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410653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张家界普光禅寺导游词(白羊古刹)     (白羊古刹)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景点叫普光禅寺。请大家抬头看,这座大门上方的匾额为何写着“白羊古刹”呢?相传500多年前,这一带森林繁茂,古木参天,小地名叫白羊山。早在宋代,道家便在此建高贞观,但规模很小,不成气候。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一天,驻永定卫指挥使雍简在这山坡上看见一群白羊,便骑马追赶,不料白羊一下钻入土中,他感到十分奇怪,便命人挖掘,竟挖出了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他把这件事奏明当时的永乐皇帝,皇帝大悦,敕命就地取材建寺,并赐名普光禅寺。后来,一些官宦豪绅借此风水宝地,纷纷仿效,先后在这一带建起了嵩梁书院、

2、城隍庙和文庙等古建筑,统称为白羊古刹。“刹”是梵文音译,指佛塔、佛寺。普光禅寺属于白羊古刹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光禅寺古建筑群在1959年被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光禅寺)普光禅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据考证,该寺比北京故宫早建7年,比武当山金顶早建3年。普光禅寺属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原管辖本境80余座佛寺200余僧侣,常住僧侣达50多人。19191943年,曾先后六次在这里举行龙华大会,湘、鄂、川、黔数省近千名教徒在这里摩顶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誉。全寺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传统斗拱和藻井结构,设计精巧、宏

3、伟壮观,由大门山、二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武庙、牌坊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具有宋、元、明、清各朝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同时,集结构学、力学、文学、美学、风水术、建筑学之大成,融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于一体,是古代劳动人民超凡智慧的结晶,在建筑和宗教方面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大山门)这大山门上有四个烫金大字“普光禅寺”,据说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左右两边耳门分别题着“慈云普护”、“觉路光明”,按佛教的理解是佛法无边,庇护众生;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一旦觉悟便前途光明。寺门为什么又叫山门呢?历代名寺古刹,大都藏于深山之中,“天下名山僧占多”,进了山就等于进了寺,

4、所以寺门又叫山门。这大山门里面站立着两个守门神,称为哼、哈二将,闭口者为哼,张口者为哈。 (二山门)在二山门里供奉着四大天王,是佛祖释迦弁尼的外将,又称四大金刚。手持琵琶者是东方持国天王,持剑者是南方增长天王,手缠蛟龙者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持宝伞者为北方多闻天王。四员护法神将,威风凛凛,恪尽职守。请大家仔细瞧瞧,值得称奇的是四大天王的法宝,琵琶无弦,宝剑无鞘,蛟龙无鳞,宝伞无骨,是什么原因呢?按照佛经解释,琵琶上弦会地动山摇,宝剑入鞘会盗贼四起,蛟龙有鳞会兴风作浪,宝伞上骨会天昏地暗。反之,则可安享太平盛世。又有一种说法是宝剑有锋、琵琶有调、伞能遮雨、龙蛇有鳞,隐喻“风调雨调”,国泰民安。 女士

5、们、先生们,有了哼哈二将门,四在天王把关,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信步在这佛门净地,去感受渐离尘世的超脱了。 (大雄宝殿)正殿大门上有楣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巨匾。“大雄”是佛祖的德号和尊称。殿前檐柱上雕有两条金色盘龙,张牙舞爪,叱咤风云。据永定乡土志载,清雍正年间,寺内一僧人被派往对面的天门山执事,两地路途较远,且崎岖难走,可他很快办完事回来了,众僧都觉得奇怪,问其原因,他说是骑这条龙往返的。传说信不信由你,这两条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却是不假。大家再仔细看这门扇上刻着许多人物故事,是佛教里的一些典故,如唐僧取经、鉴真东渡、顺治皇帝出家、李自成爱将野佛到

6、天门山修行、怀素写蕉等。还有门上的浮雕把释迦弁尼从出生到成佛的全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是其它寺院能比拟的。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尊金佛像,叫三世佛。正中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弁尼,又称佛祖;东侧药师佛,西侧阿弥陀佛。 在大雄宝殿东西墙壁原有两块水磨石碑,磨制精细,光滑如镜,每当明月当宝,石碑反射月光照影,大殿一片银辉,故有“月点灯”之说。又因设计诡奇,常有清风拂地,一年四季大殿地面吹得干干净净,“风扫地”由此得名。“月点灯”与“风扫地”是普光禅寺引人入胜的奇景之一,它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光学、建筑学的深刻领悟和科学应用。可惜“月点灯”因石碑丢失而不复存在。大雄宝殿是普光禅寺的核心建筑,单檐歇山顶,通宽26.

