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41169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顺义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高三上日喀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生态文学王必胜时下,生态文学是一个亮点。生态与文学的关联何在?生态文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志于此的人们所关心的。当一个社会自觉地以自然为友,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程。特别是人们面临着生态自然的好坏,环境条件的优劣时,会对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如何与GDP同步发展等问题有新的期待与新的诉求,于是,文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把生态发展水平纳入自己的视野。文学为生态建设,为环境保护,为自然可持续发展,张

2、开了想象的翅膀。纵观全球,生态文学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关注点。生态文学,其实是大自然文学,是书写人们在生态建设和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心情感受。生态文学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生态环境成为书写的对象,山水田园,风花雪月,自然生灵,皆成文章,铸成大雅。“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春来江水绿如蓝,谁不忆江南?”是自然的吟唱,是生活的感怀,是风光的唯美颂歌。二是,忧思于自然世界的恶化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所谓寻找“诗意地栖居”,生态优化型的社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于是,在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笔下,生态自然成为主角。书写高山大漠、森林河流的治理保护也为一时之盛。社会呼唤文学的多样

3、化,而生态文学的出现,更让文学的多样成为可能,有了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正因为生态文学的界定莫衷一是,所以生态文学的历史状态和文本样式也相应地难以归类。但是,对于优美的自然,倾情地讴歌,从中提炼出醇厚的诗味,纯美的文意,是一切类似的文学经典化的表达。如果宽泛地理解的话,生态文学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东晋时期的山水诗巨将谢灵运的山水诗,其清新的韵致,其闲适的意境,其婉约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有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恬淡,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成为千古绝句。大约相同时期的陶潜老先生,以采菊东篱的闲情逸致,唱出了自然与人生的高致情味,其意象与境

4、界,是自然生态的优美写照。他们或许是中国古典生态文学的集大成者。而美国的梭罗,瓦尔登湖旁的轻唱微吟,远离尘嚣,以自然为伴,以沉静自修的禅心,把文学的功利与社会的负累置之脑后,人生的旷达与疏放,成为作品透视出来的精神光点。还有,俄罗斯的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他的林中水滴大自然的日历大自然的眼睛,细腻描写了大自然世界中生命的平凡与灵动、坚韧与高洁。高尔基评价说:“他的心灵与土地、森林、河流,结合得如此完美,在任何一个俄国作家的作品中,我从未见过。”帕乌斯托夫斯基评价道:“普里什文仿佛就是俄罗斯大自然的一种器官”,大到一片森林,小到一颗水滴,他都有熟悉而生动的书写。所谓生态文学,其实是一种对

5、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精神舒缓的抒发,是一种充满了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和情感的提纯。因此,作为生态文学的倡行者和实践者,我以为,主要是用一种亲和的态度,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以人性情怀书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风物。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生态文学之魂。如同陶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的优雅,如同梭罗的心闲神定的自在,如同普列什文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地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或者,你以“亲人般的关注”,将自然“艺术化的方式,打动人心”。当然,还有,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家,也要像普里什文一样做生态和环保主义

6、的捍卫者,贯穿在身体力行中。生态文学不仅是一种纯美的文学,她的厚重在于,既书写这个自然世界的优美和谐,丰姿神韵,也抒发人类对于大自然保护的一种责任。可见风物,也见人文,表达对于消失的风物和失落的生态文明的忧虑。也许,后者是当年陶潜、普列什文、梭罗们所没有想到或做到的,而凸现人文精神,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文学的书写,是生态文学行之高远的灵魂与精髓。(选自2013年01月11日 文汇报)(1) 从广义来讲,“生态文学”其实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即_和_。“生态”与“文学”的关联在于_。(2) 关于“生态文学之魂”,下列表述最准确的项是( )A . 像陶渊明那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的

7、优雅生活。B . 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地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C . 把做生态和环保主义的捍卫者,贯穿在身体力行中。D . 可见风物,凸现人文,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文学的书写。(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当一个社会自觉地以自然为友,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程,文学才可能把生态发展水平纳入自己的视野。B . 没有生态文学的出现,文学的多样化就不会成为可能,也就不会有生态文学这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C . 用一种亲和的态度,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以人性情怀书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风物,是作者对生态文学的倡导与呼唤。D . 只要做一个生态和环保主义

