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门式起重机试车大纲.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36304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船门式起重机试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造船门式起重机试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造船门式起重机试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造船门式起重机试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造船门式起重机试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现场试车大纲门式起重机现场试车大纲目 录 表一 前言 (3)二 主要技术参数 (3)三 检测及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4)四 调整试验 (6)五 正式试车 (8)六 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及结果 (33)七 试车小组意见及签名 (34)一、 前言本大纲根据GB5905-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公司200t55m门式起重机技术规格书及其它相关标准进行编制。1、试车的目的1)、检查整机及各部件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2)、检查金属结构的强度、静态刚性和尺寸参数;3)、检查各机构的驱动、传动状况;4)、检查信号检测系统、安全保护系统、PLC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的准确性、灵

2、敏性和可靠性。5)、通过试车总结并解决本机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本门机的制造特点本机为双主梁、双小车、无悬臂门式起重机。其性能特点表现为:上、下小车起升、运行机构平稳度高,调速范围大,并能实现上、下小车同步起升、运行,且同步精度高;两侧大车运行机构同步运行,并可自行调整纠偏;上、下小车可进行吊载的空中翻转作业。二、主要性能参数三、检测及试车前的准备工作1、 安装尺寸检测及各连接件的检测安装尺寸检测:各连接件的尺寸检验:1.1 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是否按技术要求执行。1.2 梯子平台、走台栏杆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并保证连接通畅。1.3 司机室、照明灯、风速仪等附件是否安装稳固。1.4

3、 钢丝绳固定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1.5 必需的证书及检验报告是否齐备。各机构的检查:在整机安装后,电气调试的同时,分别检查各机构。1.6 转动各传动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级传动轴旋转一周,是否异常。制动力矩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数据1.7 检查各润滑点的油路是否正常,并及时注入润滑油脂。1.8 电缆卷筒与大车运行机构是否配合协调。1.9 检查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1.10 检查各机构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1.11 检查各转动滑轮是否转动灵活。1.12 检查各机构的钢丝绳缠绕及固定状况。1.13 检查夹轨器的动作情况。2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起重机总装结束之后,需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方可试车:2

4、1 对起重机进行全面而仔细的检查、整理和清扫。拧紧所有紧固件,防止在起重机运转时紧固件松动及杂物坠落,保证各运动部件之间无阻碍运转的杂物。2.2 全面检查起重机电气线路,防止漏接和假接,保证线路通畅。电气系统各部分的绝缘电阻:(1) 线路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M。(2) 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M。(3) 各主要带金属外壳的电气部件(指电动机,控制屏,滑环集电器,照明开关箱)的外壳均应妥善可靠接地,整台起重机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 M。什么地方的标准规定?2.3 准备好有关的试验记录表格、测试仪器、仪表和工具。2.4 试车载荷应进行称量,并用油漆在载荷上注明质量标记。2.5 试车场地必须清理,不得

5、堆放妨碍试车的物体,并在周围做上安全警戒的标记。风速应与大车等有连锁,风速达到18m/s时,发出报警声光报警,风速达到20m/s时起重机停止工作,用旁路开关,可以操作,使其回到锚定位置等安全状态大车在行走时,起升、小车能否动作?四、调整试验起升、小车制动力矩在调整时,必须做力矩试验,由电机发出设计要求的制动力矩,看制动器有无位移,每个制动器单独做1 起升机构的调整试验本调整试验是指对上小车的两套75t起升机构、下小车的一套100t起升机构和一套20t起升机构进行调整试验。它们的调整试验方法和内容相同:载荷的起升高度和吊钩的极限位置的试验,调整起升机构卷筒的旋转限位开关,应使吊钩的起升高度达到设

6、计要求,误差不应超过0.5m。(什么标准?0.5m太大,我们要求控制在 100m m)检查起升卷筒上的钢丝绳排列是否整齐,钢丝绳穿绕经过的部位不得有擦、卡现象。检查和观察制动器抱闸的松紧制动盘与制动片之间等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调整。2 行走机构的调整试验本调整试验是指对上小车的二套小车行走机构,下小车的一套小车行走机构和起重机的十六套大车行走机构进行调整试验。它们的调整试验方法和内容相同:行走机构通电之后,各个电动机所驱动的行走走轮的转动方向应该一致调整电动机与夹轨器限位以及锚定装置的行程开关,使其联锁达到要求。调整上小车,下小车的终点(极限)行程开关与相应的撞杆之间的安装位置。调整起重机

