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与预防.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30507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与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职业危害与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职业危害与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职业危害与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职业危害与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LOGO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的确无处不在,从商场服务员长期站立产生的下肢静脉曲张,到煤矿井下工人 长期卧位导致的滑囊炎;从教师普遍存在的慢性咽炎,到冶金建材工人发病率极高的尘肺病;从深海作业人员易发的减压性骨坏死到,高原工作人员几乎不能幸免的 高原性心脏病,由职业所带来的疾病罄竹难书。就算你是个家庭主妇,也有可能CO煤气中毒,甚至长期受微波辐射而导致疾病。职业病的普遍性2005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v年全国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职年全国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职业病例,其中,报告新增尘肺病例业病例,其中,报告新增尘肺病例例,占报告职业病例数的;职业性肿

2、瘤例,占报告职业病例数的;职业性肿瘤例,占;急性中毒例,占例,占;急性中毒例,占;慢性中毒例,占;其它因;慢性中毒例,占;其它因素职业病(眼、耳鼻喉口腔疾病、皮肤病、物理因素素职业病(眼、耳鼻喉口腔疾病、皮肤病、物理因素职业病、生物因素职业病、其它职业病等)例,职业病、生物因素职业病、其它职业病等)例,占占v尘肺病病死率尘肺病病死率v急性中毒病死率急性中毒病死率。2001-2005年辽宁省新发职业病年份年份合计合计尘肺病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慢性职业中毒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物理因素及其物理因素及其他他2005年年61631420059432004年年87453423154552003年年458

3、25812664102002年年49524115871252001年年法定职业病目录法定职业病目录v尘肺(12+其他)v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其他)v职业中毒(55+其他)v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v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v职业性皮肤病(7+其他)v职业性眼病(三种)v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v职业性肿瘤(8种)v其它职业病(5种)共计:共计:115115类类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者10101010项义务项义务项义务项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

4、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保护未成年工、女工保护9 9 9 9项权利:项权利:项权利:项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

5、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管理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第五章 职业危害与预防生产性有害因素、危害及职业病1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245生产性噪声危害及预防高温的危害及预防63放射物的危害及预防尘肺及预防第一节生产性有害因素、危害及职业病v概念:1、生产性有害因素: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 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2、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员工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

6、因素引起的疾病。一、主要生产性有害因素及对人体的危害1、化学因素(1)生产性毒物:主要包括铅、锰、铬、汞、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氨、氮氧化物等。(2)生产性粉尘:主要包括滑石粉尘、铅粉尘、木质粉尘、骨质粉尘、合成纤维粉尘。2、物理因素(1)异常气候条件(2)异常气压(3)噪声和振动(4)辐射线3、生物因素二、构成职业病的条件1、疾病与作业场所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密切相关。2、接触有害因素的剂量,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已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3、职业性病因大于非职业性病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v概念: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

7、学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二、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生产性毒物可经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损害几乎所有的人体组织和器官,导致多种疾病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死亡,而且有些可产生遗传效果。2、职业中毒类型:(1)急性中毒 (2)慢性中毒 (3)亚急性中毒 第三节 尘肺及预防v尘肺:尘肺是人们在工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v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有12种:1、矽肺 7、水泥尘肺2、煤工尘肺 8、云母尘肺3、电墨尘肺 9、陶工尘肺4、碳墨尘肺 10、铝尘肺5、石棉肺 11、电焊工尘肺6、滑石尘肺 12、铸工尘肺 引起尘肺的主要因素v职工在粉尘场所从事生产劳

8、动时引起的尘肺病,主要于下列因素有关:1、与该粉尘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量有关。2、与粉尘的粒径和性质有关。3、与接触粉尘的时间有关。4、与从事的劳动强度有关。5、与人体因素和防护有关。尘肺的预防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防尘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2、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3、密闭、吸风、除尘。在防尘同时,还必须做到自我防护1、加强个体防护。2、保证尘肺患者能得到合适的安排。3、增强矽肺患者的自身抵抗力。4、定期检查。第四节生产性噪声危害及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影响。1、急性反应(1)急性听力损伤 (2)暂时听阈位移2、长期效应(1)永久性听阈位移(2)噪声性耳

