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32045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一、极幻与极真袁于令西游记题词: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 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 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西游记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它运用超凡的想象 和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 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 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 彩。从环境看,这里有金碧辉煌的玉帝所在的天国;有晶莹 瑰丽的龙王所居的龙宫;有阴森可怕的阎王所在的冥府;有 烟云缭绕的如来所居的灵山;有安谧宁静的观音所住的南海;有灵禽异兽、奇花瑶草的仙山福地花果山;有激流滚滚、漂不起鹅毛的流沙河;有寸步难行的黄风岭;有铜铁也要化 成汁儿的火焰山

2、有奇幻如海市蜃楼、恍惚似南柯一梦的护 法伽蓝点化的仙庄等等。这种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环境, 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开辟了一个崭新 的境界。从情节看,小说中的故事更是其幻莫测。其中有孙 悟空闯龙宫获得的净重一万三千五、缩小可藏在耳朵眼儿的 如意金箍棒;有他下地府斗阎罗、生死簿上勾猴属的奇思异 想;有他升天闹天宫,直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 无踪的壮举;有他偷仙桃、盗御酒、窃金丹,八卦炉煨烧七 七四十九天却炼由一副火眼金睛,虽能一个跟斗十万八千 里,却跳不由如来佛手心儿的离奇情节。表现道高一尺,魔 高一丈,一生必有一克的,如牛魔王芭蕉扇大可一丈二尺长, 小可缩成一片杏叶嗡在

3、嘴里;煽一下,可将人煽由八万四千 里,可孙悟空嗡了定风丹,就能在漫天黑地的阴风前巍然不 动。再如悟空的金箍棒可以一变千条,飞蛇走蟒般地打向敌 人,可青牛怪却能用白森森的金钢琢一股脑儿套去。从形象 看,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老虎、狮子、豹子、牛羊、花、鸟、 虫、鱼,甚至骷髅都可成精变人,他们往往身奇貌异,似人 似怪,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总之,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 奇境融于一炉,铸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由一 种奇幻美。与这种奇幻美相应,西游记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 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 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小说中的幻境, 往往有实际生活的影

4、子:如蜘蛛精的盘丝洞,被一片如雪又 亮如雪,似银又光似银的丝网笼着,看见那丝绳缠了有千百 层厚,穿穿道道,却似经纬之势;又用手按了一按,有些粘 软沾人。洞里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老鼠精的 陷空山无底洞,山脚下有一块大石,约有十余里方圆;正中 间有缸口大的一个洞儿,爬得光溜溜的。洞里周围有三百余 里,妖精窠穴甚多。这奇幻境界,既有极度的夸张,又有真 实的成分。就形象说,即使是害人妖魔,也往往写得有人情,通世故。如铁扇公主虽称霸一方,是个富有的女人,但由于 牛魔王喜新厌旧、一夫多妻,便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牛 魔王讨了白面狐狸幻化的小老婆玉面公主,在魔云洞做了倒 插门女婿,另寻新欢,铁扇

5、公主便过着一种被遗弃、被冷落 的凄苦生活。当我们看这些情节时,真分不清作者是在写妖 还是写人,是在写幻,还是写真。所谓极幻之文,含极真之 情;极奇之事,寓极真之理。寄真于幻,寓实于诞。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是西游记真幻结合精神下的人物塑造的特色。所 谓物性,指的是形象作为更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 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 蛛精能吐丝;即使在性格方面,也往往与原形相称。如猴子 机灵,老鼠胆小,松柏有诗人之风,杏树呈轻佻之姿。而这 些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上神奇的本领,具有莫种神 性,亦真亦幻。同时又由于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 魔鬼怪人化,因而他们

6、又有人性。总之,作者将神奇的想象 之幻,与现实的更深层次的真相融合,从而完成了集物性、 神性、人性位一体的、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象塑造。比 如孙悟空是石猴由身,所以它既有猴子的外貌尖嘴缩腮,孤 拐脸,罗圈腿,两块红屁股,一条长尾巴;又有猴子的习性 急躁好动,机灵好奇,长于攀藤爬树,嗜食山桃野果,喜欢 戏谑打闹,又好玩恶作剧。这些外形和习性,就是孙悟空形 象的物性成分,所以人称他为孙猴子。不过,孙悟空毕竟不 是一般的野猴子,他的来历又很神。他原始由一块感天真地 秀、日精月华的仙石孕育而生的,所以他猴子的自然属性又 都转化为神性:机灵聪明转化为具有超凡本领和奇异法术, 能七十二般变化,比如他和二

