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50569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突发性耳聋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 为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忆性分析本院 2021 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6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608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人群分布构成根本相同;左右耳发病率根本相等;成年人患病人数多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 以3140岁的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 其次是4150 岁和5160岁年龄段。白领职业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蓝领职业患者构成比, 也高于其他职业构成比。男性白领职业患者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608例突发性耳聋中以中青年为高发人群, 发病年龄

2、向年轻偏移的趋势;其发病率与职业有明显的相关性, 白领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蓝领职业、居家者、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即白领患者更易患突发性耳聋;其中男性患病与职业也有明显相关性, 即白领比蓝领和居家者更易患病;女性患病与职业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突发性聋;人口学;构成比 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是指在数分钟 、数小时或3 d以内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至少在相连的 2 个频率听力下降 20 dB 以上, 常伴有耳鸣、耳闷、眩晕或头昏、恶心、呕吐等病症, 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虽经积极治疗, 但仍有局部患者遗留听力永久性损失、耳鸣等后遗症, 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一种耳科疾病。现对中山大学附

3、属第一医院 2021年10月 2021年9月收治的突聋患者608例的人口学临床特征进行回忆性分析, 研究该病的人口学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照 2005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1】, 选出本科 2021年10月 2021年9月收治的突聋患者608例。其中男性 318例, 女性 290例, 最小年龄 5 岁, 最大年龄 83 岁, 平均年龄 44.1 岁。单耳发病 572 例 , 双耳相继发生突聋者 36 例, 均在发病当日至4周内来本院住院治疗。 1. 2 研究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忆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4、2. 1 一般情况 608 例突聋中男性318 例占 52.3%;女性 290例占 47.7% ;左耳患病 293例, 占48.2%; 右耳患病315 例, 占 51.8% ;双耳继发生突聋者 36例, 占5.9%。 2. 2 临床病症 608例突聋中听力下降前后出现耳鸣者552 例, 以低调持续性耳鸣为主;有耳闷者207 例;伴有眩晕或头昏者278例。608例突聋中无明显诱因者481例;有感冒病史者62例;有劳累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因素者58 例;其它因素7例。608例突聋患者中同时罹患其它疾病者, 如有高血压病、 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共计有128人, 计有高血压病34人, 冠心病 22人, 糖尿病

5、44人,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6人,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12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5人, 同时患有上述 3 种疾病的有5人。 2. 3 不同年龄段突聋发病人数分布见表 1 608例突聋患者中31岁40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比例居首位; 41岁 50 岁年龄组居第2位; 51岁60岁年龄组居第3位。 表 1 不同年龄段突聋发病人数分布 年龄段 发病人数 构成比 010 11 20 2130 31 40 41 50 51 60 6170 7180 8190 5 44 102 128 116 112 84 13 4 0.8 7.2 16.8 21.1 19.1 18.4 13.8 2.1 0.7 总计 6

6、08 100 2. 4 突聋发病人数与职业的关系 608 例突聋患者按职业可分为白领、蓝领、居家者、学生及学龄前儿童, 并按性别分层。见表 2。 从总体上看 , 608例突聋患者中白领在患病人数构成中居首位, 蓝领次之, 再次为居家者, 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患病人数构成比均低于在职人员和居家者。白领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蓝领患者构成比, 也高于其他职业构成比。经性别分层后, 在男性突聋患者中, 白领患病人数构成比高于蓝领和退休居家者, 而蓝领患病人数构成比高于退休或居家者;在女性突聋患者中, 不同职业的发病人数构成比相差不大。318例男性突聋患者中白领患病人数构成比为 45.6%, 290例女性突聋患

7、者中白领患病人数构成比为34.1%, 经卡方检验, 两性中白领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5 不同时期突聋住院人数的变化 2021年10月2021 年9月本院耳鼻喉科突聋住院人数占耳科总住院人数的构成比见表3。 三年来本院突聋住院人数占耳科总住院人数的比例逐年呈微上升趋势, 经卡方检验, 三年总住院人数中突聋患者住院人数百分比的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突聋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 已成为耳科常见急症。突聋发病率在性别、左右耳的构成比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那么以 40 50岁之间为顶峰【2】。通过分析发现:608例突聋中男、女患者人群分布构成根本相同;左右耳发病率根本相等

8、;成年人患病人数多于未成年人及老年人, 以3140岁的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 其次是4150 岁和5160岁及2130岁年龄段。鲁媛媛等【3】分析例突聋发现:心理和行为有异常改变的脑力劳动者易发生突聋。在608例突聋患者中, 白领患病人数构成多于蓝领;蓝领患病人数构成多于退休或无业居家者;脑力劳动者患突聋的人群构成多于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患突聋的人群构成多于休闲居家者, 说明工作中精神压力大和劳动强度高者易患突聋。经性别分层后发现:在男性中, 白领突聋患病人数构成比明显多于蓝领和退休居家者;蓝领突聋患病人数构成比那么较退休或居家者多;而在女性中, 不同职业的突聋患病人数构成比差异不大。可能的原

9、因是:我国男性承当的社会责任较大, 其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高于女性;而女性无论白领、蓝领还是居家者, 多数不承当压力大的工作, 不同职业的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差异不明显。 研究还发现, 白领中, 男性突聋患病人数构成明显多于女性;而蓝领和居家者, 男、女患病人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白领阶层中男性承当压力大的工作岗位人数多于女性有关。 因此可以认为精神压力大 、过度劳累的人员易患突聋。虽然通过统计本院三年来总住院人数中突聋患者住院人数百分比的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突聋患者无明显增长趋势, 呈均衡状态, 但是综合以上人口学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导致突聋发病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 以中青年为高发人群, 趋向年轻化;脑力职业劳动者更易患突聋, 尤为男性, 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41: 325. 【2】 姜泗长, 顾瑞, 王正敏.耳科学.第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36-845. 【3】 鲁媛媛, 童步升, 杨见明, 等.突发性聋与微循环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华耳科杂志, 2007,5: 45-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