7、大车行走机构的终点(极限)行程开关与撞杆之间的安装位置,使之在起重机的缓冲器撞头距终点防撞墩大约5m(距离太远)处,行程开关发生作用。3 起重量指示的调整试验1) 起重量指示的调整是指对上小车上的二套75t起升机构,下小车的一套100t起升机构和一套20t起升机构的起重量的指示进行试验调整。超负荷限制器在95%额定载荷时报警,100%降速运行,大于105%额定载荷时自动停车。超负荷时过载保护动作,吊钩只能向减小负荷的方向运行,不能向增加负荷的方向运行。起重机上、下小车的、三个主钩和下小车副钩的吊重分别 为额定负荷95%时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指示红灯亮),在负荷大于等于额定起重量,小于额定负荷10

8、5%时,需检查电气控制应使相应的吊钩减速运行只能下降,不能上升(报警指示红灯亮,报警音响响)。当负荷超过105%时(报警指示红灯闪耀,报警音响响)当、钩吊重差超过30t时,要求、钩只能下降,不能上升。整定后,进行正式试验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吊钩起重量显示试验数据记录于表17;上小车、钩吊重差保护试验数据记录于表18;上、下小车联合抬吊重量显示试验数据记录于表19;当负荷超过95%时报警,超过105%时保护动作(只能下降不能上升)。4 电梯的调整试验按电梯厂的测试大纲进行调试.请将电梯厂的试验大纲加入在本试验大纲内5 维修吊的调整试验本调整试验是指对维修吊的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旋转机构

9、进行调整试验:5.1 起升机构制动器检查5.1.1 起升机构通电之后,电动机所驱动的吊钩起升下降方向与控制方向应该一致。5.1.2 调整起升高度与行程开关的联锁使其达到要求。5.2 变幅机构5.2.1 变幅机构通电之后,电动机所驱动的小车方向与控制方向应该一致。5.2.2 调整变幅与行程开关的联锁使其达到要求。5. 3 旋转机构5.3.1 旋转机构通电后,电动机所驱动的方向与控制方向应该一致。5.3.2 调整旋转与行程开关的联锁使其达到要求。6 上下小车行走机构及大车行走机构的纠偏试验上下小车行走距离的同步误差为55mm,误差165mm时自动纠偏,误差165mm时人工纠偏;起重机刚性腿和柔性腿

10、的同步误差1S(55mm)时,两侧电动机自动纠偏;当同步误差3S(165mm)时,起重机减速至额定速度的50,大车运行机构自动进行纠偏,并于司机室内发出报警信号;当同步误差达到或超过跨度的4(220mm)时,起重机停车,通过司机驱动柔腿侧电动机进行人工纠偏。试车时小车应分别位于刚性腿、柔性腿侧和主梁中间。行走机构测试数据记入附表15、16。五、正式试车正式试车主要是检验起重机的钢结构强度、刚度和传动机构运行及使用的可靠性。试验一般在3门式起重机在工作状态的最大风速为20m/s(测量高度为离地10米处),级风的条件下进行。1 空载试车检查机构的传动有无异常噪音,各个轴承的发热情况,各个制动器的可

11、靠性,各个紧固件的紧固松紧程度符合要求等。1.1 上小车1.1.1 75t起升机构的空载试车分别对上小车的两套75t起升机构进行空载试车,上小车可位于起重机跨度的任意位置。将75t吊钩滑轮组在额定的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的范围内作至少2次以上的升降运动。(检查自动减速)记录升降运动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及转速等。记录升降过程中,卷筒的转数,运转时间等。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5检查吊钩在船台最低处时,在卷筒上至少有3圈钢丝绳1.1.2 上小车行走机构的空载试车将上小车沿着主梁上面的上小车行驶轨道向右和向左来回行驶至少2次。(速度是应是全速)记录每一次行驶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

12、流,电动机的转速等。记录行驶中,上小车的行驶距离,行驶的时间,行驶速度等。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11小车在离终点前应有减速,减速距离是多少?1.2 下小车1.2.1 100t主起升机构的空载试车、起升在离上、下终点前应有减速,减速距离是多少?下小车可位于起重机跨度中的任意位置。将100t吊钩滑轮组在额定的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的范围内作至少2次升降运动。速度应是全速度记录升降运动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及转速等。记录升降过程中,卷筒的转数,运转时间等。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7留卷筒上钢丝绳圈数应大于3圈1.2.2 20t副起升机构的空载试车起升在离上、下终点前应有减速,减速距离是多少?下小

