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试题小册子答案.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35936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化生物学试题小册子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进化生物学试题小册子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进化生物学试题小册子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进化生物学试题小册子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进化生物学试题小册子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时分配表理论课54学时 其中面授18学时 自学36章次 内容 学时一 绪论 2二 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 5三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6四 生物发展史 6五 生物表型的进化 5六 生物遗传系统的进化 6七 生物的微观进化 6八 物种与物种的形成 6九 生物的宏观进化 4十 生态系统的进化 2十一 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 2十二 人类起源与进化 4第一章 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进化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及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一、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一)广义进化 (二)生物进化(三)生物进化与进化生物学?二、进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进化思想的产生 (二)进化论的形成(三)进化

2、论的发展(四)进化论在我国的传播(五)进化生物学发展的新方向三、学习和研究进化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学习和研究进化生物学的意义(二)学习和研究进化生物学的基本方法。选择题1拉马克提出的法则除获得性状遗传外还有 A 。P7A用进废退 B一元论 C多元论 D动物的内在要求2在生物学领域里再没有比A的见解更为有意义的了。A进化 B变化 C辨证统一 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3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C。A种内斗争 B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 C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 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4表现生物遗传特征的生命现象是D。A自我调控 B自发突变 C自我完成 D自我复制5在人类进化过程中B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

3、用。P272A生物学进化 B社会文化进化 C环境的变化 D基因的进化二。填空题1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括生物进化的历程 , 原因 , 机制 , 速率 , 方向 。2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包括:生物演变和共同起源,生物斗争和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的产物。三。名词解释1生物进化:生物在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的环境的相对适应。 2进化生物学 :是研究深谷为进化的学科,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也就是说进化生物学是回答“为什么”的学科,是追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心的科学。 3广义进化 :(

4、是指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指物质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从简单到复杂的有问的变化过程 4中性突变:指影响蛋白质功能的突变,也即既无利也无害的突变。如同同工突变和同义突变。 5同工突变:DNA分子上非转录顺序或重复序列或与蛋白质非功能部分相关的结构基因的改变产生同一突变与密码的简并,或与tRNA反密码子的摇摆有关四。简答题1什么是进化?答:是DNA分子上非转录顺序或重复序列或与蛋白质非功能部分相关的结构基因的改变产生同一突变与密码的简并2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学?答: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要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也就是说进化生物学是回答“为什么”的学科,是追究事物

5、或过程的因果关心的科学。3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的内容答: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4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水平与方法答:第一,应注意进化的因果分析第二,应注意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进行比较,以发现进化的线索揭示进化的机制。第三,提倡进行试验研究,提倡到大自然中研究,联系过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把握精神实质,集思广益共同推动进化生物学的发展。5简述拉马克学说的创立及其主要内容答:拉马克的学说创立经历了同它辩论的斗争。内容:第一环境影响生物体学说。第二,环境条件的转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第三,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五。论述题1试述达尔文与拉马克学说的异同答:同:1、物种是变

6、化的,是进化的。2、都认为获得性状遗传和用进废退学说 异:1、达尔文主张物种演变和共同起源。2、拉马克学说主张生存和自然选择。2学习进化生物学的意义答:1对促进生物学的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2、提倡动植物育种。3、用于帮助我们树立唯物主义自然观。3试述生物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关系答: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其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性的科学。生物进化论是生物进化学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第二章 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本章是进化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掌握生命的本质,特别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核酸与蛋白质,

7、二者缺一不可。进一步明确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生命是细胞的属性。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特点。特别是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的源泉。了解生命和熵的关系。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一、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物质基础(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三)生命和熵二、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认识(二)生命起源的条件(三)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三、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最早的遗传密码子(二)密码进化的方向(三)密码的进化进程(四)病毒的起源和裸基因学说四、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陨击作用与生命起源(二)其他天体上是否有生命一、选

8、择题1活着的有机体需要不断从环境吸取负熵以克服自身的D。P25A、嫡流 B、熵变 C、熵 D、熵产生2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B。P2124A、自我复制 B、自我更新 C、自我调控 D、自我突变3团聚体和B均为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P41A、类蛋白质 B、类蛋白质微球体 C、微芽 D、微粒4构成生物体的有机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 B P20A维生素 B无机盐 C ATP D氨基酸5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原始生命体必然是一个AP23A开放系统 B封闭系统 C半开放系统 D半封闭系统6关于核酸和蛋白质起源的三大分支学说是陆相起源说、海相起源说和DP3

