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103线郑许界至禹州北环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项目审查组二一二年十一月目 录一、初步设计项目概况1二、对工可报告批复执行情况4三、对初步设计的总体评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6四、路线7五、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7六、桥梁、涵洞10七、路线交叉10八、安全设施11九、地质勘察13十、概算15S103线郑许界至禹州北环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组织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12年11月1日至11月3日在郑州召开审查会,对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研究院(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编制的S103线郑许界至禹州北环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进行审查。河南
2、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管理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的汇报以及各参会相关局委的意见后,分专业认真审查了初步设计文件。专家组本着科学、认真、求实、负责的精神,在对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后,形成如下审查意见。一、初步设计项目概况1.1 功能地位省道103是许昌市西部南北向的交通动脉,在许昌市境内经过禹州、襄城,向北至新郑与G107共线至郑州;向南经叶县、方城、南阳和新野县至湖北襄阳境。是连接中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一条重要公路。省道103郑许界至禹
3、州北环段改建工程,是河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许昌市2012年干线公路网重点改造项目。1.2 起终点主要控制点拟建项目起点位于既有S103线新郑市与许昌市的交界处,也是S103许昌境内的起点,起点桩号K49+565。终点位于S103线与禹州市北环城路交叉处,终点桩号K66+978。主要控制点:起点、芦庄、祁王、郑尧高速、姚店、无梁镇、古城镇、龙屯、课张、永登高速、北环城路交叉口(终点)。1.3 技术标准根据拟建项目交通量规模及区域地形条件,本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采用8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一般路段采用路基宽度为24.5米,路面宽23米。沿线桥涵
4、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设计标准采用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080路基宽度m24.524.5行车道宽度m43.7543.75中间带宽度m21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400400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m250400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25002500最大纵坡52.95最小坡长m20021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4500-极限值m30004150凹形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3000-极限值m20004500竖曲线最小长度(最小值)m7080停车视距m110110荷载等级公路级公路级桥梁宽度m与路基同宽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
5、/100特大桥1/300,其他1/1001.4 建设规模拟建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里程17.413公里。全线计价土方305.4千立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391.368千平方米。加宽利用中桥53.04米/1座、小桥40/3座,拆除重建中桥62.08米/2座、小桥72.2米/5座;涵洞接长13道,拆除重建32道。加宽分离式立交1处,利用分离式立交1处;与各等级公路平面交叉6处。1.5 占用土地本工程为原路改建工程,无新增占地。1.6 工程投资本工程概算总金额(公路基本造价):23980.97万元,每公里造价1377.19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20821.68万元,每公里造
6、价1195.76万元。二、对工可报告批复执行情况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豫发改基础【2012】1590号文对本项目工可报告批复。2.1 技术标准工可批复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路面23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沿线桥梁涵洞与路基同宽。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桥涵和路基均为1/100”。审查认为:初步设计,按上述标准执行。2.2 路线路线走向采用沿既有S103线布置,起点位于既有S103线新郑市与禹州市的交界处,起点桩号K49+565,沿既有公路向西南经芦庄、祁王后上跨郑尧高速,继续向西南方向经姚店、无梁镇后跨沙河至古城镇,经龙电后至课张下穿
