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3457637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四中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中-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100分钟测试题目一、此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q的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N=mgsinq BN=mgcosqCf=mgsinqDf=mgcosq2.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一定改变B. 物体做曲线运动, 其加速

2、度可能不变C.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 其速度方向一定不变D.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 其速度方向可能改变3起重机用钢绳吊起一重物,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不计空气的阻力,那么钢绳的拉力对重物所做的功 ( )A.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B.等于重物增加的动能C.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4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沿不同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甲和r乙,线速度分别为v甲和v乙,周期分别为T甲和T乙。r甲r乙 ,那么( )A. v甲v乙 B. v甲v乙 C. T甲T乙 D. T甲T乙5一个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2甲所

3、示。设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以某一时刻作计时起点t=0,经1/4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加速度。那么,在图2乙所示的几个振动图像中x表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能正确反映该振子振动情况的是 6如图3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现将质量相同的两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A两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相等 D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不相等7如图4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

4、B之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假设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但A、B仍保持相对静止,那么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 A. f1不变、f2变大 B. f1变大、f2不变C.f1和f2都变大D. f1和f2都不变8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经时间t落在水平面上,速度方向偏转角。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 A. 小球抛出的速度大小为gtsin B.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C. 小球在飞行过程中动量的增量大小为mgtD. 小球在飞行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2t29一根柔软的弹性绳, a、b、c、d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隔的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10cm,如图5所示。现用手

5、拉着绳子的端点a 使其上下做简谐运动,在绳上形成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假设a 质点开始时先向上运动,经过0.10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这时c 质点恰好开始运动。那么绳子形成的简谐横波 A. 波长为80cm,波速为2.0m/sB. 波由a 质点传到j 质点的时间为0.50sC. 当j 质点开始振动时,d 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D. 波传到 j 质点以后,f 质点和 j 质点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总是相反的10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假设物体仅受到沿水平方向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在两个力开始作用的第1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6所示,那么 A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

6、速度减小,速度增大B在第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C在第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在第6s末,物体又处于静止状态二、此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200g 的重锤拖着纸带由静止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三个相邻计数点A、B和C,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0s,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7所示,长度单位是cm,当地重力加速度g2。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_保存三位有效数字;2从打下计数点O到打下

7、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_,重锤动能增加量EK=保存三位有效数字;3即使在实验操作标准,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均正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Ep通常略大于Ek,这是由于实验存在系统误差,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1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选择摆球经过最低点的位置开始计时。图8甲中的秒表的示数为一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经历的时间,那么该单摆振动周期的测量值为_s。取三位有效数字2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摆长,测量情况如图8乙所示。O为悬点,由图可知此时单摆摆长的测量值为_m。 3假设用L表示单摆的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8、的表达式为g=_。13如图9所示,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将一个质量为m1的钢球A屡次从斜槽轨道上端紧靠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这个钢球经过斜槽轨道后由水平轨道飞出,在地面上落点的平均位置为P点。然后在水平轨道末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2的胶木球B(A、B两球的半径相等),将A球仍然屡次从斜槽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和球B发生碰撞,碰后两球分别落到地面上,根据两球落在地面的痕迹确定两球各自的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分别为M点和N点。水平轨道末端重锤线指向地面的O点,测得OMs1,OPs2,ONs3。重力加速度为g。1假设测量出水平轨道到地面的高度为h,那么与B两球相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v1_。2在允许误

9、差范围内,当m1、m2、s1、s2、s3满足关系式_时,就说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三、此题包括7小题,共58分。解容许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8分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在沿水平方向拉力F1=20N的作用下,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用F2F2。求:1撤去拉力F2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2撤去拉力F2后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158分滑雪者及滑雪板总质量m=75kg,以v0=2.0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30°,在t=s=60m设阻力的

10、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滑雪人下滑加速度的大小;2滑雪板及人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1610分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飞船的火箭全长58.3m,起飞时总质量M0=479.8t吨。发射的初始阶段,火箭竖直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有较强超重感,仪器显示他对仓座的最大压力到达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21h内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将飞船运行的轨道简化为圆形,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发射的初始阶段假设火箭总质量不变,火箭受到的最大推力; 2假设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用T表示,地球半径用R表示。 请导出飞船圆轨道离地面高度的表达式。1710

11、分如图10所示是一个设计“过山车的试验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光滑斜面AB与竖直面内的圆形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圆形轨道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可视为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当它第一次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小车恰能完成圆周运动并第二次经过最低点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求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2假设小车在竖直圆轨道左、右半圆轨道局部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相等,求小车第二次经过竖直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18. 10分某人欲将质量m×102kg的货箱推上高h=1.0m的卡车,他使用的是一个长L=5.0m的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如图11