9、9A氨基酸起源学说 B核酸起源学说 C RNA起源学说 D深海烟囱学说7关于地球的起源,科学界普遍公认的是CP29A地心说 B日心说 C星云说 D宇宙说8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C P2124A自我抑制 B自我繁殖 C自我突变 D自我利用9生物进化过程中,简单的有机合成在地球形戚之初就开始了,主要发生在BP35A海水中 B大气圈中 C淡水中 D水土混合物中10地球上有很多种元素,但用于构成生命的元素并不多,主要有四种 A P19A C、H、O、N B C、H、P、O C C、H、S、O D C、H、N、P11任何一个自发的过程都有一个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

10、无序的方向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使熵D。P25A不变 B减小 C不确定 D增加12中性突变包括同工突变和A。P11A同义突变 B移码突变 C频发突变 D非频发突变13遗传密码是向着利于生物D的方向发展的。P44A进化 B可以适应环境 C与环境统一 D稳定14生物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B提出的。P4A达尔文 B拉马克 C林奈 D居维叶15分子进化的特点之一是分子进化速率具有C。A不稳定性 B动摇性 C恒定性 D可塑性16活着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从环境吸取A。P25A负熵 B正熵 C熵流 D熵产生17生物体新陈代谢动力的源泉是B。P23A正熵流与负熵流的统一 B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C遗传与变异的对

11、立统一 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18团聚体和B均为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P41A类蛋白质 B类蛋白质微球体 C微芽 D微粒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1开放系统的建立标志者化学进化的结束(V )P432生生论说明了生物不能由非生命产生( V )P273遗传密码的起源与生命起源无关( X )P434多分子体系就是原始生命(X )P425由多分子体系组成生物大分子(X )P40三、填空题1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 核酸 , 蛋白质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自我更新 , 复制 , 调控 , 突变 。 3人类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认识包括: 自生论 , 天创论 , 生生论与天外胚种论 , 新自然发生论 。

12、四、名词解释l自我更新 :是一个具有同化与异化两种作用的新陈代谢过程 2熵:用来表示某个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3熵变:生物体是个开放体,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熵处在不断变化中。 4熵产生:体系内部由化学反应和扩散等不可逆的过程所产生的混乱。 5熵流分正熵流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使机体熵值增加;负熵流,合成大于分解作用使 机体混乱程度减小 6团聚体:是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之一,20世纪50年代奥巴林曾将白明胶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发现混合后使原本澄清的液体变浑浊,取少许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滴把它称为团聚体。 7类蛋白微球体:是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把多种氨基酸聚合

13、形成的多种酸性糖蛋白质放入希盐溶液中冷却或将其溶于水温度降至15到0 观察球状小体 8还原性大气:原始大气中不含游离态的氧所以是还原性的五、简答题1什么是生命?答: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2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3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包括哪些?答:1、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2、有机小分子发展成生物大分子3、生物大分子组成许多分子体系4、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体系4熵变、熵流、熵产生及其之间的关系?答:熵变=熵流+熵产生5为什么说自我完成的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用熵

14、加以解释。答:新陈代谢的本质是生物体不断从新环境中吸收负熵用以消除当它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熵,正常的生物体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在不断地建设自身又在不断破坏自身生命是种耗散结构。6现在地球上还有没有化学进化?答:只能产生简单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经产生出来就会被微生物分解很难进一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现在的地球已经丧失了生命的起源的化学进化时的必须条件。7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答:1、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普遍存在于无机自然界,是生物体化学成分同一性的基础。2、构成生命主要物质基础的蛋白质和核酸,在生物中的单体是一致的8如何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生命的呢?答:要解决的问题:1、原

15、始膜的起源2、开放系统的建立3、遗传密码的起源六、论述题1论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是否由有生命的存在答:太阳系仅为银河系中的一个小成员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里就有108109个像太阳系那样的星系,在整个宇宙里约有1020个像太阳那样的恒星,所以不能排除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存在可能。近年来,据星际介质的化学组成,在那些天体上存在着形成原料的一些有机分子,因此,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可能有生命的存在2试述密码进化的方向答:最初的密码子一开始就是三体密码子1、摆动假说,三个碱基发生变化的密码子仍可被携带同一种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所诀别避免了与肽链中氨基酸的替代密码子向着减少错误的方向进化2、已知