13、车可位于起重机跨度中的任意位置。将20t吊钩滑轮组在额定的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的范围内作至少2次升降运动。速度应是全速度记录升降运动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及转速等。记录升降过程中,卷筒的转数,运转时间等。留卷筒上钢丝绳圈数应大于3圈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81.2.3 下小车行走机构的空载试车小车在离终点前应有减速,减速距离是多少?速度应是全速度将下小车沿着主梁上面的下小车的行驶轨道向右和向左来回行驶至少2次。记录每一次行驶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电动机的转速等。记录行驶中,下小车的行驶距离,行驶的时间,行驶速度等。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121.3 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的空载

14、试车 速度应是全速度在离终点前应有减速,减速距离是多少?将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沿着起重机的行驶轨道向前和向后来回行驶2次。记录行驶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及转速等。记录每一次行驶中,起重机的行驶距离、行驶时间等。在完成空载试验并未发现异常,起重机情况正常情况下继续进行起重机静载试验。2 静载试车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起重机及其各部分的结构承载能力。将上下小车行驶到跨中并相距设备允许的距离,三钩共抬吊250t,每钩重量不得大于额定载荷的1.1倍.上下小车分别起升额定载荷的0.4, 0.75,直至起升额定载荷,在小车行程全长上往返运行三次,检验相应机构应达到设计要求。上下小车抬吊1.25倍

15、额定载荷,即250t,离地面100mm左右,停悬10分钟,卸去载荷,检查主梁有无永久变形。这样最多重复三次,不应再产生永久变形。(每个吊钩的具体载荷)小车停在主梁跨中,起升额定载荷,离地面100200mm高处,悬空时间10min,测量主梁挠度值。将上述所测数据记录于表20,计算出每次超载时主梁的下挠度(即静刚度)试验后,结构的主梁,刚性支腿和柔性支腿以及上下小车大车行走机构的金属结构进行仔细的检查。3 动载试车动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起重机各机构和制动器的承载能力。3.1.上小车的动载试验3.1.1 75t起升机构的动载试车载荷分别取75t2及82.5t2,即必须两个吊钩钩同时带载试验。起升机构,

16、向上起升(起升的速度?)1020m,制动器突然制动。然后下降1020m,制动器突然制动。额定载荷进行2次,超载试验进行1次,共计3次记录每一次升降运动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转速等。记录每一次升降运动中,卷筒转数,运转时间等。(起升的速度应全速)将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56。3.1.2 上小车行走机构的动载试验上小车上的两套75t起升机构的动载试车的试验载荷都取额定载荷的1.0倍,即75t。超载试车的试验载荷取额定载荷的1.1倍,即82.5t。在两个75t吊钩上分别同时悬挂75t荷重。此时,将上小车沿着主梁上面的上小车的行轨轨道向右和向左来回行驶2次以上,记录每一次行驶中,电动机的电

17、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转速等。(小车行走的速度?)记录每一次行驶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转速等。记录每一次行驶中,下小车的行驶距离,行驶的时间,行驶速度等。将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11。如果在动载试车中,上小车各部件均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在随后进行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机构和结构的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上小车的动载试验结果良好。3.2 下小车的动载试车3.2.1 100t主起升机构的动载额定载荷及超载试车(起升的速度?)下小车100t主起升机构的动载试车的试验载荷取额定载荷的1.0倍,即100t。超载试车的试验载荷取额定载荷的1.1倍,即110t。在100t吊钩

18、上悬挂就110t荷重。开动主起升机构,向上起升(起升的速度?)1020m,制动器突然制动。然后下降1020m,制动器突然制动。额定载荷进行2次,超载试验进行1次,共计3次。记录每一次升降运动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转速等。记录每一次升降运动中,卷筒的转数,运转时间等。将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7。3.2.2 20t副起升机构的动载额定载荷及超载试车(起升的速度?)下小车20t起升机构的动载试车的试验载荷取额定载荷的1.0倍,即20t。超载试车的试验载荷取额定载荷的1.1 倍,即22t。试验方式同100t主起升。记录每一次升降运动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转速等。记录每一次升降