12、所示。假设货箱与水平面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此人沿平行于地面和斜面对货箱所施的最大推力均为Fm×102N。为计算方便可认为cos1,g取10m/s2。1通过计算说明此人从斜面底端,用平行于斜面的力不能把货箱匀速推上卡车;2此人要把货箱推上卡车,需要先在水平地面上推动货箱做加速运动,使货箱在斜面的底端 A处具有一定的速度,接着继续用平行于斜面最大推力Fm推货箱。为把货箱推到斜面顶端的卡车上,货箱在斜面底端的速度至少为多大?3此人先以水平力,后以平行于斜面的力推货箱,推力大小总是Fm,那么,把静止于地面的货箱从水平面推到卡车上至少需做多少功?19.12分如图12所示,质量Mv

13、=2.0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0。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102m/s水平向右的速度击穿木块,穿出时子弹速度v1=50m/s。设传送带的速度恒定,子弹击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不计木块质量变化,g=10m/s2。求:1在被子弹击穿后,木块向右运动距A点的最大距离;2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3从子弹击穿木块到最终木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木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答题纸一、选择题12345678910二、实验题11、1_2_、_3_12、1_2_3_13、1_2_三、计算题14、15、16、17、18

14、、19、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此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DADBCDBCBBCDACDBC二、此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1/s; 1分20.856J, 1分 0.847J; 1分 3重锤下落时受到纸带受到打点计时器的阻力作用,重锤机械能减小。说出空气阻力及其他原因,只要合理就得分1分20.8120(0.81150.8125都得分)1分34L/T22分1311分,2m1s2m1s

15、1+m2s33分。三、此题包括7小题,共58分。解容许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的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7分解:1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地板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f=F1=20N 1分物体在F2作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2-f=ma11分解得a1=/s2 1分tv1=/s 1分2撤去拉力F2后,物体只受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2 解得a2=/s21分设撤去拉力F2后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那么v2=2 a2s1分解得s=1分157分解:1设滑雪的人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运动学公式 s=v0t+at21分a

16、=1分解得a=/s21分2设滑雪板及人受到的阻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q-f=ma2分f=mg sinq-ma1分解得f= 75N1分168分解:1设火箭发射初始阶段的最大加速度为a,航天员受到的最大支持力为N,航天员质量为m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m0g=m0a依题意和牛顿第三定律 N=5m0g1分解得a=40m/s21分设发射初始阶段火箭受到的最大推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0g=M0a1分解得 F×107N1分2设地球质量为M, 飞船的质量为,距地面的高度为h,那么飞船受到地球的引力为飞船提供向心力2分地面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设物体质量为,那么1分解得

17、:1分179分解:1设第一次小车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vB,受到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mg=m 依题意和牛顿第三定律 N=7mg 1分解得 vB=1分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以B点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那么有mgh=1分解得 h=3R1分2设小车在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C,重力提供向心力,此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m1分解得vc=1分设小车在右半圆轨道上克服阻力做功Wf, 对小车从B点运动到C的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2R-Wf=-1分解得 Wf=mgR1分设小车第二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对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再回到B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Wf =-解得=

18、21分189分解:1设货箱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斜面对货箱的支持力为N,斜面倾角为,平行于斜面用力把货箱匀速推上卡车用力为F,那么F×102N1分因为Fm=400N F×102N ,所以不能把货箱匀速推上卡车。1分2欲求货箱在斜面低端的最小速度,那么可设货箱到达斜面顶端时速度为零。设货箱在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货箱在斜面底端时速度至少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mgcos-Fm =ma11分解得a1=1.0 m/s21分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2=2a1L解得v =m/s/s 1分用m/s表示也给分 3要使推力做功最少,那么货箱到达斜面顶端时速度为零,即

19、货箱通过A点时速度为v,设货箱在推力Fm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距离为s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Fms-mgs=1分解得 s=1分此人在全过程做的功为W= Fms+L×103J1分 1910分解:1设木块被子弹击穿时的速度为u,子弹击穿木块过程动量守恒 mv0-Mv=mv1+Mu 解得 u=/s1分设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a解得 a=/s21分木块向右运动到离A点最远时,速度为零,设木块向右移动最大距离为s1u2=2as1 解得 s1=1分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子弹射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E=1分解得 E1分3设木块向右运动至速度减为零所用时间为t1,然后再向左做加速运动,经时间t2与传送带到达相对静止,木块向左移动的距离为s2。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s2 解得 s2 =1分t1=0.60s, t2=1分木块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产生的内能 Q1=Mg1分木块向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vt2-s2=,产生的内能Q2=Mg1分所以整个过程中木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内能Q= Q1+Q2=12.5J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