16、密码子的带一个碱基也容易读错,带造成氨基酸变化于是出现中性氨基酸第三章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关于细胞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说及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古细菌是真核生物的祖先,原核生物是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之间的过度类型。掌握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说”的内容及依据。了解真核细胞起源的“渐进说”和德迪韦的“综合说”。掌握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一、原始细胞的起源 ()超循环组织模式(二)阶梯式过渡模式二、细胞的进化(一)原核细胞的出现(二)古细胞的发现和早期生物三分支进化观点的形成(三)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古细胞(四)真核细胞起源

17、的途径三、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为生物性分化和有性生殖打下基础(二)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方向发展、选择题1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揭示整个生物界进化可归为三条主干分支,它们分别代表古细菌、真细菌和A。P56A真核生物 B原核生物 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D藻类 2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小的分子进化速度C。P126A慢 B不快不慢 C快 D恒定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C。P57A突变说 B选择说 C渐进说(经典说) D适应说4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起源我国中科院院士赵玉芳和数学家曹培生认为C。P38A蛋白质首先起源 B核酸首先起源 C核酸与蛋白质共同起源 D RNA首先起源5生命起源过程中的多分子体系具有

18、了A。P4A原始生命的萌芽 B生长的雏形 C繁殖的雏形 D代谢的雏形6进步性的进化和退步性的进化均以生物C为标准。P31A形态的改变 B机能的改变 C适应环境 D结构的改变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的差异。P10A碱基的种类 B碱基的序列 CG、C含量的减少 DA、U含量的增加8拉马克提出的法则除用进废退外还有B。P4A获得性遗传 B获得性状遗传 C生物的多样性是由环境的多样性决定的D生物向上发展的趋势9仅在核DNA中才能发现胞嘧啶的B。A乙酰化 B甲基化 C羧化 D烃基化1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均含有BSRNA。A16 B18 C5 D2311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说

19、较好地说明了C的起源。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内质网12生物分子的这种自动聚合与组装作用是由于热力学的原因,也就是使整个系统的自由能AA最低 B最高 C 较高 D较低13原核细胞都没有核膜,到真核细胞才具有双层的带有膜孔的核被膜,因此,真核细胞从其原核祖先产生的根本关键在于AA核膜的核的产生 B线粒体的产生 C叶绿体的产生 D内质网的产生14真核细胞出现的生物学的意义是DA为生物无性生殖打下基础 B推动生物向单元化化方向发展C使生态系统进一步简单化。 D为生物有性生殖打下基础,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方向发展15核膜起源于 D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二、判断下列说

20、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1细胞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形式(V )2研究生命起源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阐明原始细胞如何从非细胞形态的原始生命演化而来的( V )3生物大分子的自动组装与细胞起源无关( X )4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古细菌( V )5原始的原核细胞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实体(V )。6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古细菌(V )三、填空题1分子进化的特点主要有 恒定性 和 保守性 。2按照Dayhoff的看法最初的遗传密码是GNC,经过第一次扩展和第二次扩展后分别变为 GNY 、 RNY 。3最早的细胞包含了 光合自养型 , 光能自养型 , 异养型生物 。4内共生起源说认为,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

21、体来源于共生的 真细菌 ,线粒体可能来源于 紫细菌 ,叶绿体来源于 蓝菌 ,运动器来自共生的螺旋体类的 真细菌 。 5原始细胞的起源有2个假说,即 超值环组织模式 , 阶梯成过度模式 。6原始的原核细胞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实体。最早的细胞包含了厌气性的 光合自养 、 异养 和 化能自养 等类型的生物。7真核细胞的起源有两个学说,即: 内共起源说 和 非共起源说 。8渐进说认为细胞器起源于膜的内陷, 分化 、导致代谢分隔而形成。四、名词解释1膜进化理论:用膜分化导致代谢分隔来解释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起源2超循环组织模式 :是多个自催化自我复制循环的分子系统组织起来所形成的超级循环系统,它能够进行达尔

22、文式的进化3渐进说:认为细胞器起源于膜的内陷分化,导致代谢分隔而形成的 4分子准种:分子系统中存在着类人的物种的系统组合,叫分子准种选择作用于这些分子准种而促使其进化5古细菌:是一些生长在地球上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包括甲烷,细菌,盐细菌,热原质体及硫氧化菌五、简答题什么是“达尔文式进化”?答:依靠遗传,变异和选择而实现最优化2膜进化理论的观点有哪些?答:1、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之间存在着一些中间过渡类型2、从代谢生理生化特征比较,真核细胞的需氧代谢更可能是通过原核生物发酵途径的重复,改造而建立的3、某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具有复杂的胞内膜结构3阶梯式过渡模式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答:1、从小分子到

