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 - 2020年) ( 报批稿)第一章总则1一、目的1二、编制依据1三、规划适用范围2四、规划期 2第二章现状与形势3一、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3二、形势与要求6第三章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规划目标913第四章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一、地质调查1313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三、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重大项目14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15二、矿山准入15三、开发利用总量与矿山数量调控17四、主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18五、绿色矿山建设19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0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2
2、0二、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21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21第七章矿业权规划区块及监督管理22一、勘查规划区块与管理22二、开采规划区块与管理23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5一、转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25二、完善规划实施考核与审查制度25三、健全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26四、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26五、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26第九章附则27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细化和落实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 2020 年)和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任务,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
3、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此,制定镇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年)(以下简称本规划)。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 号);3、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土资源部令第474 号);4、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55 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435 号);6、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7、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8、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9、江苏省生态红线区
4、域保护规划;10、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11、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年);13、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14、镇江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15、镇江市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划定方案。三、规划适用范围本规划是指导镇江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所辖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四、规划期本规划基准年为2015 年,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展望到2025 年。第二
5、章现状与形势一、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一)矿产资源特征1、矿产资源特征镇江市已发现矿种 44 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27 种。查明矿产地 87 处,其中勘查程度达到详查以上的 52 处,达到普查的35 处。水泥用灰岩、白云岩、硅石、岩盐、膨润土等矿产具有显著的优势。玄武岩、珍珠岩、沸石、耐火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铁等矿产具有相对优势。地热资源成矿条件较好,存在多种类型的地热储层,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适中。2、资源保证程度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膨润土、砖瓦用粘土等矿产保证程度较高;建筑石料、岩盐、红柱石、珍珠岩、玄武岩、铁、耐火粘土、沸石、矿泉水等矿产能满足市场需要;铜、金、钼等矿产
6、保证程度低。铁矿接替资源不足,面临关停。3、矿产资源潜力镇江市位于宁镇重要成矿区,铁、铜、铅锌的资源查明程度不到 50%,深部的铁、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铜山铜钼矿、九华山多金属矿等已有矿产地的周边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区域性深大断裂和构造界面增强了热储层的富水性和导水性,是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有利地段。(二)地质勘查工作进展完成了镇江城市地质调查。围绕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开展了综合城市三维地质调查,建立了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启动了国土资源部试点项目丹阳市小城镇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为促进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优化,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完成
7、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镇江市)露采矿山地质环境专项调查,全面调研了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展。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系统,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得以提高。申报成功赤山湖省级地质公园,为发展地方旅游休闲产业增添了新元素。完成了宁镇地区矿产远景调查。缓解了以铁、铜、铅锌、金等国家紧缺资源为主攻矿种的矿产勘查后备选区紧缺问题,促进区域深部找矿工作突破。完成了地热专项调查与规划工作。强化了地热资源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管理水平,发挥了调查工作成果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完成了镇江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工作。查明了镇江市城市规划区 100m以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以及可采资
8、源量,掌握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利用方式以及开发利用潜力。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对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区划。(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015 年,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 11 种,包括铜矿、铁矿、盐矿、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岩、膨润土、砖瓦用粘土、矿泉水、地热。全市矿山企业 62 家,矿石开采总量 1474.43 万吨。矿业工业总产值为 72736.01 万元,从业人员为 4853 人。2、资源利用与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类分区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禁采区内采石企业全部关停。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 59 个,保护区面积共计222.11km
9、2,占域内山体面积的59.71%。3、矿业权设置与交易市场建设编制了镇江市矿业权设置方案和镇江市高风险矿种矿业权设置方案。严格按照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和江苏省矿业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所有矿产资源,一律进入矿业权交易市场,采取公开招拍挂出让方式进行公平、公正、公开交易。(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绿色矿山建设建立了较完善的露采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机制,通过治理资金的不断持续投入,努力推进露采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发挥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大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露采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截至2015 年,全市已投入治理资金近 10 亿元。治理和正在治理的134 个关闭露采矿山面