7、郎神斗法时, 会变成一座寺庙, 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 变作窗根。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再有普通猴子的好动,又转化为他具有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的神通,甚至连爱吃桃儿也转化为他大闹天宫的一个诱因。当然,孙悟空这只神猴,又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有现实社 会中的一定的人性:如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 极乐观,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 有凡人的一些弱点,都是社会人性的烙印。再如八戒形象,同样是物性、神性、人性三位一体的结 合。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人间,错投 猪胎生成猪精。所以,八戒首先有猪的外形和习性:体态臃

8、 肿蠢笨,性情粗憨痴愣,贪吃好睡,懒惰厌动。但由于它有 一定神性,所以也能三十六般变化,架云使风,只是变不成 小巧玲珑的东西和白面秀丽的小男女,而常变做大山、大树、大石头、大癞象等一类粗大笨重的东西,变人也只能变个黄 胖和尚,还得摇上好几摇才能变成。但八戒作为招赘高老庄 的高家倒插门女婿,又自悟空过云栈洞收了他后,作为取经 队伍的一员,他也有纯朴憨直、心地善良的社会中的人性, 同时还有懒惰自私、弄虚撒谎、惯耍小聪明,爱玩小手腕等 特点,他同样是一个物性、人性、神性完美结合的典型。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西游记已经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 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

9、造人物。孙悟 空虽然是一个理想型的形象,代表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带有 明显的英雄化。但作者也写到了他诸如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猪八戒是一个世俗型的形象,代表着人们 的物欲追求,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八戒尤其是一个有着许 多缺点、却又很讨人喜爱的角色。这里主要谈谈八戒。八戒在小说中的弱点是极为鲜明的。人类的许多生物本 能和人性弱点都相当集中地反映在八戒身上。他虽然号为佛 家八戒,实际上却是一个典型的凡夫俗子, 不但什么也不戒, 反而在其言行上,极为突生地体现为一个贪字: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先说贪吃。八戒的贪吃、能吃一向是非常有名的。不论 是米饭面饭,果品闲食,总是只情一捞而尽。当初

10、在高老庄, 即使一顿早点,也要吃上百十个烧饼;在陈家庄,唐僧一卷 经还未念完,八戒已把饭吃了五六碗, 还连叫:添饭,添饭! 在寇员外家,七八个童仆,四五个庖丁,上汤的上汤,添饭 的添饭,一来一往,真如流星赶月,猪八戒一口一碗,就如风卷残云再说贪睡,八戒表现得更由色。 取经途中,让他去化斋, 他瞌睡上来;让他去巡山,他一头钻进草丛呼呼大睡;即使 打了败仗,他也不上火,先去草里睡一觉再说。贪财好利占便宜,八戒也擅长。比如在乌鸡国,为了背 由被妖道害死在井里的国王的尸首,悟空就谎说井下有宝 贝,让八戒去偷。这时八戒就提条件:这个买卖,我也去得, 果是晓得实实的帮衬,我也与你讲个明白,偷了宝贝,降了

11、妖精,我却不耐烦什么小家罕气的分宝贝,我就要了。等八 戒到了井龙王那里,发现所谓宝贝就是死尸,八戒便向龙王 要钱,龙王没有,八戒就说:你好白使人?果然没钱, 不驮! 直到悟空逼他,他才驮上来。当悟空叫被救活的国王扮作行 童,与八戒分挑行李时,八戒便喜生望外地大嚷造化造化, 当时驮他来,不知费了多少力,如今医活了,原来是个替身! 于是八戒把行李分开,轻些的自己挑了,重些的叫那国王挑 着更为可笑的是,在清苦的行脚僧生活里,八戒还居然攒 下了私房钱,共四钱六分银子,老是放在耳朵眼儿里,直到 后来被妖精浸在水里时,悟空变作一个勾魂鬼,向八戒要盘 缠,才被诈了由来。至于贪色,八戒早有前科。当初做天蓬元帅

