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3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3432718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3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整理版)3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整理版)3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版)3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3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 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11.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

2、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4.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或40°°或70° °或70° D.只能20°5.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6.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

3、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点45分点15分点15分点45分7.儿童乐园里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会人发笑,那么A.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B.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变短长C.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D.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变短了8.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9.身高1.70 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最少应多长,对平面镜的悬挂有何要求.10.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条光线射入,试完成光路图.证明射出光线与射入光线平行,方向相反.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

4、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由位置运动到位置时,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和,说明像由位置运动到了位置,且由图可以看出到的距离与到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3.答案:B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和C不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5.答案:BD解析:A选项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50°,则反射光线转过120°;B选项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则反射光线转过60°,C选项,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5、176;,反射光线也偏转30°;D选项,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反射光线也偏转60°.正确答案为BD.6.答案:A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的特点,像与物体左右互换了,再把它互换回来即可,最简便的方法有:方法1:逆时针读数法(座钟时针、分针本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左右互换”后,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因此,按逆时针读数就很快读出,其实际指的时刻是10点45分.方法2:背面透视读数法(平面镜成像左右互换了,由正面看改为从背面透过纸看,从左右又互换回来了,做法是将作图面翻过去,从纸背面透过纸去看座钟,按正常的顺时针方向读数,此时读

6、出实际指的时刻为10点45分.)方法3:由数学公式得出,实际时刻等于12点减去平面镜中的钟面指示时刻,即实际时刻=12点-1点15分=10点45分.8.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光源S的像点S,连接SA可找到入射点O和过A点的反射光线OA,连接SO,SO即为反射光线OA的入射光线.9.解析: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CC,EO=AC,EF=AB=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70 m,则镜长最小为0.85 m.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注意:若平面镜高度挂的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10.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图解如图所示.由1=2(反射定律)6=90°-2 5=90°-1所以5=6因NO1NO2(两镜垂直,法线也垂直)所以2+3=90° 1+4=90°即2+3+1+4=180°即AO1O2+O1O2B=180°,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即AO1O2B且反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