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条灸moxa stick moxibustion简介 艾条灸,灸法之一,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方法。也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物艾条,称药条灸。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艾条灸法已发展成纯艾条灸、药物艾条灸、隔药灸和无烟艾条灸4种。作用及适应证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引导气血有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作用及适应证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崩漏、阴挺、
2、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艾条的制作 将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或质地柔软而坚韧的细棉纸)上,卷成直径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封口而成。有市售者。无药艾条艾条的制作 常用的有两种处方:雷火神针处方(针灸大成)由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麝香少许组成;太乙神针处方(通用方),由硫磺、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组成。取其中一方,将药研细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铺平,取艾绒24克、药末6克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厘米许,卷
3、紧即成。药物艾条施灸方法(艾条灸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1.1.悬起灸悬起灸是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悬起灸一般用无药艾条,有时也可用药物艾条进行熏灸。(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肤保持3厘米左右距离,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每穴灸20分钟左右,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须随时注意局部温热程度,防止灼伤。近今有各种灸疗架,可将艾条插在上面,固定施灸。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2)回旋灸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3厘米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
4、一般灸2030分钟。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5分钟左右。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2.实按灸即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太乙针灸是用纯净细软的艾绒及硫磺、麝香、乳香等药物,平铺在40平方厘米大的桑白皮纸,取24克预先制备的药粉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点燃一端,用布数层(一般为7层)包裹之后,然
5、后立即紧按于穴位或患处,进行灸熨。灸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710次即可。雷火针灸的制法、作用和操作方法等大致与太乙针灸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配方。施灸方法(艾条灸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2)回旋灸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3厘米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钟。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5分钟左右。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
6、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施灸方法(艾条灸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2.2.实按灸实按灸即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太乙针灸是用纯净细软的艾绒及硫磺、麝香、乳香等药物,平铺在40平方厘米大的桑白皮纸,取24克预先制备的药粉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点燃一端,用布数层(一般为7层)包裹之后,然后立即紧按于穴位或患处,进行灸熨。灸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710次即可。雷火针灸的制法、作用和操作方法等大致与太乙针灸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配方。艾条灸操作流程1 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1.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1.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4心
7、理状况。2 目标 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艾条灸操作流程3 禁忌证 3.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 告知 4.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4.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4.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4.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5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艾条灸操作流程6 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
8、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艾条灸操作流程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 护理及注意事项 7.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7.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艾条灸操作流程图谢大谢家ThankYou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