19、运动中,卷筒的转数,运转时间等。将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8。3.2.3.下小车行走机构的动载试车下小车行走机构的动载试车的试验载荷取额定载荷的1.1倍,即110t。在100t吊钩上悬挂110t荷重。此时,将下小车沿着主梁上面的下小车的行驶轨道向右和向左来回行驶2次以上。记录每一次行驶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稳定电流转速等。(小车行走的速度?)记录每一次行驶中,下小车的行驶距离,行驶的时间等。将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12。如果在动载试车中,下小车各部件均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在随后进行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机构和结构的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下小车的动载试验的结果良好。3.3

20、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的动载试车上下小车的三套起升机构共计抬吊220t。(速度?)此时,将上小车沿着主梁上面的小车行驶轨道向右和向左来回行驶2次以上。将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沿着起重机的行驶轨道向前和向后来回行驶2次以上。记录每一次行驶中,电动机的电压,启动电流等。记录每一次行驶中,起重机的行驶距离等。将上述测试数据计入附表13、14。如果在动载试车中,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的各部件均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在随后进行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行走机构及其结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的动载试验结果良好。上述试验额定负载时全速撞行程限位(包括极限限位),检查机构从制动到停止时滑行

21、的距离4 同步、差动运行试验上下小车、号钩按附表9内容做同步起升、下降,停止时,测量各吊钩位移差,将测试数据填入表中。上下小车、号钩按附表10内容做差动起升、下降,停止时,测量各吊钩位移差,将测试数据填入表中。夹轨器、锚定装置、制动器限位与机构连锁超速试验小车锚定刚性退柔性腿小车限位小车行程测量大车行程测量大车电缆卷筒终端限位检测极限限位检测风速仪与机构的连锁电缆过紧、过松电缆过电缆坑减速、过电缆坑加速超偏差停车偏差超极限停止大车运行声光报警检查在可能产生危险的部位和操作箱上设有急停专用的蘑菇头紧急停车开关警停按钮试验应急电源应与主电源有连锁加热器应与机构连锁电机热敏元件与机构变频器连锁航空灯

22、试验避雷装置检查接地检查应急照明灯具检查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检查所有机构操作都零位保护大车行走前提前发出声光呼叫信号。工业性试运行表1;吊钩起升高度测试表2;吊钩上限位开关测试表(极限限位)表3;吊钩下限位开关测试表表4;上、下小车和刚、柔腿限位开关测试表(极限限位)表5;起升机构测试表表6;起升机构测试表表7;起升机构测试表表8;起升机构副钩测试表表9;+、+、+、+同步上升、下降测试表表10;-、+-差动上升、下降测试表表11;上小车行走机构测试表表12;下小车行走机构测试表表13;刚腿行走测试表表14;柔腿行走测试表表15;起重机同步行走机构纠偏测试表表16;柔性铰限位测试表表17;吊钩起重

23、量显示试验测试表2张(20%、40%、75%、100%)表18;上小车、钩吊重差保护试验数据表表19;抬吊载荷试验表20;静载试验测试表(载荷为1.25倍额定吊重)表1 吊钩高度测试表(低档):吊钩升降方向上 升下 降钩 号/显示高度(米)/实际高度(米)/允许误差(米)0.10.10.1/0.10.10.1/实际误差(米)/试验结果/记 录 人时间吊钩高度测试表(高档):吊钩升降方向上 升下 降钩 号/显示高度(米)/实际高度(米)/允许误差(米)0.10.10.1/0.10.10.1/实际误差(米)/试验结果/记 录 人时间表2 吊钩上限位开关测试表限位开关上减速上停止上超程钩 号副钩副钩

24、副钩限位动作显示高度(米)限位动作实际高度(米)允许误差(米)0.50.50.50.50.50.50.50.50.50.50.50.5实际误差(米)试 验 结 果记录人时间表3 吊钩下限位开关测试表限位开关下减速下停止下超程钩 号副钩副钩副钩显示高度(米)实际高度(米)允许误差(米)0.50.50.50.50.50.50.50.50.50.50.50.5实际误差(米)试 验 结 果记录人时间表4 各限位开关测试表A 限位位置机构名称减速限位停止限位超程限位动作情况保护情况动作情况保护情况动作情况保护情况大车行走(海侧)上小车行走(刚腿侧)下小车行走(刚腿侧)记录人时间各限位开关的安装具体位置表

