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3173677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

2、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不懂就要问知识点一、我会认背bèi(背诵、背书、背课文)

3、诵sòng(朗诵、诵读、吟诵)例lì(例子、例如、举例)圈qun(圆圈、圈数、一圈)段duàn(段落、分段、自然段)练liàn(练习、练笔、熟练)糊hú(糊涂、糊口、含糊)涂tú(涂料、涂写、涂抹)呆di(发呆、呆住、吓呆)戒jiè(戒备、戒烟、戒掉)厉lì(厉害、严厉、厉声)挨ái(挨骂、挨打、挨饿)楚ch(楚国、清楚、苦楚)二、多音字挨i(挨着)ái(挨打)背bèi(背诵)bi(背包)圈qun(圆圈)juàn(圈养)三近义词照例照常流利流畅霎时瞬间清楚明白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4、立刻顿时、马上四、反义词流利结巴详细简略清楚模糊五、理解词语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霎时:极短时间。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时所用的木板。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白。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六、句子解析1.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2.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照例”写出

5、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功课”对于孙中山来说不是偶然的。3.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壮着胆子说明当时的教学方法不允许学生提问,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呢!4.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的表现说明先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示了赞扬与肯定。七、问题归纳1.看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孙中山“不懂就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2.孙中山向老师提问,把同学们吓呆

6、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想一想,同学们此时会想写什么?同学们会想:孙中山胆子真大,先生肯定会揍他的。八、课文主题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态度和勇气,启发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去问。九、知识拓展1、“一不”形式的词语一声不响一毛不拔一字不落一尘不染一窍不通一声不吭一丝不挂一言不发一文不值一窍不通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孙中山每天照例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3、文中为什么要描写同学们的表现?从同学们

7、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怕先生的。这与孙中山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孙中山不懂九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不懂就要问教案教学目标:1、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3、学习边读边思考。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每天坐在学校里学知识。但是古时候,人们把学校不叫学校,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板书:私塾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

8、怎样读书的吗?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3)他读得很传神,大家学着他的样子齐读一遍。(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集体读。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

9、不懂就问。揭示课题:3.不懂就要问(“懂”用红色和黄色粉笔书写)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建议:(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2)边读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后来怎样?2、学生自读。(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火车认读好吗?(2)出示:厉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

10、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3)出示:糊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指名五个学生按1、2节;3节;47节;8节;9、10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指“自读提示”)。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师:于是,他就(等学生接下去)?生交流,师出示句子:于是,他

11、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指名读。孙中山怎么问老师的?“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师:不错,你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读下去了。谁再来?好,你提问时态度很诚恳,很尊重先生。我们一起来提问一次,好吗?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为什么紧张?(初步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8节。师:谁来说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学生交流。师:“摇头晃脑念书”是怎么念?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真像()

12、。指名填写。“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指名填写。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过渡:老师真的打孙中山了?为什么?生交流,师出示: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指名读(注意语调)。你为什么要重读“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3、分角色朗读课文4-8节。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9、10节。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男女生轮读句子。齐读句子。交流感悟。四、小结、拓展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