10、积达2个未治理的关闭露采矿山,需要治理面1465.8 万 m。全市仍有 2062积约 1294.6 万 m。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建设验收。中盐镇江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荣炳盐矿、江苏船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2 家矿山列入了全国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句容市仙人桥矿业有限公司仙人桥铜矿、句容市宝源矿业有限公司石砀山铜矿被评选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二、形势与要求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及宁镇扬同城化,为镇江“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坐标定
11、位,为全市转型升级和开放发展拓展新空间,也为地质矿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苏南以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目标,在全省转型发展大局中具有领先的战略优势。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同城化等区域空间战略的实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只有稳步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强化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改变地质工作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的状况。镇江市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质量和水、大气、土壤环境改善难度加大的局面,迫切需要地质工作在新的领域、新的方向和新的层次提供技术服务。只有突破
12、传统地质工作框架,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由以传统的资源勘查开发为主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环境”方向转型,实现“矿地融合”,才能提升地质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矿山企业要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需要全面改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治理任务繁重的历史遗留关闭矿山地质环境,必须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共同责任机制和多渠道投入机制。镇江的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矿产资源尤其是建材类矿产需要量仍然较大。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应加强国家急缺和省内优势矿产的勘查,实现地质找矿第二空间的突破,缓解资源短缺压力,才能稳定矿产资源的保护和供给
13、能力。随着社会越来越注重清洁环保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稳定是社会发展所需。扩大对地热和浅层地温能等绿色节能环保型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仅能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而且也减少利用传统能源造成的污染。第三章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以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地质工作服务功能为目标,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守规划红线,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空间管控,严格开发准入;结合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化解过剩
14、产能;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等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工作服务。二、基本原则1、加强生态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生态红线区划和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方案等法规,合理部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项目,积极有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和普及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2、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配置建立健全矿业权市场,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控制开发总量。重点抓好矿山合理布局、矿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开发
15、与矿业后续加工产业链衔接,建立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资源开发利用新机制。3、注重矿地统筹,推动矿地融合注重与其它规划衔接,加强矿山与地方沟通,统筹部署和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工程,为土壤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体资源保护、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依据。4、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手段建立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下矿地融合的运行新机制,建立适合本地区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创新体系,加强地质找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创新管理,推动地质矿产工作全面深入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三、规划目标( 一) 总体目标地质勘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得到提高;分区管理更加严
16、格规范,矿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矿山布局更趋合理;矿石开采总量有效控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基本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级及省级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广实施,生态矿业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矿业呈良性发展态势。(二)具体目标1、基础地质调查目标结合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开展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全面查清市域内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建议,为城乡国土开发利用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建设句容赤山省级地质公园,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矿业发展新途径。2、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完成市域内宁镇山脉地区金、铜、铅锌多金属矿及矿山深部及外围等
17、区域的矿产资源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查;争取新增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 12 处。3、矿业结构优化目标地质勘查运行机制和体制不断创新完善;矿山布局进一步优化,矿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开采非粘土固体矿产的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90%。4、矿产开采总量与矿山数量调控目标到 2020 年,全市矿山数量规划为 80 家以内,全市年开采矿石量控制在 1600 万吨之内。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到 2020 年,全市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铜、岩盐、熔剂用灰岩等重要矿种的开采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95%。6、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建成 3 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和 2 家省级绿色矿山。另外,上海铁路局石榴园采石场
18、等开采非粘土固体矿产的矿山按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申报建设省级绿色矿山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在采矿山实现边开采边治理,矿山闭坑时治理完毕;重点推进关闭露采矿山治理工作,到2020 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270%,土地复垦面积达到750 万 m。专栏 1主要规划指标指标属类型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性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矿业经济矿矿产资产源利用资与保护源开发利矿业转用型升级与与绿色保矿业发护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100预期性覆盖率重要矿产新发现大中型矿个1预期性产地铜吨50000钼吨3000金千克800预期性新增资源储量万吨2铅锌硫铁矿 矿石400万吨矿业产值