7、5米,进12米,高9米,全殿5间共365平方米。不知大家是否已经注意到大殿内外为何这般宽敞明亮,这多亏头上的六架梁和斗拱。斗拱是我国建筑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它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既易于采光,又有装饰功能。在大雄宝殿背面有三个菩萨,中间有观音菩萨男身像,在过亭两侧有水、火二池。无论大旱干渴,水池四时不涸;火池虽大雨滂沱,池中滴水无存,与水池相得益彰,成为普光禅寺又一奇观。 (罗汉殿)大家看,殿两侧十八罗汉有的满脸慈祥,有的呲牙裂嘴,有的张口大笑,有的双目怒视,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罗汉是古印度语,指已灭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养者,永远不再轮回,并弘扬佛法,他是佛教修行的一

8、种低于菩萨的果位,佛、菩萨、罗汉三者之间的果位虽有区别,但同是修成正果的众生。 罗汉殿的建筑有其独到之处,它保存的一斗三升贰斗拱为明代原始风格的斗拱,最大特点是“曲柱弯梁屋不斜”。传说这是白羊入土化身的地方,建正殿的木材取自这里,而时隔43年之后建此罗汉殿的时候,白羊山已无粗大直木,工匠们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以歪就斜,殿堂的立柱、横梁等43个主要构件全用歪材。在工艺上斗拱全由木铆衔接,不用一颗铁钉,而且牢固非常,天衣无缝,实为建筑中一大奇观。罗汉殿的上层是“圆音楼”,正北面塑有韦驮菩萨像,手持金刚杵,气势威仪。圆音楼曾经是存放经书的地方,并供有佛像。楼中藻井与罗汉殿相通,信徒在殿内焚香烧纸的烟

9、气袅袅上升,飘散楼上,既防虫蛀又防潮气。保护经书真是别出心裁。圆音楼实为罗汉殿向北凸出的一座抱厦,纯木结构,其造型精美,结构复杂,与罗汉殿构成两层重檐歇山顶,正视一顶,斜看则出现三层飞檐。上层瓦面水汇流二层山尖,在交接处各设计一个开口木龙头,龙口置吊珠。雨水排注时,吊珠前后自然弹动,如同真龙戏水,既调节了注水流连,起一定缓冲作用,又避免山尖受到冲洗,其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备,堪称一绝。湖南省建筑志曾把这里的歪材、斗拱、梁柱、驼峰、工艺等作为古代建筑成就的范例进行了介绍;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称赞普光禅寺是中国古代第一流的建筑。 (观音殿)观音殿是普光寺内佛教建筑中轴线上最后的一幢建筑。殿内供

10、奉着女身观音。她端坐莲台,左胁侍是善才童子,右胁侍是龙女菩萨,据说观音慈悲为怀,随缘而化,可变男变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化身。 (龙眼井)这口井叫“龙眼井”,它与东200米处原城隍庙里的另一口井,并称龙的两只眼睛。据说两井相通,一井打水,另一井里水波荡漾。 朋友们,刚才游览了普光寺里的佛教建筑,顶礼膜拜了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相信您一定得到了一份超脱和升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相邻的道教场所。道教是我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认为“道”是“万物之母”,是无所不在的力量,“神异之的,实而有性”,可以“因修而得”,人若得道,可长生不老,成仙归正果。自金

11、元以为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请大家随我上玉皇阁一同参拜玉皇大帝吧。 (玉皇阁)玉皇阁建于明朝晚期,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重修。三层重檐歇山顶,高14.6米。下层供奉的是五岳神和道德祖师,上层是玉皇大帝及金童玉女。你看那玉帝老儿,正襟危坐,一副道貌岸然、唯我独尊的模样。过去曾有文人登楼远眺,面对脚下的古城和天门山的雄姿,即兴吟诵出“万千户尽收眼底,十六峰宛并肩头”的佳句,不知您此刻的感觉如何。 (高贞观)高贞观是普光禅寺最早的建筑,建于宋末元初,它的特点是单檐歇山顶,全用大斗拱托梁,枋下垫特大雕花角背,殿内有两根象征方土方术的全栓;殿后两根檐柱与柱础之间承垫了一块厚

12、约3公分的饼状木质,它可以散发上升的潮气,降低木桩直接受潮的系数,沿袭了唐宋建筑的特征,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高贞观很早以前就没有道士,香火由和尚代管,这是因为道教中分全真道和正一道两个主要派别。全真道以观为家,不能结婚,常炼丹习武,而正一道平时在家,常操民间祈祷、禳解、葬仪之事,可以婚配,不必长住道观,高贞观属正一道。所以道者不必出家,只逢神圣节日,集中到观礼拜一次,平日里佛门弟子不忍道观殿堂冷落,便“一视同神”拜敬香火,久而久之,佛门僧众相沿成习。普光禅寺是江南名刹,香火十分旺盛,佛道相安无事,和睦共处,成了一大特色。 高贞观所供奉的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三清神,正中间是玉清元始天尊,东侧上清灵