23、形成复杂聚合物,进化系统面临着组织化危机化得分散,无组织的小分子如果不能初步组织起来进入下一步演化2、从无序的化合物到核酸3、多合算组合复杂分子系统4、蛋白质合成纳入多核苷酸自我复制系统中5、分隔结构行成6、原核细胞生命的形成4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是如何描述整个生物界进化的?答:P535为什么研究古细菌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答:因为古生菌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地球早期典型的环境新的研究表明真核细胞起源于古细菌六、论述题1试述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答:为生物有性生殖打下基础和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方向发展同时使生态系统进一步复杂化2试述内共生学说的证据答:1、在膜生态结构上,线粒体和细菌相似,叶绿体和蓝藻相似

24、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他们与细菌一样以直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他们所含DNA均为裸露原核生物3、线粒体叶绿体的核糖体在大小和对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反应性质上与原核生物相似4、现今的生物中有些真核细胞存在有内共生现象5.、分子生物方面,红藻的叶绿体是从蓝藻演变而来的6、同工与代谢途径研究的证据也支持内共生学说第四章 生物发展史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的古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概况及生物种属发展史要介绍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掌握什么是化石,化石的种类和形成的原因与条件,在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掌握生物界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即规律。掌握马的系统发展过程、体

25、型结构的进化及原因。掌握目前流行的生物分界中的五界说。一、化石和地质年代的划分()化石(二)地质年代二、生物界系统发展概况(一)生物界的系统发展(二)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三、几种生物的迸化史(一)象的进化史(二)马的进化史四、生物的分界(一)两界说 (二)三界说(三)四界说(四)五界说一、选择题1关于生物的分界目前通用的是C。A三界说 B四界说 C五界说 D两界说2根据A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A指相化石 B微化石 C标准化石 D大化石3能够确定生物的存在和属性的化石是BA指相化石 B标记物化石 C标准化石 D小化石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登陆的时间在D。A泥盆纪 B志留纪 C二叠纪 D

26、奥陶纪5硅化木属于B化石。A不变质的遗体化石 B变质的遗体化石 C遗物化石 D遗迹化石6在马的进化历程中,最早的马称为D。 A渐进马 B上新马 C中马 D始新马7在生物进化历程中发生在石碳纪的造山运动是 造山运动。P71A喜马拉雅 B阿尔卑斯 C华力西 D加里东8化石记录表明,马的古老的祖先开始于新生代的 A A始新世 B中新世 C上新世 D渐新世9五界学说将生物界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 D A细菌界 B蓝藻界 C真核界 D原核界10真马出现于CA始新世 B中新世 C上新世 D渐新世11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样性是不断AA增加的 B减少的 C不变的 D灭绝的12有关爬行类绝灭原因

27、的解释有两种:渐变说和 B A突变说 B灾变说 C外力说 D内因说13所有爬行类直接或间接的均为A的后裔A杯龙类 B鱼龙类 C翼龙类 D鸟龙类14鸟龙类的腰带为 C A二放型 B三放型 C四放型 D五放型15关于苔藓植物的起源有两种看法:一是起源于藻类,二是 A A由裸蕨退化而来 B由裸蕨进化而来 C细菌 D裸子植物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1自地球上生命产生以来,生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 V )1、动物界的演化经历了原生的物、多细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三个阶段2、脊索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类群,包括尾索动物亚门尖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类群3、鱼类出现于志留纪之间盾皮鱼可能

28、是硬骨鱼和软骨鱼得共同祖先2林奈提出了三界学说( X )P913渐新马主要以食草为主( X )P904象的最早的祖先是象兽( V )P885生物进化多样性是指每次灭绝的生物很多( X )P886生物进化的阶段性是指生物的进化是不连续的( X )P887目前对生物的分界倾向于三界说( X )P928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性、阶段性和多样性(V)P87三、填空题l根据地层形成的规律,埋藏越深的化石,生物出现的年代越早因而也就越古老。2按保存的特点,化石分为遗体化石、 模铸化石 、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3目前常用的同位素计算地层年龄的方法有 铀钍铅法 ,铷锶法, 钾氩法和 放时性碳法 ,4随着真核细