7、永登高速,止于禹州北环城路交叉口,终点桩号为K66+978,路线全长17.413公里,全线为原路改建工程,无新增占地。审查认为:初步设计,路线方案维持工可线位不变,与工可批复一致。局部根据地形条件做适当优化。2.3 建设规模项目全线加宽利用中桥53.04米/1座,小桥40/3座,拆除重建中桥62.08米/2座,小桥72.2米/5座,涵洞接长13道,拆除重建32道,加宽分离式立交1处,利用分离式立交1处,与各等级公路平面交叉8处。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里程17.413公里。全线加宽利用中桥53.04米/1座,小桥40/3座,拆除重建中桥62.08米/2座,小桥72.2
8、米/5座,涵洞接长13道,拆除重建32道,加宽分离式立交1处,利用分离式立交1处,与各等级公路平面交叉6处。审查认为:除平面交叉外,与可研批复保持一致。设计文件中提出改造道班2处,应予以核实。2.4 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24064万元。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概算总金额:23980.97万元。审查认为:应按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后上报。2.5 初步设计与可研批复工程量对比表初步设计与可研批复对比表项目单位初步设计工可初设-工可备注路线里程km17.41317.4130新增占地亩 无无-土石方 挖方千m3305.4147.5157.9 填方千m388.6138.35-49.75 购方千m39.047.85-3
9、8.85 项目单位初步设计工可初设-工可备注 路面沥青砼千m3391.368393.599-2.231 桥梁拆除重建大桥m/座无 无 拆除重建中桥m/座62.08/262.08/20 拆除重建小桥m/座 72.2/572.2/50 改造利用小桥m/座 40/340/30 改造利用中桥m/座 53.04/153.04/10 涵洞 拆除重建涵洞座 32320 改造利用涵洞座 13130 平面交叉处 68-2 互通式立交处 / 利用分离式立交处 110 加宽分离式立交处 110 安全设施m 17.413 17.413 0 工程经济 工程总金额万元 23623.63 24064.03 -440.4 建
10、筑安装费用 万元 20912.09 19608 1304.9 建安费占总造价比例 % 88.52 81.48 7.04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 1356.67 1381.96 -25.29 三、对初步设计的总体评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1 对初步设计的总体评价设计单位在本项目勘察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貌、道路功能,收集了沿线交通路网、城镇规划、道路交叉等资料,征询了项目沿线所涉及有关单位(地方政府、水利、交通规划、电力电讯、铁路、文物、国土等)的意见。基本符合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审查认为:设计文件按照专家组咨询意见补充完善后,可以作为项目上报的文件。3.2 主要问题3.2.1 初步设计概
11、算中包括改建道班2处,工可批复中没有,应进一步落实,补充有关设计内容。3.2.2 上跨郑尧高速公路的分离式立交桥初步设计采用两侧加宽共4.25米的方案达到桥宽24.5米,专家组考虑到该分离式立交桥是项目重要节点,建议本次加宽至六车道。3.2.3 下穿永登高速公路路段研究补充横断面布置,加强安全设施。四、 路线4.1 初步设计的技术标准同可研批复,工程规模、路线走向与可研批复基本一致。4.2 路线平、纵面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4.3 平面设计中有3处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小于规范值,宜采取安全措施保证行车安全。4.4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中应示出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并补充中央分隔带开口一览表。4.5
12、路线平面图的路线应为实线。五、 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5.1 应补充上阶段审查意见的详细执行情况。5.2 基本同意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和主要设计参数,路基宽度24.5米,双向四车道布置。为节省占地,路基高度小于2米的路段建议不再设置护坡道。5.3 拼宽路基的路堤部分压实度标准建议在规范的基础上提高1%,作为解决差异沉降的重要措施。5.4 路基填方数量大于挖方数量约22万方,但数量表中未见借方数量,请核查。5.5 补充取弃土方式设计,补充土的物理力学实验资料,以判定路基填料是否适宜,以及是否需要处理。5.6 路基拼宽设计中的土工格栅建议取消。5.7 补充桥梁加宽与涵洞接长后桥头涵背路基处理设计图,
13、计列相应工程量,并尽可能采用石灰土回填。5.8 原则同意路基防护形式,但浆砌片石护坡高度至常水位以上50厘米即可。5.9 应补充老路病害分类数量调查统计表。5.10 应补充老路病害分类处理设计图,计列相应工程量。5.11 应对老路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在路面改造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5.12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尽管损坏较严重,如果老路路基基本稳定,其简单处理后作为底基层是可行的,且利于环保,应进一步研究是否必须挖除新建。如挖除,应考虑挖除材料的利用。5.13 原则同意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下阶段应根据交通组成和交通量情况、路床处理后实际回弹模量、老路检测评定结果、调平层厚度等
14、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5.14 鉴于该项目重载现象非常突出,同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为降低造价,方便施工,改性沥青可采用低剂量直投式沥青改性剂。5.1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采用振动成型试件法实施。5.1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标准建议提高至5.0MPa,参考水泥用量应不大于4%;底基层参照基层标准。5.17 老路纵坡调整时,需设置不同厚度的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下阶段应对该层的级配进行调整,使其适宜碾压厚度能够达到12厘米。5.18 路面基层的养生方法应进一步明确,必须采用覆盖养生方式。5.19 原则同意过城镇路段采用矩形盖板边沟形式,下阶段根据水力水文计算的结果进一步优化