12、被贬尘世, 就是因为醉酒调戏嫦娥,后来离开高老庄当了和尚,仍是凡心不改,思恋浑家。虽是由家人,却经不起任何色相的引诱。 在黎山老母等四圣点化的仙庄,他执意留下来做女婿,一会 儿磕头拜丈母,一会儿又在三个小姐中用一方手帕,顶头盖 脸、浑头浑脑地撞天婚,直磕磕撞撞,跌得嘴肿头青,最后 不但三个美人儿一个没捞到,反而被几条绳索紧紧捆住吊在 一棵大树上,生尽了洋相,也吃足了苦头。途经白虎岭,他 见到白骨精幻化的花容月貌的女儿,又见色忘形,忍不住上 前胡言乱语。到了西梁女儿国,见唐僧不肯受国王招赘,八 戒便急不可待地毛遂自荐,要求自己在此招赘。看见那个女 王袅娜,八戒就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

13、软筋 酥,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得都化了去也。在盘丝洞,听 说有七个女妖在涤垢泉洗澡,八戒又欢天喜地地跑去变个鱼占 鱼精,与妖女同塘洗澡占点便宜。就这样,八戒这个先天贪 色的毛病一路走一路犯,直到西天佛祖架下也未改。在灵山 脚下天竺国,八戒见了前来收服下凡作怪的玉兔儿的嫦娥, 竟忍不住又旧情复发,跳到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说:好姐 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除了贪之外,八戒还有缺乏理想抱负, 取经意志不坚定, 动不动就闹嚷分行李散伙的缺点。这些再加上长相上的长嘴 大耳,大腹便便,就使得在取经的队伍中, 属他的缺点最多。 不过,小说还特别写了八戒的许多可爱之处。早年在云栈洞 当妖怪,并

14、没有强占妇女,而是在高老庄做了个倒插门的女 婿。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 不用刀杖。在高家不是白吃茶饭儿的。取经途中,苦活、累 活、脏活全由他包了,天天担着沉重的行李担子,从事着别 人胜任不了的劳动。八百里荆棘岭,靠他双手使钳,将荆棘 左右搂开,辟由一条大路;八百里稀柿同,臭气熏天,又是 他变做一个大猪,上前拱路,拱了几天,立下这场臭功。路 过火焰山与牛魔王作战,他和孙悟空配合得相当由色,表现 得特别勇敢。甚至被擒身陷魔窟,他也不曾到了旗枪。被狡 猾的红孩儿怪骗入魔洞,装进口袋,吊在梁上,他还是破口 大骂,孙悟空听见,也称赞他有骨气。至于他经常闹散伙, 但毕竟没有真的

15、回高老庄;他虽然懒惰好睡,但挑行李,背 死尸,披荆斩棘开路,别人都胜任不了;他虽贪吃争嘴,那 是因为食量大,一路挨饿最多的仍是他;他有时好耍小手腕 儿,弄些小乖巧,但到头来总是弄巧成拙、自食其果:像临 难时满心想逃命,却反而首先被捉;一心编谎,却始终编不 圆又被揭发;生怕吃亏,一见便宜就往前钻,但又往往便宜 捞不到,吃亏的还是他。因此,八戒的缺点在许多人心目中, 往往被原谅。说他是爱耍花招,却不阴险;好说谎话,却不 奸诈;喜贪小利,却不忘大义;他的由自人的本能的欲求, 反映的是人性的普遍弱点,给人的感觉是:可笑而不可憎, 可爱而不可恶。他虽不是孙悟空那样的高不可攀的英雄,但 却是一个实实在在、