19、年度指标)亿元10预期性开采总量(年度指标)万吨1600 约束性矿山数量(年度指标)个80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不含粘土、水气类矿%90约束性山)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95约束性率”水平达标率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比例(不含粘土、水气类矿%80约束性山)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70约束性(关闭露采矿山)矿区土地复垦面积2750 约束性万 m(三) 2025 年展望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地质找矿取得新成果,矿地融合格局基本形成;矿业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矿山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矿山呈现全新格局;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改善,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全面完成。第四章
20、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一、地质调查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七大发展战略目标,以服务优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细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任务。加强矿地融合,按照“土十条”规定,加强市域内水土污染调查评价,强化环境风险控制。围绕国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开展句容赤山省级地质公园建设,系统地保护赤山地区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依据多样性、典型性、独特性、优美性的地质遗迹,建成融科普教育、地方文化与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围绕宁镇山脉重要成矿远景区,以铜、金、铅锌等
21、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开展以资源储备为主要目的的攻深找盲,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开展矿山深部找矿技术方法应用研究,为大中型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突破提供方法技术支撑。推进市域内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提高地热资源远景区工作程度,为科学利用清洁能源、非常规能源提供决策依据。(二)矿产资源勘查根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通过综合分析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要素、物化探异常特征,规划部署铜、钼、金等国家紧缺矿种、重要矿种勘查区。铜、钼、金等矿产勘查以资源储备为目的,以公益性地质基金投入为主;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地热、浅层地温能、页岩气的勘查。三、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重大项目落实省级矿产规划,部署开展 1 项基础
22、地质调查和 1 项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共 2 个重点项目。其中: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是通过实施 150000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水土环境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专项详查,查明耕地质量现状,研究典型区水土污染成因、运移机制,查明三维地质结构及地质环境问题,开展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建设地质资源环境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有机统一。宁镇中段斑岩型铜、钼矿重点勘查是通过大比例尺的地质物化探工作,结合槽探和钻探,对有较大资源潜力的远景区进行重点勘查,大致查明含矿岩体、岩体接触带及断裂破碎带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矿化体特征,同时在老矿区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探求资源
23、量。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全市设产开山采石禁采区(简称禁采区)、限制开采区(简称限采区)重点矿区和保护矿区。(一)开山采石禁采区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全市共划定开山采石禁采区 19 个,禁采带 18 条。(二)限制开采区(简称限采区)禁采区外为露天开采矿产限采区。在露天开采矿产限采区内设立采矿权,进行开采活动,要严格执行矿山准入和开发利用相关要求。(三)重点矿区划定丹徒区荣炳盐矿区为重点矿区。(四)保护矿区句容市高骊山硅石矿、句容铜山红柱石矿、句容石岩冲金矿、句容市东昌镇高骊山熔剂石灰岩矿 4 处矿产地列为保护矿
24、区。二、矿山准入(一)资格准入严格按照国家矿业权出让规定出让采矿权,保护正当合法竞争。参与采矿权交易活动的市场主体,应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相关条件,严格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失信纪录的采矿权申请人参与交易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循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事相应的采选活动。(二)空间准入遵循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对采矿活动的差别化管控要求。禁止在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它地区从事采矿活动。开山采石禁采区内不得新设露天开采石料及其他矿产资源采矿权。限采区内新设采矿权应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必须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一个开采规划区块只能设置一个采矿权。采矿权人必须编制矿产资
25、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土地复垦。(三)规模准入对辖市区内规划开采矿种制定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准入条件(专栏 2),不符合规模准入条件的不得建设开采,原则上相应矿种在采小型矿山到期后不得延续开采。专栏 2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单位:万吨序矿产名称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号矿区占最低开矿区占最低开矿区占最低开用储量采规模用储量采规模用储量采规模1铁10000100100030不得新建小型矿山2铜50(金10010(金30不得新建小型矿属)属)山3熔剂用石灰5000100100050不得新建小型矿岩山4岩盐10000030不得新建中小型盐矿5水泥用灰岩800010
26、0150050不得新建小型矿山6水泥用配料2000305006不得新建小型矿粘土山7膨润土5000105005不得新建小型矿山8建筑石料50050不得新建中小型矿山9砖瓦用粘土20003050013不得新建小型矿山10地热开采规模不得超过允许取水量11矿泉水开采规模不得超过允许取水量(四)资源利用技术准入禁止采用落后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开采和选矿淘汰技术,严格执行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和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目录。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矿山企业应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三、开发利用总量与矿山数量调控针对镇江市域内规划开采矿种的情况,重点调控铜、铁、熔剂
27、用灰岩、岩盐、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膨润土、砖瓦用粘土、地热等主要矿产的开采总量和矿山数量。加强各辖市区矿山总数和年开采量的调控,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规划期内,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加大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地热矿山数量。专栏 3主要矿产开采总量调控指标序号开采矿种单位2015 年2020 年1铜万吨28.6602铁万吨0.8303岩盐万吨134.71304熔剂用灰岩万吨466.94505水泥用灰岩万吨476.24506建筑石料万吨70.61307砖瓦用粘土万吨295.43008膨润土万吨1.2209地热万吨02810矿泉水万吨02合计万吨14741600专栏 4主要矿产矿山
28、数量调控指标序号开采矿种矿山数量2015 年2020 年1铜个222铁个123岩盐个114熔剂用灰岩个115水泥用灰岩个126建筑石料个347砖瓦用粘土个49458膨润土个139地热个21810矿泉水个12合计个6280专栏 5各区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指标2015 年2020 年序号行政区矿山总数年开采量矿山总数年开采量(个)(万吨)(个)(万吨)1润州区2467.7254602京口区105153丹徒区4134.70102004句容市35814.75408505丹阳市2057.2615606扬中市00515总计621474.43801600四、主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开采铜、岩盐、熔剂用灰
