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0974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优秀名师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四单元说明李世中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这里所说的“小论文”,是科学普及意义上的文章,大多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兴趣和热情而写的。这些文章不一定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却都出自科学大师之手,观点确实,论证严谨,文笔生动,兼有理趣和这个单元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使用和消费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技术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的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未来社会的扫盲,不是文字扫盲,

2、而是文化扫盲,是科学扫盲。一个人没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1989年就推出了一个“2061计划”,即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达到科学、数学和技术脱盲的2061计划报告书,其目的也在于强化对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2061年,76年公转一圈儿的哈雷彗星再次如约回归,它看到的人类社会将会是一个更加崇尚科学的世界。从语文学习方面说,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加强学习内容的文化内涵,在阅读和写作上有质的飞跃。学习这类文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似乎都是以对文字的礼拜起始的,而最终往往走向对“单纯的”语言文字的

3、背离。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以字词的认读为主的,阅读材料比较简单。到了高级阶段,形式的因素逐渐隐退,内容的因素逐渐浮出,因为加载更多的文化知识而气势磅礴。犹如涓涓细流而为长江大河,奔流入海,已经不能辨识其初始状态,也不能加以蠡测管窥了。语文能力形成的这种开放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具有“百川归海”的特点。语文学习不注重对科学文化的吸纳,我们可能读不懂每天报纸上涉及的大量科学内容,也看不懂电视上很多宣传科学文化的专题片(如discovery系列),这就会大大影响与他人的沟通。如果我们全体社会成员对科学文化所知甚少,就会妨碍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本身就要求我们的读写能力更趋于综合化,而不是

4、单纯地读纯文学作品,写点小情小景。一、教学建议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概说,有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对人类计数能力的追寻,有对宇宙未来命运的探索。教学时可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科普文章的兴趣。科学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增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成为最有活力的文化因素。大到航空航天,小到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学的支撑。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缺乏科学教育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科普文章的理

5、性精神和睿智哲思,对学生心智的成熟也是非常有益的。2.把握住“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教学之路。这个单元的课文,与必修课本第三册学习的科普单元,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精神,不同之处是第三册的选文多是描述式随笔式的,更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多为论述式阐发式的,有一个核心议题,有理论上的探讨,有一定的深度,更具有议论化的特点。教学时,要立足于“科学人文”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既是“科学的”,有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又是“人文的”,以人文的观点审视科学、对待科学,表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色彩。在语文课中学习科学文化

6、论著,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也要让学生从中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3.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本单元所选课文,每一课都有一个核心议题,作者在写作时,一定是经过了缜密的构思,围绕这一议题来组织材料的。解读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明晰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找出了重点难点问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不难了。编者根据每一课的不同内容和写法,对这些问题在各课的“课文研讨”和练习中都有所提示和强调,教师可参酌应用。4.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跨学科的交流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科普文章中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每天所接受的

7、教育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理科知识的水平可能超过老师,更有一些科学爱好者,在某些方面既“迷”且“专”,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科学知识的理解方面,可以多发挥学生的特长。另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能力的贯通,是新课标着意提倡的教学理念,而且容易实行,应该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是本单元各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二、课文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1.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

8、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二),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三),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四),是“中国建筑中最

9、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六),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特征的典型形象;色彩(七),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

10、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2.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教师参照“课文研讨”中的有关说明,结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题,理清作者的叙述说明线索,并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以板书的形式列出课文的结构表,来帮助阅读。(2)可以就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讨论的目的可以是求同的,即深化理解作者的说明论述;也可以是求异的,如对作者的某些观点加以补充和扩展。讨论的题目可以由教师参照“课文研讨”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发掘。既要把控讨论的主

11、题,使其不致与课文内容有太大的偏离,也要鼓励学生谈出新颖而独到的体会。(3)在学生熟悉课文后,结合完成练习第三题,总结一下科普文章语言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4)本文涉及的中国建筑方面的概念术语很多,有些说明文字因为没有图例参考不容易读懂。结合完成练习第四题,鼓励学生多查找一些图片资料,如网上图片、书中图片、有关中国民居建筑的邮票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寻访一些就近的名胜古迹,做一些实际考察,加强感性认识。作为生物的社会1.教学重点难点(1)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

