充分考虑加工工艺性,最后以装配图、零件图以及设计说明书的形式把设计结果表现出来。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具有较高的教学难度。本文作者长期从事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以下是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师自身热爱本职工作 只有真正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高度重视课堂感受,同学们的听课反映好,自己也就会很享受教学过程。为此,教师就会促进自己去主动学习,加强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积极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 二教师应了解授课对象 目前本校在读高职学生中,部分

3、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存在学习方法不得当的现象,部分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也存在一部分不愿动手、不愿动脑、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同学。如何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学习,这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高职授课对象存在以上特点,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教师更有耐心、责任心,需要教师备课更充分,需要教师上课要更生动。 三教师应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作为模具专业教师,岗位能力要求很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冷冲压模具设计、材料、热处理、公差、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等知识,还应有一定实际设计能力,最好具备一定的实际模具加工经验。除此之外,也要具

4、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能抓住重点问题,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能讲出应该怎么做,更应该讲出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密切联系模具企业,时刻关注模具行业动态,注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及时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融入课程教学。 四教师应因材施教 根据对授课对象的了解,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尽可能地提升授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随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必须的知识点。“百闻不如一见”,要多准备教具,最好是企业的实际产品或者模具等。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比如讲到曲柄压力机,可以借助于动画,让同学

5、迅速了解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图片播放,让同学了解各种种类、不同吨位的冲压设备,最好带学生到设备现场,以增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应进行符合思维习惯的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提高模具设计学习效果,掌握一些典型模具结构非常必要,那么如何才能尽快熟悉模具结构呢?可以尝试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教学过程。比如一副单工序落料模,首先根据落料件形状和尺寸,确定凸模和凹模的刃口轮廓,提示由于要考虑凸模、凹模的强度、寿命和固定,需要做成具有一定长度或厚度的结构,然后就是如何固定凸模和凹模到模架上,这时基本可以工作,但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且不适合批量生产,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卸料装置、导料装置设计,出件方式的确

6、定等。 六教师应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对象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冲压变形理论要怎么讲,讲到什么深度,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容易接受,从而能够利用塑性变形理论分析冲压成形性能。冲裁模设计是本课程的重点,要讲清冲裁变形过程,断面各部分产生机理,刃口尺寸计算和公差确定方法,排样设计、冲压力计算、压力中心确定和压力机初步选择,落料模、冲孔模、复合模、级进模结构和动作原理,凹模、凸模、卸料装置等主要零部件设计,要求学生要具备中等复杂冲裁件的复合模设计能力;弯曲模设计,可以以u型和v型弯曲模具设计为重点进行教学,重点分析弯曲变形过程和特点、弯曲展开尺

7、寸计算、弯曲凹模和凸模半径等尺寸确定,以及弯曲件定位问题。拉深模设计可以以筒形件为例,重点学习拉深次数确定、各次拉深直径调整、拉深高度和凸模、凹模圆角半径确定;另讲清盒形件拉深的特点。级进模设计的重点内容是排样、常用的定位零件的设计、导向零件设计,以及零件图尺寸标注。 七教师应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可以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比如冲裁模设计模块,可以先讲解冲裁变形理论,再进行冲裁模总体结构介绍,然后讲解冲裁工艺计算,包括冲裁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和制造公差确定、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冲压力计算和压力中心确定,接下来进行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以及完成标准件的选用、压

8、力机校核等,具体如上图所示,当然,具体设计时,这些内容往往都是交错进行的。 八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cad能力 当前企业,冲压模设计都是采用cad,有的仅要求二维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有的既要有三维装配图、零件图,又要有二维图。但无论如何,对cad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本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cad能力的培养,包括绘制三维和二维模具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在非标准模具零件实际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固然重要,但如何正确合理地在二维零件图中标注尺寸与公差非常关键,只有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尺寸和公差标注这一环节,才能让学生绘制出符合实际生产的模具图纸,才能便于相关人员读图和加工等,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企业零

9、距离。 九教师应始终灌输安全、文明的操作意识 作为模具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如何保证冲制件质量,也要考虑如何让模具零件加工人员容易看图、加工方便和修模方便,便于模具装配人员进行装配,更要注重冲压操作人员的安全,尽可能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要加强设计和加工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和加工理念。实践证明,一流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真正提升模具的价值。 十教师应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众所周知,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知识面广,众多的内容不可能用几十个学时就能完成讲授,可以布置一些查阅文献的任务给学生,通过不断的有意识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十一结论 本文结合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特点和多年的教学经历,总结了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体会,借此希望能对兄弟院校本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不断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该课程的学习质量,为我国冲压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二篇: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二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二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二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未注圆角R0.4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F 料厚:1mm 设计要求 1.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根据工件图纸,分析该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15

11、分) 2.确定冲压件的最佳工艺方案 通过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及必要的工艺计算,在分析冲压性质、冲压次数、冲压顺序和工序 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并从多方面综合分析和比较,确定最佳工艺方案。(10 分)3.确定模具类型 根据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等因素,确定模具的类型。(5 分)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工艺尺寸计算(30 分) 1) 拉深次数和拉深工序尺寸的确定2) 冲孔、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3) 弯曲凸、凹模尺寸的计算4) 排样设计并画排样图5) 冲压力计算及

12、压力设备的选择5.模具简图(30 分) 绘制模具简图,说明模具的主要结构,包括模具的定位零件,卸料和出件装置。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参考答案一. 工件的工艺分析 a) 工件材料为08,其塑性、韧性较好,抗剪强度 t为260360Mpa,抗拉强 度sb为330450Mpa,有利于各种工序的加工。b) 工件尺寸均没有公差要求,故精度不高,属于一般零件,其公差按 IT14 处理,给模具制造带来一系列方便。 c) 该工件总体属于圆筒形拉深件,两边有宽4 mm 的直边凸缘,凸缘前端有 弯曲部分,底部有孔;工件圆筒形部分高度为 6mm,需计算确定拉深次 数;弯曲部分直边高度 H=2mm=2t,相对弯曲半径 r/t=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