9、聋二噪声的控制1、工程控制2、方向和位置控制3、封闭4、使用消声器5、外包消声材料6、减振7、屏蔽8、吸声处理9、隔离工作人员10、个体防护v噪声的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八小时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相应放宽。第五节 高温的危害及预防高温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普通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35时仅为一般情况的70%左右;重体力劳动作业人员的能力,30

10、时只有一般情况下的50%70%,35时仅有30%左右。第六节 放射物的危害及预防为防止放射病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防护措施2、严格控制辐射剂量3、控制外照射剂量4、防止放射性物质污染皮肤和进入体内5、加强宣传教育6、定期体检案例一、苯中毒案例一、苯中毒v20022002年年2 2月月26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20岁,湖南人)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v6 6月月6 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加剧。加剧。v7 7月月1414日前

11、往医院治疗,入院后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 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v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v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中毒原因分析中毒原因分析v原原料料使使用用:使使用用的的清清洗洗液液中中含含有有40%的的纯纯苯苯(剧毒)(剧毒)v作作业业环环境境:该该厂厂无无有有效效的的通通风风排排毒毒设设施施,车车间间生生产产环环境境苯苯浓浓度度超超过过国国家家职职业业卫卫生生标标准准达达29.6倍。倍。v 危危害害告告知知:

12、劳劳动动合合同同中中没没有有对对从从事事有有毒毒有有害害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案例二、正已烷中毒案例二、正已烷中毒v2000年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清月,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台资制鞋企业(安加鞋溪镇的台资制鞋企业(安加鞋厂)厂)v27名打工妹正已烷中毒(四肢名打工妹正已烷中毒(四肢麻木,肌力下降)麻木,肌力下降)案例三、案例三、1、2二氯乙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v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

13、脑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经治疗无效死亡。l使用的原料有:使用的原料有:PU510PU510胶、胶、“天那水天那水”、包头胶。现场模似、包头胶。现场模似试验(天那水):试验(天那水):1 1、2 2二氯乙烷浓度达二氯乙烷浓度达383383mg/m3(mg/m3(标准标准15mg/m3)15mg/m3)l原料使用原料使用:使用的胶粘剂中中含有:使用的胶粘剂中中含有1 1、2 2二氯乙烷(高毒),二氯乙烷(高毒),而且成份不清,盲目使用。而且成份不清,盲目使用。l作业环境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

14、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l 健康体检不落实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鞋用胶粘剂的现状鞋用胶粘剂的现状2004年对全省年对全省127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q苯超标率苯超标率 15.74%q甲苯、二甲苯超标率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q1、2二氯乙烷超标率二氯乙烷超标率2.36%q二氯甲烷超标率二氯甲烷超标率2.36%q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无中

15、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案例四: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四: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嘉嘉兴兴某某制制革革企企业业工工人人,男男,18岁岁,2003年年7月月2日日进进厂厂,干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2003年年12月月11日日,出出现现乏乏力力、恶恶心心、呕呕吐吐等等症症状状,皮皮肤肤和和巩巩膜膜黄黄染染,但但未未就就诊诊,继继续续工工作作;12月月13日日清清晨晨因因症症状状加加重重不不能能继继续续工工作作(上上夜夜班班),请请假假离离厂厂,但但仍仍未未就就诊诊;12月月15日日出出现现意意识识异异常常;12月月16日日被被家家属属送送某某综综合合性性医医院院就就诊诊,以以病病

