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3601138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态旅游资源 鉴赏与保护,2009.5.20,生态旅游资源:,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定义: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生态旅游系统的“四体模式”:,主体(生态旅游者),客体(生态旅游资源),载体(生态旅游环境),载体(生态旅游环境),载体(生态旅游环境),媒体(生态旅游业),综合生态旅游系统的“四体”组分来分析,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包括四个基本点:,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功能,效益功能,客体属性,保护需要,1.吸引功能:,凡属生态旅游资源都应该具备对生态旅游主体生态旅游者有吸引力的基本条件,生态

2、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源于其生态美,只有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才能吸引和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生态美:,自然生态美:自然美中众多的生命与其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人文生态美: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美的创造原则,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协调。,2.效益功能:,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必须具备经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媒体)开发利用后能能够产生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基本条件。这三大效益的发挥不仅注意近期横向的三大相依的协同发展,为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视的是纵向上的可持续发展。,3.客体属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客体范畴:,1.一切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也

3、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2.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全部。3.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有形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包括精神“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4.具有地方特色,能烘托吸引游客的生态旅游气氛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均可视为旅游资源。5.只要对游客有吸引力,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后能产生效益的生态系统均可视为生态旅游资源,只是存在“潜在”和“现实”的差异。,4.保护需要:,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是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对象,均为原生或保护较好的生态系统,优质但是脆弱,易被破坏,需要保护。,这一基本特点也是生态旅游资源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资源的关键点。,生态旅游资源于传统大

4、众旅游资源的比较:,二、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原生性与和谐性整体性与系统性脆弱性与保护性广泛性与地域性季节性与时代性精神价值的无限性特异的民族性不可移置与可更新性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旅游经营的垄断性,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生态特征,自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1.生态特征:,(1)原生性与和谐性: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森林”。和谐性:是指人遵循生态学规律,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2)综合性与系统性:综合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及当地民族等生态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统性:是指生态旅

5、游资源系统各组分之间,系统的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限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3)脆弱性与保护性:脆弱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对作为外界干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影响和破坏这一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性:是指针对为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各种保护。,2.自然特征:,(1)广泛性与地域性:广泛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客观存在,分布极为广泛。地域性:是指任何生态旅游资源都是在当地特有的自然及文化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性特征,即在大自然中,无法找到完全一致的两个地方。,(2)季节性与时代性季节性:是指生态旅游资

6、源的景致在一年中随季节而变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生态旅游活动的季节变化。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旅游者的兴趣的变化,旅游资源的对象是不同的。,3.社会特征:,(1)精神价值的无限性:是指渗透于有形生态旅游资源内的无形的精神价值是允许人们或留给人们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和有形生态旅游资源客体在空间上的有限性相比,这一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2)特异的民族性:是指受文化熏染的自然或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的作用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征。,4.经济特征:,(1)不可移置与可更新性:不可移置: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由于其地域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在空间上不可能完全原

7、样的移位的特征。可更新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由于其生态系统内生物组分的可更新性决定了它在生态规律下可以重新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特征。(2)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是指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品味及空间距离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各种各样的。(3)旅游经营的垄断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由于其地域性和不可移置性决定了经营者具有独家经营的垄断性特征。,1.成因依据:从旅游资源特征的主要因素看,若将生态旅游资源最大的审美特征从“自然美”扩展为“生态美”来考虑,则凡是具有生态美的,无论其成因是自然、人与自然营造还是保护均是其高一级分类的依据。故生态旅游资源据其成因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人与自然共同营造)生态

8、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2.主导因素依据: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分类中,根据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分为: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3.人类利用依据:在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分类中,根据人类当初利用自然的目的分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园林生态旅游资源科普生态旅游资源,4.保护性依据: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进一步划分中,根据保护的原动力分为:自然保护文化保护法律保护5.旅游价值依据: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第二级分类,根据其旅游价值分类: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草原、荒漠3类)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海滨、湖泊、河流、温泉4类),四、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自然生

9、态旅游资源,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荒漠生态旅游资源海滨生态旅游资源湖泊生态旅游资源温泉生态旅游资源河流生态旅游资源,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牧场生态旅游资源渔区生态旅游资源农家生态旅游资源中国园林西方园林植物园天然野生动物园自然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人文(人与自然共同营造)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园林生态旅游资源,科普生态旅游资源,北极生态旅游资源南极生态旅游资源山岳冰川生态旅游资源宗教名山生态旅游资源水源林生态旅游资源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生态旅

10、游资源,1.新目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新观点系统的观点、保护的观点3.新认识循环开发过程4.新原则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性十大原则,五、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1)传统旅游资源开发目标的误区:虽然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也讲究“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大效益的横向关系上,经济效益作为了首要目标。旅游业重蹈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覆辙。即使是经济效益,从纵向上看,追求的是尽快收回投资成本,牟取暴利的短期经济高效益。,1.新目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定位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1、其内涵有三个要点:1.限制性条件:开发的限制性前提是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在强度上的控制性开发,方式上的选择性开发。”2.最大效益:不是某一效益最大,而是三大效益协调发展而呈现的综合效益最大。3.可持续效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远期目标是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效益,是三大综合效益的可持续。,2.新观点系统的观点、保护的观点,(1)系统的观点:a.组成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三大系统交汇,三大系统为基础层次系统,生态旅游系统为高层次系统。b.关系上:相互协调。c.操作上:三大系统都要加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旅游系统,(2)保护的观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对象,资源环境保

12、护,社会文化保护,经济效益保护,美学价值保护科学价值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社会道德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社区利益的保护国家利益的保护旅游者旅游效益的保护,3.新认识循环开发过程,(1)传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认识误区:a.开发与管理分离,保护难以落到实处;b.开发与管理的过程是直线型。,旅游规划,旅游建设,旅游经营管理,(2)生态旅游循环开发过程:,a.要把旅游开发过程广泛化,即旅游开发包括:旅游规划、建设、经营 管理和检测全过程;b.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四个环节间的关系模式应该是环状的。,旅游规划,设计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环境监测,4.新原则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性十大原则,(1)承载力控制原则(2)原汁原味原则(3)社区居民参与原则(4)环境教育原则(5)依法开发的原则,(6)资源和知识有价原则(7)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原则(8)资金回投原则(9)技术培训的原则(10)保护游客的原则,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规划步骤:1.旅游市场分析2.确定开发目标和保护对象3.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4.确定旅游承载力5.旅游设施的设计,六、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设计实施细则:,6.社区参与设计7.形成规划方案8.环境影响评价9.执行规划10.环境监测11.优化规划设计,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