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3501719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模板: - hpueducn.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四、参考书目1刘黎明. 土地资源学(第五版)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基本要求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土地打开了一扇窗,并提供了解决人地矛盾的理论和方法论。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把握我国

2、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和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并能运用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二、基本内容第1章 绪论考试内容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涵义;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土地资源学的发展趋势。考试要求1. 掌握土地、土地资源的涵义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2. 了解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 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发展趋势。第2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考试内容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地学要素特征、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土壤要素特征、生物要素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特征。考试要求1. 理解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如气候要素、地学要素、水文及地球化学、土壤要素及生物要素等对土

3、地资源的区域特征与开发利用的影响;2. 掌握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利用活动的影响。第3章 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考试内容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土地类型划分的逻辑体系;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国外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中国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涵义;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和依据;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历史演变;中国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依据和分类体系。考试要求1. 掌握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2. 理解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3. 理解土地类型划分的逻辑体系;4. 掌握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4、;5. 理解国外土地类型分类系统;6. 掌握中国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7. 掌握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8. 掌握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涵义,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和依据;9. 掌握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历史演变;10. 掌握中国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依据和分类体系。第4章 土地资源调查考试内容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含义、任务和基本内容;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和土地类型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土地资源调查图件编制的方法、土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内容。考试要求1. 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含义、任务和基本内容;3. 理解

5、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和土地类型调查的基本内容;4. 掌握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土地资源调查图件编制的方法、土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内容。第5章 土地资源评价考试内容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目的和类型;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与内容;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与方法;FAO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匹配方法、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两种土地资源经济分级类型的相关内容;土地资源核算的基本步骤。考试要求1. 掌握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2. 了解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目的和类型;3. 理解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

6、与内容;4. 掌握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与方法;5. 掌握FAO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土宜评价的概念;6. 理解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7. 理解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的方法;8. 掌握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两种土地资源经济分级类型的相关内容;9. 了解土地资源核算的基本步骤。第6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考试内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农业生态区(AEZ)的概念;农业生态区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计算方式;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以及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对策。考试要求1. 掌握土地

7、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2. 掌握农业生态区(AEZ)的概念以及农业生态区法的基本原理;3. 理解农业生态区法工作过程;4. 了解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计算方式;5. 掌握提高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保障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对策。第7章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考试内容土地利用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特征与分析方法;可持续土地利用内涵、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含义;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含义及类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土地利用专

8、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以及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的内容;我国可持续土地利用监测的系统框架。考试要求1. 掌握土地利用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2. 理解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特征与分析方法;3. 掌握可持续土地利用内涵、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含义;4. 理解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5. 理解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6.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含义及类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原则;7. 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以及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8. 掌握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的内容;9. 了解我国可持续土地利用监测的系

9、统框架。第8章 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考试内容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基本功能以及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土地生态设计的含义与原则;土地退化的概念与类型;基本农田的内涵、保护对象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步骤;耕地质量管理的内容;土地整理的内涵和内容;土地整理的意义与基本任务;土地储备的含义与基本运作过程;土地复垦的概念、土地复垦的标准以及决定土地复垦标准的因素。考试要求1. 掌握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基本功能以及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2. 理解土地生态设计的含义与原则;3. 掌握土地退化的概念与类型;4. 掌握基本农田的内涵、保护对象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步骤

10、;5. 掌握耕地质量管理的内容;6. 掌握土地整理的内涵和内容;7. 了解土地整理的意义与基本任务;8. 理解土地储备的含义与基本运作过程;9. 掌握土地复垦的概念、土地复垦的标准以及决定土地复垦标准的因素。第9章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考试内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内涵、类型、方式和基本原则;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内容、成果及实施。考试要求1. 了解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2. 掌握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内涵、类型、方式和基本原则;3. 了解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内容、成果及实施。第

11、10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考试内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基本特征;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系统;我国西部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战略。考试要求1.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基本特征;2.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类型的分布和特点;3. 理解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系统。第11章 中国土地资源管理战略和体系建设考试内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体系建设的内容。考试要求1.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3.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体系建设的内容。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