16、毒毒性性肝肝炎炎收收入入院院;12月月17日日上上午午,吐吐咖咖啡啡色色液液体体,意意识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月24日夜死亡。日夜死亡。死死亡亡诊诊断断“中中毒毒性性肝肝病病”并并发发“急急性性肝肝功功能能衰衰竭竭、肝肝昏昏迷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密度0.9445(25)。沸点。沸点152.8。蒸气密。蒸气密度度2.51。接触机会: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

17、剂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侵入途径: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收。健康影响:健康影响:v皮皮肤肤:污污染染皮皮肤肤可可致致轻轻、重重不不等等的的灼灼伤伤,皮皮肤肤起起皱皱,肤肤色色发发白白,伴伴有有灼灼痛痛感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剧烈灼痛。v眼: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v胃胃肠肠道道症症状状:患患者者常常有有食食欲欲不不振振、恶恶心心、呕呕吐吐、腹腹部

18、部不不适适及及便便秘秘等等,少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数病例有中上腹痛。v肝脏: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右上腹胀痛,不不适适,出现黄疸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接触高浓度度,尤其是皮肤污染

19、严重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对DMF较为敏感。较为敏感。中毒原因分析中毒原因分析v作业环境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MF浓度为浓度为102.52 mg/m3,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经皮肤吸收。v 健康体检不落实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

20、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v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案例五:矽肺案例五:矽肺v2004年年5月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焦点访谈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v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人患矽肺。v1993年泰顺县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因工作场所

21、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人),年龄最小的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个月。v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名矽肺病。发病的原因v作业环境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v粉尘特征: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v 职业

22、健康体检不落实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v2005年年2月月1日宁波某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中毒死亡。中毒原因中毒原因v作业环境作业环境: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标准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396.7mg/m3超过超

23、过国家卫生标准。国家卫生标准。v无有效个人防护无有效个人防护: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经皮肤吸收。v 健康体检不落实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v职业病危害未告知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识q2005年年2月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赔偿赔偿30万元,万元,行政处罚行政处罚20万元,停业整改三个月。万元,停业整改

24、三个月。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v2003年年4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v侵入途径: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v中毒表现: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时,几乎可立即停

25、止呼吸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脉搏加快,心律不齐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呼吸表浅而慢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心脏停博而死亡。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v2003年10月8日上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因生产设备意外破裂而引起的二甲基硫

26、醚泄漏中毒事故,中毒人数5人。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v2003年年5月月12日富阳市日富阳市 某造纸企业某造纸企业4名中毒,其中名中毒,其中3人已死亡。人已死亡。v2003年年6月月20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急性中毒7人,其中人,其中6人死亡。人死亡。中毒原因中毒原因v作业环境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v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v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

27、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v应急救援不当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导致伤亡人员增加。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v2003年10月5日下午4时,温州某金石刀具股份有限公司造成急性中毒5人,其中4人死亡。v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v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

28、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应池沉淀反应池沉淀池。v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 mg/m3,氰化氢0.77 mg/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 mg/m3,氰化氢1 mg/m3)。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v据估计:我国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据估计:我国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失占GDP 2.4%。v据统计,我国因职业安全事故、职业中据统计,我国因职业安全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毒、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亿元。典型案例典型案例q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名矽肺

29、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万元。q1993年泰顺县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年泰顺县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致使路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温州中院名职工患尘肺,温州中院判决赔偿判决赔偿2亿元。亿元。造成中毒事故的原因原料、设备、环境因素原料、设备、环境因素(经济相对落后、中小(经济相对落后、中小企业和非正规企业问题突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企业和非正规企业问题突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人的原因人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弱势群体、流动劳动者。(安全意识淡薄,弱势群体、流动劳动者。职业伤亡事故职业伤亡事故60-70%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和缺乏卫生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和缺乏卫生知识所造成)知识所

30、造成)管理的原因管理的原因(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与经济发展不相(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适应,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随意心大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随意心大)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v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基于这一模型。管管理理失失误误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起因物加害物加害物事故事故行为人行为人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指南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指南v报告v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v调查报告的撰写报告v1、一般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一般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重大事

