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光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地内容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光。我说课的内容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的。一、说教材。认识光 这一课时是本单元深入学习有关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课时,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有:学生对光源的理解,光的传播方式; 需要探究的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活中有哪些光源以及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性质在生活的应用; 还有的就是要延续科学课一贯注重的小组合作、组员交流质疑等学习方式。这一课时的教学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本单元接下来各种光现象的学习与研究。 因此, 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2. 科学探究
2、目标: 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知道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方式;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可以通过实验反复验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光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 教学重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根据确定的目标,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光现象的图片、蜡烛、火柴、带孔的硬纸板、纸筒、激光灯、水槽、手电筒等。2. 学生准备:观察认识生活中发光的物体。二、说教法和学法。学生在认识光源时, 依赖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时,需要学生自主实验反复验证。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
3、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认识光源后, 要求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光源分类。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时, 先让学生做出猜想,在通过实验反复验证,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三,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导入。 玩手影游戏,引出课题。 这种导入方式虽然简单,但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 师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二)探索活动。1 、认识光源。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驱走黑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什么物体会发光?随即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课前经验回答问题,对有异议的请其他同学订正。这种引导方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事物定义光源,认 识光源,简单易懂。随
4、后让同学们打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六幅光源图片,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类。 然后在班上汇报, 并说说你是按什么方式分类的。 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类, 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认识、 整理、加工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2. 探究光的传播。教师出示有关光现象的图片, 引导学生猜想: 光是怎样传播的?在学生做出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猜想。实验前,要注重对学生实验方案的指导; 实验中要注重对学生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实验后,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合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用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尊重实验证据的科学态度, 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学科学的方法。(三)自由活动。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光?让学生自由回答。(四)拓展活动。越来越多的灯饰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过多过亮灯光会造成光污染。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这一环节中安排学生带 着问题走出课堂,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为下一科光与我们的生 活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