29、胞的产生和发展,动、植物开始分化,生物的进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地从 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今天复杂多样的生物界。5模铸化石包括 印痕化石 和 印模化石 两种类型。6按化石的大小化石可分为 大化石 , 微体化石 和超微化石。7生物界进化的总趋势是 进步性 , 阶段性 和 多样性 。四、名词解释l化石:保有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生活的遗迹,经过自然界的作用2标准化石 :有序时间相对较短,以致可以用其作为所在地质年代标志的物种化石3指相化石:能够指示当时地层沉积环境的化石遗体化石:保有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5模铸化石:生物体在底层或围岩中所留下的各种印模和复铸

30、物,包括“印痕化石”和“印印模化石”6遗物化石:指古代生物为粪便、卵。植物的汁液以及人类祖先使用的工具等,如鱼卵,恐龙蛋以及人类祖先使用过的石器、骨器和装饰品 7遗迹化石是古动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如恐龙的痕迹 8微体化石是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类微小化石包括个体微笑的古生物和较大生物体的某些微小部分的化石生物界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答:根据地层形成的规律,埋藏越深的化石,生物出现的年代越早,因而越古老,由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物过程的时间表好像一部历史书,记载了生物界的系统发展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2简述化石的种类答:1、按保存的特点:遗体化石、模化石、遗物化石、遗变化

31、石2、按化石的大小:大化石、微体化石、超微体化石3、化石的作用:标准化石、指相化石、标记物化石3地质年代是如何划分的?答:地质年代根据叠加原则,则划分为6个代,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4目前常用的同位素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哪些?答:铀钍铅法 ,钾氩法,放射性碳法,铷锶法5简述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答: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阶段性,多样性六、论述题1试述化石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答:话是能否形成,取决于下列因素:1、生物种群死亡的种群数量(种群大量形成化石)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坚硬部分易行成化石) 3、生物体被掩埋的速度(掩埋快速易形

32、成化石)4、掩埋环境(致密环境易形成化石)5、石化的程度和速度2论述植物界的系统发展过程答:植物的发展过程按照他们的发展水平分为5个主要阶段:1、 藻类植物阶段2、 苔藓植物阶段从水生向陆生过度3、 蕨类植物阶段4、 裸子植物阶段5、 被子植物阶段第五章 生物表型的进化本章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物体新构造和新功能起源的途径,了解生物的行为进化。掌握行为进化的基础应激性,及应激性与适应性的区别。掌握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掌握动物通讯方式的类型及嗅觉通讯(化学通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形态结构的进化()新结构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二)形态结构进化的两个方向:复杂化和简化(三)形态

33、结构进化的总趋势: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二、生理功能的进化()新功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屮的意义(二)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三)功能进化的实例(四)结构和功能进化的统一性三、行为的进化()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二)通讯行为的进化(三)争斗行为的进化(四)利他行为的进化(五)性行为的进化(六)行为进化的研究方法一、选择题1复杂化和简化式形态进化的BA唯一方向 B两个主要方向 C基本特征 D都不正确2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DA趋性 反射 B本能行为,学习行为 C悟性行为D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3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利他行为DA双亲行为 B不育的雌峰,雌蚁自己不产卵繁殖但却全力帮助蜂后

34、蚁后喂养自己的同胞 C寄生在细菌体内的质粒 D两条毒蛇争斗时用头去碰撞对方而不是用毒牙去咬对方4动物通讯信号起源于AA某些偶然的动作和反应 B在进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的习惯C意向动作 D受到特殊刺激5动物对下列行为不属于视觉通讯的是 D A蜜蜂表演绕圆圈的舞蹈 B蜜蜂跳摇摆舞C萤火虫发光取得与配偶联系 D公鸡每天早晨鸣叫6动物下列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而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_A_A趋光性,趋热性,趋化性,趋地性B当动物苴接靠近终点受到阻碍时绕道走到终点C鹦鹉学舌D猴子骑车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1形态进化的总趋势是复杂性提高( X)2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有功能强化和功能过大(X