31、故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特大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v2、一般事故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一般事故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查处理。查处理。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现场协助医务人员抢救中毒人员。现场协助医务人员抢救中毒人员。控制现场,防止事故扩

32、大。必要时,控制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v事故原因调查取证:事故原因调查取证:l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了解工艺流程、原料、产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了解工艺流程、原料、产品、产量、事发经过、中毒人员症状和救治过程、有无违章行为、产量、事发经过、中毒人员症状和救治过程、有无违章行为、与以往操作的不同点(询问中毒工人、同事、企业主或负责与以往操作的不同点(询问中毒工人、同事、企业主或负责人、现场见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人、现场见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l现场调查生产车间概况、有无操作规程、警示标识、防护设现场调查生产车间概况、有无操作规程、警示标识、

33、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等(现场监督检查笔录、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等(现场监督检查笔录、拍照)拍照)l收集现场物证(采集现场使用的原料等有关物品进行实验分收集现场物证(采集现场使用的原料等有关物品进行实验分析、现场模拟测试)析、现场模拟测试)l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劳动合同、工资单、病历资料、历年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劳动合同、工资单、病历资料、历年监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中间体、产品等技术资料)监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中间体、产品等技术资料)l鉴定结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鉴定结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v事故责任调查取证:事故责任调查取证:重点调查企业负责人

34、和直接主管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v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询问企业主或负责人、中毒工人、同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防护措施、劳动者健康权益维护等落实情况,制作询问笔录)v现场调查(现场检查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制作检查笔录、拍照)v调取或复印相关书证(职业卫生防护经费的支出、监测、体检、培训工作执行情况)等。v行政处罚:行政处罚:v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可适用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v如认定事故中劳动者生命健康损害尚未达到“严重损害”的程度,则应适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其他相应违法行为的条款予以行政处罚。v如认定职业中毒事故已造成重大职

35、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则应适用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调查报告的撰写事由事发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性质、法人代表、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中间体、产品、产量)事发经过(详细过程,特别是否有违章行为)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场基本概况、面积、高度、生产车间有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有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有无应急救援设施)。了解历年监测结果,事故现场监测调查企业有无造成事故的违法行为存在。该企业是否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有无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是否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是否对工人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是否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是否

36、组织过对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中毒病人与救治、诊断情况事故性质认定(经对当事人的询问调查、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事故现场监测、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等资料,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31-2002),认定为一起因硫化氢引起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造成急性职业中毒5人(其中3人死亡),属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处理意见和建议(依法处罚、全省通报、举一反三,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职业病危害管理与控制策略职业病危害管理与控制策略危害识别Identify hazardsIdentify hazards事故管理Deal with ac

37、cidentsDeal with accidents危害控制Control hazardsControl hazards危害评价Assess hazardsAssess 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p第一步第一步:确定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关键点危害区域”p第二步第二步: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p第三步第三步:持续改进持续改进,通过采取成功的行动通过采取成功的行动,企业将从化学品管理中获益企业将从化学品管理中获益,对拟采取的对拟采取的行动必需有常规的监控行动必需有常规的监控,识别和消除实施识别和消除实施训的障碍训的障碍作业场所毒物危险度评估作业场所毒物危险度评估p危害危害:指

38、任何对人或环境造成的伤害;指任何对人或环境造成的伤害;p危险度: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环危险度: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环境实际遭受伤害的可能性(高或低)境实际遭受伤害的可能性(高或低)“危险度危险度”影响因素影响因素p毒物本身的毒性(查危险度术语毒物本身的毒性(查危险度术语R-Phrases和安全术语和安全术语S-Phrases和和MSDS)p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空气中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空气中的扩散能力的扩散能力“扬尘性扬尘性”或或“挥发挥发性性”)p接触的类型和程度(作业方式、接触的类型和程度(作业方式、使用量)使用量)化学物的化学物的“挥发性挥发性”p取决于毒物的沸点和操作温度。取决于毒

