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3456840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一中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学年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1分1.如图是描述一球从水平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与桌面经屡次碰撞最后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那么图线上y轴所反映的是以下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m1m2m32.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质量为m1的吊篮,吊篮中放质量为m2的物体,吊篮下面悬挂质量为m3的物体。剪断悬挂m3细绳后的极短时间,m2对吊篮底部的压力是 A Bm2m3g(m1+m2) Cm2(m1+m2+m3)+Dm2(m+m3)3.石块A自塔顶自由下落1时,石块B从离塔顶2处自由下落,后来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由此

2、可知此塔高为 A12B(h1+h2)24h1Ch12(h1+h2)D(h1+h2)2(h1-h2)4.某同学在篮球训练中,以一定的初速度投篮,篮球水平击中篮板,现在他向前走一小段距离,与篮板更近,再次投篮,出手高度和第一次相同,篮球又恰好水平击中篮板上的同一点,那么 A第二次投篮篮球的初速度大些B第二次击中篮板时篮球的速度大些C第二次投篮时篮球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些 D第二次投篮时篮球在空中飞行时间长些5.如下列图,质量m=1kg、可看成质点的小物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且与桌子边缘相距0.4m,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用F=5N的水平力向右推小物块,为了使它从桌子上掉下,那么力

3、F的作用时间至少为 A08sB1.0s D6.物块从光滑曲面的P点由静止下滑,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了地面上的Q点,现使传送带开始匀速转动,再把物块由P点静止释放,那么有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落到Q点左侧B假设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落到Q点右侧C假设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落到Q点D无论传送带转动方向如何,物块不可能落到Q点左侧7.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

4、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假设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那么有()AL1=L2<L3<L4BL2>L1>L3>L4 CL1= L2= L3= L4DL1=L2>L3=L4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项或多项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28分8.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不计空气阻力,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B整个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均相同C上升过程速度减小比下降过程速度增加快D只要上抛初速度足够大,上升过程的最后一秒位移总是相同的9.如下列图,传送带的水平

5、局部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假设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t可能是 A.t=v/g B.t<v/g C.t=2L/v D.t=L/v10.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11.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时间t落在水平面上,速度方向偏转角,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6、)A. 小球平抛初速度为gttanB. 小球着地速度为 gt/cosC. 该过程小球的速度的变化量为gt D. 该过程小球的水平射程为gt2/tan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人站在电梯中,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一定大小相等两个不同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可知:当时,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13.如图,斜面小车对球的弹力N1,竖直挡板对小车的弹力N2。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逐渐增加,那么AN1逐渐减小BN1不变CN2逐渐增加DN1 与 N2的合力有可能不变14

7、如图是某次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方法拍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如果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L表示的实际距离和闪光频率f均为量,那么在小球的质量m、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0、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这四个未知量中,利用上述量和图中信息可求出()A mB vC v0D g三实验题和填空题每空格分,共22分15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 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

8、线运动;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的操作。1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请写在答题纸的横线上;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3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21-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16.“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9、。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17. 如下列图,人重600 N,平板重400 N,如果人要拉住平板以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那么人对绳的拉力是N,人对平板的压力是N。不计滑轮的重力与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18如下列图,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2kg和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地叠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有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或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物体A、B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拉力F是N,推力F

10、是N。19物体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匀加速下滑,最初3s 内的位移s1,最后3s 内的位移s2,s2s16 m,s1s237,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m/s2,斜面的总长是_m。四计算题20小题9分,21小题10分,22小题10分20如下列图,在倾角为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轻弹簧平行于斜面悬挂着,k1在上 k2在下,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现用力F未知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时。求:1k1轻弹簧的形变量; 2 m1上移的距离; 3推力F的大小。21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质量为m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t

11、t未知撤销拉力F,此时物体动能为E,之后经2t时间m回到原点。求:1拉力F;2物体回到原点的动能。22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工程,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动作,如下列图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在“提杠发力阶段,运发动对杠铃施加恒力作用,使杠铃竖直向上加速运动;“下蹲支撑阶段,运发动不再用力,杠铃继续向上运动,当运发动处于“下蹲支撑处时,杠铃的速度恰好为零。为了研究方便,可将“提杠发力、“下蹲支撑两个动作简化为匀变速运动过程来处理。运发动从开始“提杠发力到“下蹲支撑处的整个过程历时0.8s,杠铃总共升高0.6m。1求杠铃获得的最大速度。2

12、假设杠铃的质量为150kg,求运发动提杠发力时对杠铃施加的作用力大小。 g取10m/s2一中学年高三十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题号1234567答案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题号891011121314答案三、填空题15.1;23_16. _。17._ _。18._ _。19._ _。高三 班 班序号 考号 四、计算题20题9分、21、22题各10分共29分20.21.2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题号1234567答案ACBCAD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题号891011121314答案BDABCACDACBCBCD15.(1)2.44 (2分) 2如答图21-2(2分) 3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2分)17. 300N,420 N 18. 17N , 7N19. a=1m/s2 s=20.答案m1gsin/k1+k2; (2)m1+ m2gsin/k1- m1gsin/k1+k2; (3)m2gsin+ k2m1gsin/k1+k221.,2.25E)22. 11.5m/s 21846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