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树与小精灵》.docx

上传人:马菲菲 文档编号:13135375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树与小精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树与小精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树与小精灵》.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树与小精灵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2、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活动准备:小树、小精灵的头饰 魔法笔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1、听乐曲"小树和小精灵"2、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3、再听乐曲,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4、请个别小朋友贴出小树跳舞的部分和小精灵跳舞的部分。(出示图片小树 小精灵 )二、 分段欣赏,创编动作(一)欣赏A段乐曲(小树生长)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生长姿态,如:用身体表示躯干生长,用受臂

2、表示枝叶生长。提醒幼儿小树长大了可以随风摆动(二)继续欣赏A段,继续生长(三)欣赏B段乐曲(小精灵游戏舞蹈)1、引导孩子说说精灵出来的样子(可以跳,飞,转)2、创编游戏,舞蹈,抚摸,浇水等动作。四、合作完整表演1、男女分角色表演。2、自选角色表演。(发头饰给小朋友)五、活动结束天黑了,小树,小精灵要睡觉了反思: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