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途径.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32785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摘要】新时期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现代教育实践工作并超越升华的创新教育能力,高校教授队伍具备这样的科研能力不但有助于丰富拓展教育理论,并且也是现代社会开展背景下的客观选择。本文从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现状着手,从教师与学校两个层面阐述呈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提出提高现代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教师 科研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09-0198-01 教师科研能力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表达。雄厚的办学实

2、力离不开科研水平这个坚强后盾。同时不断创新的教师科研也是高校可持续开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各大高校之间的剧烈竞争已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科研实力的竞争。科研立校也逐渐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促进高校可持续开展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近十几年来在规模上的膨胀,未来开展趋势必然转移到内涵式开展上来。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着力点自然而然的就落在学科建设上。以更高的科研成果塑造大批高层次的人才,进而为社会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效劳和更强劲的动力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的必然趋势。而这一切又和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休戚相关。教师在科研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业的开展趋势和前沿成

3、果有更精深的把握和了解【1】。对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将直接作用与他们的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能够以更新鲜的知识和更具思辨性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将在科研中的创新精神和疑心精神身体力行的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而教师科研能力对自身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当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当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随着我国高校持续开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政府层面看,主要是经费投入问题;从学校层面看,主要是政策缺乏;从教师自身看,主要是精力有限。具体情况如下: 1.经费投入问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教

4、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目前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支持,仅为国家对高校根底科研工程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投入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而正常的经费问题那么是由国家、地方、企业以及高校自身四个来源解决的。例如美国对高校的经费支持那么是由联邦政府负责根底型研究的开支,州和地方政府资助研发型科研,企业也会针对特定科研工程提供一定的资助。而这些在我国高校科研中居于兴旺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2.从学校层面上看,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学校科研气氛的缺失。在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下,大学中科研工作的位置并不突出,得不到广泛的关注。二是科研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不少普通高校一般没有独立的

5、科研管理机构,或者即使有科研管理机构但权力有限,独立的对于科研也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例如数字化管理问题,有效鼓励问题,科学评估问题等都长期搁置,无法解决,而且在经费支持缺乏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更是一拖再拖。三是缺乏有经验的科研团队。在设有科研团队的高校中普遍人员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搭配比例失衡,缺乏领军型科研人才,团队构成不尽合理,团队配合效率较低,大多靠单打独斗。 三、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对策 学校层面 1.明确科研定位。科研定位是高校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资源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的宣传和组织各类各级政府工程的申报工作,做好科研引

6、导和指导工作。另外,学校科研还应尽可能的面向社会需求,科研成果应当对社会有所裨益,将科研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拓宽科研工程的来源,这也是解决当前科研工程生存问题的途径之一。 2.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对于科研工作,应当设置责任明确、配置合理的科研管理机构才能标准有效的促进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标准科研机构的职责和义务,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标准。随着高校科研总量的不断提升,科研工程数、科研经费总量的提高,亟需基于数字化系统的管理体系来进行科学的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这极利于制定全校范围的科研方案和科研任务,有效促进科研工程的进行,以及准确地对科研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考核评估和对教师个人进行考核评估

7、而权威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教师鼓励措施的一局部,对于科研成果突出者依据给予科研奖励,这能够极大地提升全校的科研积极性。 教师层面 1.端正思想,深化认识。高校教师应当加强、改良自身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要深刻认识科研能力对高校教师的深远意义。学术交流是教学效果的源流,没有这个源头,教学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而不会有太大提高,并且随着教育和学科的开展而逐渐被淘汰。而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需要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在科研上有突出表现和进展的教师,其教学内容才是有思想有价值的。高校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对科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以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2.提高科研业务能力。在具

8、体的科研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当夯实教育理论和专业根底等各项根底性工作,其次对于科研方法和各种技术手段也应当有比拟熟练的掌握。再就是在选择科研方向的时候应当兼顾自己的兴趣与专业需求之间的关系【3】。再者还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培训的活动,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找到自己的缺乏,也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在比拟中有的放矢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总之,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事关高校的可持续开展和办学水平。也是教师个人能力和竞争力的表达。高校和教师本人应当以高度的重视和恰当的方式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陶祥亚,樊华.基于AHP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组合权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21 【2】袁毅纯,李家强,王成东.以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对策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 【3】李金云.基于AHP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估模型J.黄山学院学报. 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