29、岩的矿山提高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低品位矿石和“三废”资源。其中,荣炳盐矿加强盐泥、盐腔、蒸汽余热能利用和废水综合利用;船山矿加强尾矿及废石废土的充分利用;仙人桥铜矿和石砀山铜矿等开采金属矿山加强对共伴生矿产和低品位矿石的综合利用,杜绝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现象。鼓励对重大采选技术、矿产综合利用技术等进行示范性研究与开发,积极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等非传统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继续推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五、绿色矿山建设建成 3 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和 2 家省级绿色矿山。上海
30、铁路局石榴园采石场等开采非粘土固体矿产的矿山,按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申报建设省级绿色矿山。全面推进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业发展和矿山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划定生态红线区,保护生态环境;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有效保护山体资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行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坚持“事前16 个重点治理预防,事中治
31、理,事后恢复”的原则,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充分利用各类土地、矿产遥感调查监测项目成果,加强动态巡查。指导和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严格要求矿山企业签订生态补偿协议,并明确矿山的修复治理责任方。要求并监督采矿权人实行“边采、边治”,并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在采的砖瓦粘土矿山,在规范取土的同时,加大治理力度,实施边开发、边复垦的措施,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复垦,取土方法和复垦要求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编制取土复垦专项规划,实现取土、复垦“占补平衡”。企业整治需要复垦的土地,不论地块面积大小,严禁闲置抛
32、荒,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力争在开发结束的当年,复垦完毕。二、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模式,遵循“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新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集体土地流传利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对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围绕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部署全市关闭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改善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本着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工则工的原则,达到矿山破坏土地的复垦复绿目的。根据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本规划共划定区,治理面积合计9.15 Km2,土地复垦
33、面积约 7.6Km2。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全市共部署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33 个,主要包括句容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丹阳市等5 个辖市区的关闭采石矿山宕口(见专栏 6)。专栏 6镇江市关闭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表治理区面积土地复垦面治理工程序号所在行政区积2(个)( Km)2( Km)1句容市5.264.28192丹徒区1.641.4243润州区0.060.0214京口区0.210.1435丹阳市1.981.786合计9.157.6433第七章 矿业权规划区块及监督管理一、勘查规划区块与管理(一)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对于铁、铜、金、岩盐等已完成资源潜力评价的矿种,潜力评价研究在
34、区域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物化遥重砂异常等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矿种的最小预测区,本规划是根据这些最小预测区的空间展布而划定勘查规划区块。对于地热及矿泉水等矿种,主要根据地质勘查工作成果资料,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进行勘查区块的划定。全市共划定 56 个勘查规划区块。具体勘查规划区块见专栏7。专栏 7镇江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基本情况表序号规划勘查矿已设探矿权保留区空白区新设区块合计种块(个)(个)1铜154192金2353铁4594岩盐0115地热712196矿泉水033合计282856(二)勘查规划区块的管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预审制度,切实履行对矿
35、产资源勘查行政管理职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环境破坏的矿业活动都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处罚。二、开采规划区块与管理(一)开采规划区块划分依据镇江市矿产资源赋存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地质工作程度、经济技术条件及基础设施布局、行政区划等,本规划划定了 66 个开采规划区块。具体开采规划区块见专栏 8。专栏 8镇江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基本情况表已设采矿权保空白区新探矿权转采矿序号 规划开采矿种留设权合计(个)(个)(个)1铜20022铁10123岩盐10014膨润土10015熔剂用灰岩10016
36、水泥用灰岩1102建筑石料用灰2002岩建筑石料用砂1203岩砖瓦用粘土2016036地热41914矿泉水1012合计35201166(二)开采规划区块的管理1、完善矿业权出让机制根据部省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执行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国土资发 2011242 号)和江苏省矿业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苏国土资规发 20113 号)等法规要求,规范矿业权交易规程 , 所有采矿权交易都由矿业权交易中心严格按照交易规则的要求,采取公开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出让。2、严格矿业权准入条件在开采空间、矿山规模、开采方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查,要求凡新建矿山,必须符合省、市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严格控
37、制矿山开采规模,生产建设规模和采选矿方法的选取,做到保护节约利用矿产资源,限制并逐步淘汰落后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开采方法,坚决取缔无安全保障的开采方式。3、严格矿业权审批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政审批事项上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办理审批手续时,应综合考虑审批项目对生态环境,周边居民,社会安定,军事设施等造成的影响。为此,采矿权申请人需事先争得到军事设施保护、规划、林业、环保、安监等部门的同意后,方可予以办理相关开采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办理。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转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围绕“保护资源 , 节约集约 , 维护权益 , 改革创新”的工作总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推行综合执法,建立
38、国土资源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减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探索地质矿产管理新机制,构建“矿地融合”的地质工作新模式。改革矿业权审批管理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要件,优化审查程序。完善地勘投入运行机制,创新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矿山企业综合高效利用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矿业权人履行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强化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监管,实施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名单管理,实行重大环境影响终身追究制。二、完善规划实施考核与审查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划目标应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全面实施。将本规划中明确的矿山数量与规模、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等主要指标和任务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领导责任制,列入各级领导的业绩考核范畴。三、健全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和查处违反矿产资源规划的行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