16、普普通通的人。另外,唐僧的形象也不是单一的。他既有佛徒的虔诚,又有儒士的迂腐。八十一难不能挫败他的取经信念,美色富 贵也没能动摇他的西行决心。但他又胆小怕事,懦弱无能。险山恶水足以令其失色,妖魔鬼怪每每叫他心惊。在困难挫 折面前,他往往一筹莫展,表现由一副窝囊相,并且常常是 非不分,情理不明,因而在他手下,每每妖魔逞凶,好人遭 难。总之,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它塑造形象不仅注 意贴近现实人生,而且善于多角度、多色调地描写形象,是 形象具有立体感、真实感。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西游记不是讽刺小说,但作者却以戏言寓诸幻笔(任 蛟西游记叙言),使它具有一种鲜明的嬉笑讽刺、幽默诙 谐的风格。胡适

17、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 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是有一定世情情调 的,正如鲁迅所说: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 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这种风格突生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作品赋予主人公孙悟空以幽默诙谐的个性特征, 其言语、行动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孙悟空蔑视权威、桀 鹫不驯、乐观自信的性格,常常通过揶揄玉帝、打趣如来、诅咒观音、嘲弄妖魔表现由来。如金兜洞独角兜大王用金刚 琢套走了悟空的金箍棒,悟空到灵霄殿见玉帝,既不跪,也 不拜,只是朝上唱个大喏

18、道:老官儿,累你!累你!并自称 老孙。最后又学着朝官们的口气,文经经地说:伏乞天尊垂 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 之至!这种前后不同的态度和语调,表现了悟空对玉帝的轻 蔑,造成了幽默的艺术效果。第77回,唐僧受困狮驼城,悟空往灵山向如来哭诉,如来说那妖精我认得,并说明了妖 精的来历,悟空马上接口说: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 精的外甥哩! 一句非常幽默的俏皮话,不仅立刻就把神圣的 佛祖从天堂拉到了人间,同时也特别表现了悟空的蔑视权 威、亵渎神圣的个性特征。当然,小说中也有对悟空缺点的 善意嘲笑。比如三调芭蕉扇,对悟空的狂傲轻敌而吃亏便进 行了嘲讽:一调芭蕉扇后,得意忘

19、形,不辨真伪,结果越煽 火越大,自己两股上的毫毛都被烧着了;二调时取了扇子,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但却没学到缩小扇子的口诀,只知长法 而不知收法,结果是一个身长不满三尺的小猴,竟扛着一把 丈二长的大扇子,严重的比例失调,令人绝倒。后来这扇子 还是被变为八戒的牛魔王骗走了。其次,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 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比如第29回在宝象国,先是自我吹 嘘第一个能降妖,结果与妖怪战不上八九个回合,就对沙僧 说: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由恭来。一溜往那 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那管刮破头 皮,搠伤嘴脸,一粘辘睡倒,再也不敢由来。但留半边耳朵, 听着梆

20、声。这段幽默的戏笔,显然是对好说大话、只顾自己 的八戒的辛辣嘲讽。再如,八戒在平顶山巡山很不情愿,一 边背后发牢骚,骂唐僧等人,一边自作聪明去草堆里睡大觉, 后又编谎话,对着石头演习,却不知早被化作啄木鸟的孙行 者看得一清二楚,诡计被揭穿,只好向悟空求饶。这些诙谐 戏笔,常使人忍俊不止。再次,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 说史略),往往把现实中一些可恨可耻可笑可怜的社会现象 和世相脸谱一下子撕裂开来,画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 料,使读者在笑中体会它的真实内涵。如第44回写车迟国迫害和尚,致使和尚四处逃跑,各州、府、县都张桂着御笔 亲题的和尚的影身图,凡拿得一个和尚就有奖赏,忽然插

21、这 么一句: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 逃。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这 段风趣幽默的话,显然是对作者所处的当时社会厂卫密布、 特务横行的现实的暗刺。再如第79回,比丘国王要用唐僧心肝做药引子,悟空摇身变做唐僧剖心一段: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 手持刀,呼啦的响一声,把肚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 由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 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 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名利心、 忌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 心、恐怖心、谨慎心、

22、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 心,更无一个黑心。这里罗列的许多心,不是心肝之心,而是品行的性,作 者信手拈来,随意生发,列举由世俗社会形形色色的不良心 机加以暴露,用游戏笔墨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人心世态。五、曲折巧妙的结构西游记共100回,在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前7回,大闹天宫,属序幕;中 5回,取经缘起,是过渡; 后88回,西天取经,是主体。三部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但分开看,各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取 经故事所包括的 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独立成篇。因此, 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 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为使结构严密,作者注意用一个人、 一个物