13、宝天尊,西侧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传说这三位神主三天、三仙境,故又称“三洞教主”。凝望“三清”平和、安祥而又睿智的神态,您是否会生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武庙)武庙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14年),又叫关庙,它主要由寝殿、正殿、前殿、佛殿、前门构成。正殿端坐着被称为“武圣”的关公,两边站立的是关平和周仓,威武肃穆。四周封火高墙,形成四合院格局。前门内有戏台,正殿前四合院两侧是钟楼和鼓楼,按八角攒尖设计,巧妙地附角于墙。乍看像完整的楼,其实只有半边,这种破中见整,虚实结合突出正殿的设计造型,与普光寺内的钟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殿外空坪是过去习武、看戏、祭祀的场所。空地两边的偏殿陈列着永

14、定区的部分出土文物和民间收藏的古代家具以及木雕花板。 (石牌坊)这里有两座牌坊,分别为嘉庆道光年间建造。牌坊上刻着“朱买臣负薪读书”、“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奋读”等我国古代圣贤勤奋攻读的故事,时隔80多年后宣统元年修文昌祠,这个道教建筑又巧妙地将牌坊空隙作大门,牌坊空门填石后作前墙,于是整个普光寺形成了集寺、观、祠、坊、阁为一体和格局,这在国内实不多见。1990年,毛泽东主席的秘书李锐参观普光寺后即兴题写了一幅对联:“寺、观、阁、祠、坊一体,儒、释、道、文、武合流”。十几个字对普光寺的个性特点作了最好的总结。    欢迎大家到国家4a级旅游景点张家界

15、土家风情园来做客,我叫小周,我将陪同大家一起走进土家风情园,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感知土家族的文化。 进入园内之后,我们朝左边看去,会发现一个由五根大木柱构成的亭子,这便是“祗柱亭”。“祗”又叫“社”,是土家人最崇拜的土地神。祗柱亭的五根大柱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保佑土家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每根柱子上还有个人物雕像,特别清晰,他们是土家族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祖先:巴廪君、彭公爵主、向大官人、田好汉、覃垕王。 请大家抬起头来,一座石牌坊矗立眼前,上书“东南第一功”五个大字。这座石牌坊目前是江南最大的石牌坊,记载着土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泛滥,于是朝廷在全

16、国范围内征兵抗击倭寇。茅岗土司覃尧之接到军令以后发愁了,因为军队开拔的这一天刚好是过年的前一天。但为了保家卫国、驱除倭寇,覃尧之号召土家族的父老乡亲提前一天过年,做甑子饭,吃砣子肉,喝大碗酒,为出征的土家男儿壮行。后来,土家族就将过年提前一天赶着过的风俗沿袭了下来,这就是土家族“过赶年”的来历。这些英勇的土家男儿到了东南沿海以后,通过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将倭寇全部歼灭,立下了赫赫战功。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亲自授予“东南第一功”的荣誉给这些土家族兄弟。 我们脚下的这块空坪就是土家族的露天摆手场,是土家人祭祀先祖跳摆手舞的地方。2002年9月22日,这里举行过一场大型的千人茅古斯表演,被载入了吉尼斯

17、世界纪录。茅古斯舞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被喻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男人身穿稻草衣服,女人身穿树叶和树皮制成的服饰,用舞蹈来表现土家先祖生产、生活、婚姻嫁娶的情景。 这既象庙宇又象戏台一样的建筑,就是土家族的摆手堂。早在远古时期,土家族就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大型的民族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先祖跳的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跳摆手舞还要唱摆手歌,主要表现祖先的起源、迁徙、繁衍、战争、生产、生活等创世业绩,所以摆手舞被称为土家族古典文化中最伟大的民族史诗。 衡山导游词 张家界导游词 南岳大庙导游词 天心阁导游词 这是按照土家祠堂式样修建的土王宫,后面连着的两栋封火墙

18、是土王行宫,再后面一栋吊脚楼则是土王后花园。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由于高度自治,被视为土司小朝廷。土司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与土民有等级之别,连居住的房屋也有等级之别。土关衙署,可以绮柱雕梁,砌砖盖瓦;土民只能叉木架屋,编竹为墙;社巴头目虽允许竖梁柱装板壁,但不能盖瓦,违者治罪。故民间有“只许买马,不许盖瓦”的俗话。这座土王宫,现在是拥有100多间豪华客房的三星级标准的宾馆,阁下如有雅兴,不妨在此下榻,感受一下多情好客的土家人的星级服务。 这蔸槐树看起来不够高大,可是纵纹密布,有一大把年纪了,有千年槐树之称,是土家风情园的镇园之宝。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朋友们:

19、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1999年11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

20、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

21、,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

22、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是观

23、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 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 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 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 (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 (野佛藏

24、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破解。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是鬼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