35、 )3性选择不属于自然选择( X)4利他行为是指某个体的行为给接受者带来好处的同时自己也从中受益(X )5“有产者”原则常常左右争斗的方式和结局(V )6凡符合ESS的对策,就最易被自然选择所保留( V)7本能行为在动物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他受基因编码控制( V)8真正的免疫系统出现在脊椎动物中,并存在有进化次序的差别(V )三、填空题1光合生物的进化大致包括4个阶段:从 原始光和生物起源 到具有原始的光系统的光合细菌的出现和发展;新的光系统和原始光系统的形成,这一阶段 叶绿素a 代替了细菌叶绿体光合器的结构和光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海洋中的含叶绿素a和c的 染色藻类 出现;出现叶绿素b。2动

36、物的免疫功能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 低等 至_ _ 高等 的发展过程。真正的免疫系统仅仅出现在 脊椎动物 并存在有进化次序的差别。3行为的进化经历了 趋性 、 反射 、 本能行为 、 学习行为 、 悟性行为 等发展环节。4动物的通讯方式包括 嗅觉通信 、 视觉通讯 、 听觉通讯 、 5利他行为可区分为 亲子间的或家族成员间的 利他行为和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间的_互惠_利他行为。6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 质的 飞跃,有性繁殖为生物 多样性 创造了条件。7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武包括 功能的强化 、 功能的扩大 和 三种方式。四、名词解释1功能更替:指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

37、原先次要的逐渐化为主要的功能,随着功能更替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2动物行为:指动物体感受信息后的适应性行为,按获得途径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3通讯:指一个个体释放出一种或几种刺激信号,并引起信号接收者发生行为反应4进化稳定对策(ESS):是基于最适性理论提出的用于解释的各种行为对策的一种理论,设P*x,如果对任意Px,pp*有(i)E(p*.p*)E(p.p*),(ii)E(p*.p*)E(p.p*)E(p*.p) E(p.p)5“有产者”原则:指斗争中资源(食物,领域,配偶)占有者往往处于优势6利他行为:也称为利他主义,指的是一个个体的行为对接受者带来好处的同时,对行为完成者带来损失7性选

38、择指与性别相联系的动物形态,结构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进化压力来自异性之间的相互选择 8亲缘选择供体表现为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会降低其自身的达尔文适应性既后裔延续的期望数代价为C,但受体的适应性却得到增加,受益为B。假设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基因A的存在会使个体较可能表现这一行为,倘若亲缘系数大于则供体的行为将其基因A的出现频率增高五、简答题1新功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答:生物在适应进化中,随着环境的改变,一些适应新环境功能也随之出现,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功能是最活跃的因素,常常出现的矛盾是新功能与旧功能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结果往往是创造新的结构满足新的功能所以新功能的出现具有重要进化意义2新功能起源的

39、基本方式答:1、功能的强大,2、功能的扩大,3、功能的更替3光合植物适应光合作用形态结构的适应特征有哪些?答:1、具有含叶绿体的片状叶植物体的分布格向有利于接受尽量多的阳光照射2、茎干和根部将植物株固定在土壤中,以便4动物对摄食这一营养方式产生的适应性结构特征答:1、具有在神经支配的感觉和运动系统2、具有一整套能够高效完成新陈代谢的复杂结构3、具有复杂而又精确的自我调控系统5动物的行为按生物学功能分为几种?答:觅食行为,生殖行为。利他行为6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答:利他行为不仅是提高接受着的适应度,也提高了执行者自身的内在适应度7影响性行为进化的因素答:性选择是可能性行为进化的主要因素,此外迁徙

40、季节变化以及群体结构也影响性行为的进化8行为进化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比较推理法和观察实验法六论述题1试述通讯信号的起源及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答:1、动物通讯信号起源于某些偶然的动作成反应;其伴随条件是这些偶然的动作和反应碰巧对其他动物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成为了信号。2、信号起源于偶然的动作,但在进化过程中仍受自然选择规律的制约以提高通讯效率3、信号是一个动物个体影响另一个个体行为的手段4、根据农业害虫的趋光性,在农田设置黑光灯以诱杀成虫。2新构造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答:谢维尔错夫认为,生物的多功能性是器官系统发育变异的基础,迈尔从基因角度出发,认为基因的多效性是新构造,新器官形成的基础,基因的多效性即为一个基因控制若性状特征。在若干性状特征如果某一性状的影响对生存可以没有什么意义,至少不增强适应,但随着环境的改变,某些原先没有多大适应意义的特征可能对新环境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因而会得到保存和加强,例如,有蹄动物的角最初可能由于基因的多效性而形成一个隆起,由于这个隆起对生存有利,便被自然选择所保留并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