12、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是

13、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

14、,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2.教学建议(1)参考“课文研讨”的有关分析,结合完成练习第一、二题,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并

15、就一些重点问题(如:怎样认识生物的社会行为)展开讨论。要注意讨论的限定条件,应当以理解作者的观点为主,不要抛开课文本身的视角和内容一般性地(或抽象地)议论。(2)注意从语言欣赏和写作借鉴上来学习这篇课文,参考“课文研讨”的有关分析,结合完成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并作一些仿写练习(若能和写作部分“学习写得深刻”,“学习写得新颖”两个专题结合起来就更好)。(3)本文涉及很多生物学知识,可以开展一次跨学科交流活动,请生物老师作一次学术报告,讲一讲动物行为学的有关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根据各地的教学条件,可以鼓励学生搞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城

16、镇的学生可以找来一些生物资料片(光盘)来看,农村的学生可以切实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以增强感性认识。指印1.学重点难点(1)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语言与数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是两种语言体系,而且在早期还具有同源关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以大量原始语言现象说明数学起源问题的良苦用心。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原始人类的数觉或表现数的方式,来阐述人类数学能力的发展历程。如对南非的布须曼人只有一、二和“多”三个数字,间接说明了原始人类对数的感觉极为有限;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语言的分析,论证了原始时代的数字经过了由

17、多元具体系统到一元抽象系统的转变过程。(2)作者为什么说“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它们有怎样的区别?11.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区分数觉和计数是作者在文中反复申明的,它是人与动物的数学能力的本质区别。要通读全文,才能充分理解作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作者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观点,也是本篇立论的关键所在。数觉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而且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也不比某些鸟类或昆虫高明多少。但是计数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借助于人类的“十指分明”得以起飞,演变为计数,成为全部数学发展的基础。94.234.29加与减(二)4 P49-56(3)作为一篇谈论数学文化的文章,本文具有怎样的论述风格?数:科学的语

18、言一书主要是介绍数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的,然而作者却很少用艰深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尽量用日常语言娓娓道来,其目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这本书,以激发大众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本书原版有一个副标题,为“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所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语言亲切、通俗是本书的主要特色,这在课文节选的部分也有突出的体现。另外,作者并没有就数学论数学,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描述数学发展的轨迹。所以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些来自作者对数学文化深厚的理解和热爱,来自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2.教学建议(1)

19、本文虽然是从介绍数学文化的名家名作中节选出来的,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艰深。教师可参考“课文研讨”的有关分析,结合完成练习第一、二题,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尺规作图)(2)学习本文的独特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语文与数学这两大符号体系,也许本来就不是水火难容的,它们在我们远古祖先那里发轫之初本是同源的,后来又共同催促了人类文明的脚步,给每一代人以不同的心智启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

20、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3)本课为略读课文,学生有关的知识储备可能更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可以用片段作文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巩固研讨成果。教师可参考“有关资料”部分的附文,作一些必要的补充,以丰富学生的见闻,为他们思想的腾飞提供助力。宇宙的未来(6)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1.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

21、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6)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以直线x=h为对称轴,顶点坐标为(h,k)的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大小由a来决定)(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背景知

22、识。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代,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突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讲演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单向度的,如果不注意讲演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

23、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兼有讽刺与幽默,表达了对宇宙未来命运判断的审慎态度。2.教学建议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本文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涉及的科学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学中要参考“课文研讨”和“有关资料”部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是论述宇宙物质密度的段落,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不过其中的道理比较简单:宇宙中

24、物质的密度,决定了引力的大小。物质密度大,引力就大;物质密度小,引力就小。当物质密度超过一个临界值,引力增大,宇宙就会停止膨胀而收缩。物质密度不但取决于可见天体和气体云,还取决于宇宙中的暗物质有多少。现在科学家还不能给整个宇宙“过秤”,称量它的质量,所以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仍是悬而未决的。(2)结合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可以与前面学过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作对比,看看两位作者的幽默风格有什么异同。还可以鼓励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或另辟蹊径“仿造几句”,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若a0,则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3)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要求全责备,能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推论即可。学生对一些细节问题一时不能完全明了,可留待以后的学习中逐渐领悟。科普讲座也要量力而行,可大可小。大到专门组织一次活动,小到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可请物理老师作一些背景知识讲解,或提供书目音像资料,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语文老师则着重在组织和表达方面给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