39、物的沸点和操作温度。p在室温(约在室温(约20)操作:)操作:沸点在沸点在150以上以上-低挥发性低挥发性 50-150-中挥发性中挥发性 50 以下以下-高挥发性高挥发性p在室温以上操作,会增加挥发性在室温以上操作,会增加挥发性(可查表)(可查表)化学物的使用化学物的使用“使用量使用量”p确定处理一批(或在一天内连续操作)确定处理一批(或在一天内连续操作)使用固态或液态物质的量。使用固态或液态物质的量。p根据供应商提供物质的重量根据供应商提供物质的重量/体积和类体积和类型来确定。型来确定。小量小量-单位(克或单位(克或ml)-包装(袋或瓶)包装(袋或瓶)中量中量-单位(公斤或单位(公斤或L)

40、包装(桶)包装(桶)大量大量-单位(吨蔌单位(吨蔌m3)-包装(散装)包装(散装)一、确定一、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关键点危害区域”了解企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了解企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来源?(原料清单,索取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原料清单,索取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职业危害的岗位及其程度?职业危害的岗位及其程度?(委托检测与评价)(委托检测与评价)二、职业卫生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二、职业卫生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害识别危害识别SignificantSigni

41、ficantHazard?Hazard?危害危害否否是是有效控制有效控制1 1.消除措施消除措施是是消除消除否否2 2.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是是实施实施否否3 3.限制危害限制危害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安全规程安全规程监测监护监测监护确保确保有效实施有效实施作业场所危害管理与控制作业场所危害管理与控制危害控制实施表危害控制实施表摘自新西兰政府劳动部资料摘自新西兰政府劳动部资料企业实例:职业危害暴露风险管理企业实例:职业危害暴露风险管理三、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三、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v制定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计划和实施表制定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计划和实施表v告告知知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有有关关信信息息。警警告告。

42、视视觉觉、听听觉觉、气气味味、触触觉觉警警告告(信信号号灯灯、标标记记、标标识识等等)(毒毒物物信信息息卡卡MSDSMSDS,在工作岗位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设置警示标识等)在工作岗位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设置警示标识等)v建建立立企企业业职职业业卫卫生生检检查查和和处处理理制制度度,并并组组织织有有效效实实施施(包包括括生生产产车车间间警警示示标标识识、防防护护设设施施、应应急急救救援援设设施施、通通讯讯报报警警装装置置运运行行情情况况检检查查记记录录,个个人人防防护护用用品品使使用情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记录)用情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四、劳动者的

43、培训与健康监护四、劳动者的培训与健康监护教教育育和和技技能能训训练练。人的行为层次与安全教育;安全教育阶段(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态度教育);组织工人上岗前培训(包括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等)劳劳动动者者的的健健康康监监护护(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离岗时的体检等)改变作业方式、治理措施改变作业方式、治理措施v石料开采与加工石料开采与加工v一、湿式打眼,装运石料前在石堆上喷水,湿一、湿式打眼,装运石料前在石堆上喷水,湿式破碎;在通风较差区段及不易湿式作业的场式破碎;在通风较差区段及不易湿式作业的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吸尘除尘措施。在技术上不所加强通风换气、吸尘除尘措施。在技术上不能有效控制粉尘的场所,工人佩戴防尘口罩。能有效控制粉尘的场所,工人佩戴防尘口罩。v二、使用风动工具应佩戴疏松多孔减震手套。二、使用风动工具应佩戴疏松多孔减震手套。v三、接触噪声工人佩带耳罩或耳塞。三、接触噪声工人佩带耳罩或耳塞。技术改造后的结论技术改造后的结论v通过科学的技改,完全可以有效地通过科学的技改,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和消除职业病,防止职业病事预防和消除职业病,防止职业病事故的发生。故的发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