23、一件事,将各自独立的故事前后勾连在一起。比如 牛魔王这个人物,早在悟空称霸花果山时,就与悟空打过交 道,两人结为兄弟;到 4142回,红孩儿阻拦取经,交待红 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这一仗使悟空与牛魔王家族结下冤仇;第53回,唐僧、八戒吃了子母河水怀孕,悟空去求落胎泉水,把持落胎泉的是红孩儿的叔叔如意真仙,他为侄儿 报仇,与悟空恶斗;到 5961回,悟空等因过火焰山借芭蕉 扇,与红孩儿父母牛魔王、铁扇公主展开正面冲突,到牛魔 王、铁扇公主被降服,牛魔王家族故事基本结束,但第62回还留下余波,偷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的窃贼万圣龙王和 女婿九头驸马还是牛魔王的朋友,牛魔王曾是他宴会上的贵 宾。一个物,

24、作者也要前后应用,不使疏漏,如悟空当初从 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逃生,八卦炉中丢下的几块砖头,尚有余 火,就造成了后来的火焰山。一件事,如第 49回,老童驮 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托他们到西天向如来打听,自己何时可 得人身。可唐僧师徒竟给忘了,当他们取经回来再经此路时, 老童就把他们甩入水中,构成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难。这种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的情形,显然是作者在结构上的有意布 置。当然也应指由,尽管作者十分注意故事的整体结构,使 许多人物、事件的前后关联,没有重大疏漏,但是,这种短 篇加短篇的结构,从总体来说是不严密的。八十一难去掉一 两难,几十个短篇故事舍弃几个,并不影响其总体结构。六、西游记的影响在

25、西游记影响之下,明代神魔小说从题材来源看大 致有三类:一是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包括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清代的一部后西游记,这三书故事既与原书相咬 合,又另有洞天,是名副其实的续书。另有西游补和天 女散花,是借续补之名而另起炉灶,意在借题发挥,针磋 时事。其中以西游补最为人称道。另外,与西游记 相关的还有四游记(杨志和西游记、吴元泰东游记、 余象斗南游记和北游记)。二是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的三遂平妖传(写北宋王则起义事)、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写郑和等下 西洋通使30余国事)。其中封神演义最为由色。三是由民间传说演化而来,如朱名世的牛郎织女传、杨尔曾的韩湘子全传。西游补为明末董说作。共 16回

26、主要写唐僧师徒 四人过火焰山后,悟空化斋,被鳍鱼精所迷,迷迷糊糊在幻 境中乱闯乱撞,或见过去,或入未来,忽化美人,忽化阎罗, 审问拷打奸相秦桧,抨击八股取士制度,怒骂追求功名的无 行文人。最后被虚空尊者唤醒。本书名为补西游,实则另辟 蹊径,以荒诞不经手法,刻画种种世相,讽刺调侃现实。在 小说史上独树一帜。封神演义100回,作者许仲琳,依据宋元讲史话本 武王伐纣平话敷衍而成。主要是通过幻想的姜子牙封神 和神佛斗法的描写,表现商末政治的纷乱和武王伐纣的故事。书中将商纣王写成一个凶狠、残酷、荒淫、无耻的昏君他炮烙重臣,杀妻弃子,挖蛋盆,修鹿台,任意杀戮谏臣, 设置肉林酒池,断胫取髓,剖腹验胎,无恶不作,其刚愎自 用、残暴专横的狰狞面目令人发指。而武王则爱民如子,国 内一派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乐局面。在商、周交战中, 佛道助周为阐教,邪恶之神助商为截教,最后武王伐纣,纣 王势败自杀,姜子牙封神,武王分封诸侯。通过这些对比, 表现由作者对封建暴政的抨击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揭示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书中 也存有明显的天命思想和女人祸水观念,结尾不分善恶,一 律封神,更是模糊了是非界限。在艺术上,书中想象奇绝, 情节生动,哪吒闹海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有的人物缺乏鲜明 个性,有的情节还嫌雷同、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化艺术理论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