15、断面尺寸5.20 填方路基如不存在抗冲刷需要,建议采用土质边沟形式。5.21 核查是否存在超高路段,如有,应补充超高段排水设计内容。5.22 老路拆除的排水防护圬工应尽可能利用。六、桥梁、涵洞6.1 设计图表基本符合交通部颁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6.2 设计文件对原有桥梁涵洞的调查和现有状况叙述不够,缺原有桥梁承载能力的测试和检验评定报告,拆除重建或加宽利用桥涵的理由没有充分论述。6.3 K52662上跨郑尧高速公路大桥原宽16米,为8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柱式墩,肋板式台、钻孔灌注桩式基础;同跨径同结构双侧加宽4.25米,改建成全宽24.5米。(没有设计图纸)建议施工图
16、阶段进一步研究加宽方式和具体措施,减少新老桥差异沉降,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6.4 双侧加宽的中、小桥,采用上下都连接的方式,而上部连接仅在桥型总体布置图中注“凿除原桥边板悬臂部分”,附注7有“老桥梁边缘均凿毛后并新桥钢筋焊接后方可连接。”没有说明新老桥用什么尺寸的现浇板连接;下部结构的桥墩盖梁的连接方式也值得商榷。故建议施工图阶段应进一步研究加宽方式和具体措施,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6.5 K52122 为216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式。桥墩立柱仅2米高,没有必要设置桩间横系梁。6.6 K54427.3 为11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式
17、基础。桥梁一览表中列为“石拱桥”应纠正。6.7 施工图阶段应深入细致地对原有完全利用或加宽利用的桥梁涵洞进行调查,对病害及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和改善意见,防止桥涵带着隐患继续投入一级公路桥梁设计基准期使用。七、路线交叉7.1 路线下穿永登高速公路处,分4个独立行车道从3孔桥下通过,有3道实体分隔带,这样的后果很危险,首先是行驶方向的辨别易误导司机,从而造成交通事故,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救援工作因3道实体岛的分隔又增加难度,建议此处采取限速60公里/小时,取消中央分隔带,双向四车道从中间孔通过,硬路肩设在两侧边孔,并加强安全设施设计。7.2 路线上跨郑尧高速公路立交桥采用双侧加宽方案,无
18、论从施工难度、结构受力、将来再扩建都有一定的难度和不利,且郑尧高速公路也建议优先采用单侧加宽方案,审查建议此桥按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新建半幅立交桥设计。7.3 本项目与道路平面交叉15处,初步设计采用封闭的原则取消9处平面交叉,这种说法和做法是不准确和较难实现的。审查认为关键问题是中央分隔带开口问题,由中央分隔带开口控制平面是否交叉,开口则能交叉,不开口则能顺主线右行至合适位置交叉,因此,平面数量不应大幅度取消,应进一步研究,平面交叉设置和工程数量表备注中注明中央分隔带是否开口。7.4 补充中央分隔带开口处护栏设计。八、安全设施8.1 基本评价本项目安全设施初步设计文件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
19、防眩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设计内容较为齐全,设计基本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等有关规定,文件编制基本符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工路发【2007】358号的要求。8.2 问题与建议8.2.1 应补充专用于安全设施设计部分的总说明书,说明基本情况及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安全设施设计的原则和安全设施设计主要内容、技术要求、材料选择主要要求等内容。8.2.2 应补充区域路网交通标志布置图,进一步研究确定本项目主要交通标志设置的原则、标准及主要指路信息的选取,保持全线交通标志设置的系统性、连续性。8.2.3
20、 建议扩大交通标志设置研究范围,完善路线起、终点连接道路指向本项目的预告、指路标志,保证改建后指路信息的连续、准确。8.2.4 应结合设计和交通管制要求,在路线起点处和等级以上道路交叉口附近合理增设限速标志、方向确认标志;8.2.5 建议补充完善指路标志中的交叉路口预告标志(用以预告前方交叉路口形式、交叉公路的编号、通往方向信息以及距前方交叉路口的距离,设在交叉路口告知标志前150500米处)、交叉口告知标志(应设置在距交叉口前3080米位置处)、公路编号标志(设在交叉路口后3050米处)进行完善,同时适当增补地点距离标志。同时,建议在版面中标注被交道的道路名称或编号的信息。8.2.6 排查沿
21、线与县乡公路的交叉口,按照要求补充完善路径指引标志,县道应设有“告确”标志,乡道可仅设“告”标志。8.2.7 排查沿线低等级被交路口,应根据道路等级及路面状况等情况,设置交叉口警告标志、震荡标线等安全设施;8.2.8 建议在过村、镇前合适位置增设村庄警示和建议车速组合标志。8.2.9 完善主要交叉口标线设计。8.2.10 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核查是否需要设置路侧护栏。8.2.11 核查指示高速公路的有关标志工程量。8.2.12 加强终点处北环的指路标志设置研究。九、地质勘察9.1 基本评价该改建公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初步工程地质勘察运用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孔内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方法,基本查明了项目