25、B 限位位置机构名称减速限位停止限位超程限位动作情况保护情况动作情况保护情况动作情况保护情况大车行走(陆侧)上小车行走(柔腿侧)下小车行走(柔腿侧)记录人时间表5 起升机构测试表设计单钩吊重实际吊重T机构动作速度档位设计值(m/min)电机参数电压(v)启动电流(A)稳定电流(A)频率(HZ)电机转速(RPM)运转时间(S)实际吊钩速度(m/min)空载上升低速345下降高速23440%上升低速135下降高速12475%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10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11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上升和下降分别在高、低档位中选取1档记录;

26、2、低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5Hz 10Hz 20Hz 35Hz 50Hz3、高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10Hz 20Hz 40Hz 70Hz 100Hz4、载荷的升降速度允许值为:上升速度+10%-5% 下降速度+25%-5%表6 起升机构测试表设计单钩吊重实际吊重T机构动作速度档位设计值(m/min)电机参数电压(v)启动电流(A)稳定电流(A)频率(HZ)电机转速(RPM)运转时间(S)实际吊钩速度(m/min)空载上升低速345下降高速23440%上升低速135下降高速12475%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10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11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

27、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上升和下降分别在高、低档位中选取1档记录; 2、低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5Hz 10Hz 20Hz 35Hz 50Hz3、高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10Hz 20Hz 40Hz 70Hz 100Hz4、载荷的升降速度允许值为:上升速度+10%-5% 下降速度+25%-5%表7 起升机构测试表设计单钩吊重实际吊重T机构动作速度档位设计值(m/min)电机参数电压(v)启动电流(A)稳定电流(A)频率(HZ)电机转速(RPM)运转时间(S)实际吊钩速度(m/min)空载上升低速345下降高速23440%上升低速135下降高速12475%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

28、2310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11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上升和下降分别在高、低档位中选取1档记录; 2、低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5Hz 10Hz 20Hz 35Hz 50Hz3、高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10Hz 20Hz 40Hz 70Hz 100Hz4、载荷的升降速度允许值为:上升速度+10%-5% 下降速度+25%-5%表8 起升机构副钩测试表设计单钩吊重实际吊重T机构动作速度档位设计值(m/min)电机参数电压(v)启动电流(A)稳定电流(A)频率(HZ)电机转速(RPM)运转时间(S)实际吊钩速度(m/min)空载上升低速34

29、5下降高速23440%上升低速135下降高速12475%上升低速135下降高速124100%上升低速135下降高速124110%上升低速123下降高速123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上升和下降分别在高、低档位中选取1档记录; 2、低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5Hz 10Hz 20Hz 35Hz 50Hz3、高速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10Hz 20Hz 40Hz 70Hz 100Hz4、载荷的升降速度允许值为:上升速度+10%-5% 下降速度+25%-5%表9.1 、吊钩同步上升测试表钩号吊钩移位差()低档(1)低档(2)高档(1)高档(2)设计值()20202020结论温度风向风速记录

30、人日期备注:1、吊钩联合升降时,1号钩作为基准钩 2、高低档1、2为测试两次表9.2 、吊钩同步下降测试表钩号吊钩移位差()低档(1)低档(2)高档(1)高档(2)设计值()20202020结论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吊钩联合升降时,1号钩作为基准钩 2、高低档1、2为测试两次表10 、吊钩差动上升测试表钩号吊钩移位差()低档(1)低档(2)高档(1)高档(2)设计值()20202020结论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吊钩差动下降测试表钩号吊钩移位差()低档(1)低档(2)高档(1)高档(2)设计值()20202020结论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吊钩联合升降时,1号钩作为基准钩 2、高低档1、2为测试两次表11 起重机上小车行走测试表设计单钩吊重实际吊重T运行方向速度档位电机参数机构参数电压(v)启动电流(A)稳定电流(A)频率(HZ)电机转速(RPM)电机功率(KW)行走距离(M)行走时间(S)实际运行速度(m/min)空载向前向后40%向前向后75%向前向后100%向前向后110%向前向后温度风向风速记录人日期备注:1、电机参数可从变频器中采样。 2、15档,对应的输出频率为5Hz 15Hz 25Hz 35Hz 50Hz3、起重机运行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机械理论及资料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