22、区路基和构造物工程场地岩土层结构及其工程性质,勘察文件编制基本规范,可作为初步设计地质依据。9.2 意见与建议9.2.1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6度,相当地震基本烈度VI度,勘察文件为0.10g,相当地震基本烈度VII度有误。9.2.2 缺57个路基钻孔地质资料和土工实验报告。桥梁钻孔30个,仅提供9个钻孔土工试验资料,均缺岩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报告。9.2.3 涵洞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表缺利用的勘探点编号和地下水位埋深。审查认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土层,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取值偏低。9.2.4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摩阻力标准值地质
23、参数取值不妥项目区处于山前斜地和岗地,地质结构特点是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下伏为第三系和二叠系上统地层。审查认为其工程性质好地质参考取值不妥。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摩阻力标准值地质参数取值建议表岩土层地质年代岩土层名称勘察文件取值建议取值【fao】(kPa)qik(kPa)【fao】(kPa)qik(kPa)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1003016060粉质粘土100-12030-4018065圆砾25070300120上三系粘土岩300-32080-90350130含砾粘土岩330-35090400140砾岩350100450150二叠系上统强风砂质页岩500130600160中风化砂质页岩1000缺8
24、001809.2.5 桥梁工点工程地质剖面图应在设计提供的桥型布置图上编制。9.2.6 该公路项目为改建工程,应补充既有路基和构造物病害调查资料,并分析判定是否与地质因素有关,提出治理方案建议。9.2.7 缺跨郑尧高速立交桥勘察资料。十、 概算10.1 基本评价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17.413公里,报审概算23624万元,平均每公里1357万元,豫发改基础【2012】1590号文批复估算为24064万元,报审概算比批复估算减少440万元,减幅约1.8。审查认为,概算文件内容基本齐全,施工组织方案基本合理,基本符合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和河南省有关文件的规定。10.2 意见
25、与建议 10.2.1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钢筋、钢绞线、钢板、钢管、钢管立柱、铝合金标志、草籽、52.5水泥、改性沥青、乳化沥青价格偏高。柴油、水价格偏低。10.2.2 根据郑州到项目的距离,工地转移费取费里程由170公里调整为100公里。10.2.3 临时便道可计算使用维护费用。本项目考虑200米临时便桥偏多。水泥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拌和设备安拆,统一列入临时工程中,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安拆需另计算场地处理费用。10.2.4 清除表土建议就近放置,不考虑远运。10.2.5 挖除水泥混凝土旧路面,运输应套运石定额计算。挖除了约25万立方米水泥混凝土旧路面,建议经破碎后考虑利用,如用于
26、抛石挤淤,填方地基处理代替部分填筑煤矸石等。(约22万立方米)10.2.6 利用方不应再计算挖土费用。弃方运输应单列。借土1.5万立方米,未计算购土费用。概算中考虑弃方约21万立方米,可否远运利用,不借土方。10.2.7 结构物台背回填土方不应再计算挖运及碾压。10.2.8 水泥土垫层可考虑利用弃方,不计再算挖运。10.2.9 边沟采用预制混凝土边沟价格较高,可否改为浆砌片石边沟。10.2.10 老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处理约60元/平方米偏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运输距离6公里应调整为3公里,沥青混凝土运输距离8公里应调整为5公里。10.2.11 核实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是否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请核
27、实培路肩、路缘石是否未计。10.2.12 涵洞按道数套扩大定额不准确,偏低。建议计算洞身、洞口工程数量套相应定额计算。10.2.13 跨径8米、10米、13米的小桥是否可采用扩大基础,U型桥台,以降低造价。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应计算运输费用。拆除老桥涵工程建议列入路基工程的场地清理中。请核查预应力空心板桥空心板体积数量是否偏大。请核查上跨郑尧高速的桩基、箱梁及其钢筋、钢绞线数量是否偏少,搭板数量是否偏多。10.2.14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应按路面工程套定额计算列入路面工程中。10.2.15 绿化工程每公里15.1万元偏高。10.2.16 笼统计列2处道班房屋费用600万元不妥,应提出改造内容并据改造内容合理计列费用。10.2.17 列入设备购置费中的外供电线路费用应列入“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中,并根据线路长度及负荷情况核实10万元是否满足需要。将交通量观测设备列入设备费中。10.2.18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与专项评估费应分别列出,建议参考合同金额计列。10.2.19 应根据本项目现状道路保通需要,考虑是否计列保通费用。10.3 请同时结合技术审查意见一并对概算进行调整,并对结合技术意见的情况予以简要说明。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