8、的捍卫者,并贯穿在身体力行中,就能和普列什文一样成为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家。2. (9分) (2018高一上湄潭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全民阅读渐入佳境本报记者张国圣一边读美文,一边品美食、赏美景。这样的“美事”,在重庆已是“常事”。持续10年的全民阅读活动、持续 9 届的全民读书月活动,让重庆有了 3000 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阅读活动。便捷的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让重庆人的阅读变得时尚,让阅读成为重庆的风尚。阅读变“悦读”越来越多的时尚阅读场所,将“阅读”变成了“悦读”。2015年5月,被网友誉为“最美中国书店”的方所书店进入重庆。“重庆

9、方所”还被写进了多个重庆旅游攻略。除了打造凸显重庆山城江城特色的阅读空间,重庆方所还举办以“重庆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文化即日常”摄影展,“让每一个客人都感受到方所和这座城市的融合”。读者的“悦读”需求也促进了重庆本土传统书店的转型。沙坪坝书城是重庆新华传媒旗下第一家体验式书城。除了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分设格调书屋、文化教育馆和儿童主题书店外,这里还经常举办经典诵读、艺术讲演、小型音乐会和星期五读书会等活动。随着读者的“悦读”感增强,书城的销售额也增长了42%。进入重庆文化市场 8 年的西西弗书店是“悦读重庆”的引领者之一,他们在今年5月推出了重庆的第8家连锁店。据西西弗人力资源总监钱晓彬介

10、绍,到2018年,西西弗在重庆的连锁店将扩张到15家左右。今年 5 月在重庆南山植物园附近开张的“南之山”书店集书屋、画室、民宿于一体。环绕四周的树林,还有眼前次第展开的山城风貌,很快为“南之山”赢得了“清新”“小资”的口碑。周末和节假日想去看书购书,得提前好几天预约才行。“阅读并不存在竞争。书店越多,说明这个城市的阅读氛围越好。”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说。全民阅读便捷化“十二五”以来,重庆依托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以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出版和增配图书,同时整合统筹社会力量推进社区图书馆、家庭图书馆、读书人家、市民书吧和图书漂流点等阅读网点建设。全

11、市43家公共图书馆的分馆数量增加到210个,年到馆读者超过1245万人次,年图书外借近1000万册次。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年接待读者也达到了500万人次。2016年举办的重庆第九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将主会场的外展舞台交给市民。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阅读群体共举办了23场交互性阅读推广活动。由民间文化团体编排的傅天琳经典诗歌诵读会,今年已应邀举办了4个演出专场。一些“傅迷”为了参加诵读会,头一天就从四五百公里外的区县赶到了重庆市区。融入生活的阅读,使阅读成为许多重庆人的生活方式。重庆市江北区图书馆与一家书店合作,共同举办了20多期“悦读汇”文化沙龙。“悦读汇”既有名家讲座、好书分享,旅行视野、茶

12、享雅集,又有“小蜜蜂乐园”少儿活动、“快乐厨房”厨艺教学。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和网络,也成了重庆人的阅读平台。网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书香重庆微信微博等“互联网+阅读”新载体,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读者。2015年,重庆人均每月阅读数字图书5.3本,当选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用阅读的力量行走世界”阅读未必能直接改善一个人的境况,但阅读一定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红绿熊心阅读”是重庆图书馆为未成年视障读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公益助残项目。杨芷佳第一次跟妈妈来体验时,这名 4 岁的视障女童将头勾得低低的,到哪儿都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重庆图书馆的志愿者迎接小佳佳时,她浑身颤抖着往妈妈怀里躲

13、志愿者耐心地用重庆图书馆自制的盲童绘本引导佳佳,陪着她阅读,和她聊天,设计游戏帮助她通过摸、听、闻延伸阅读。志愿者还经常给小佳佳打电话,让她慢慢熟悉自己的声音。现在的小佳佳不仅养成了爱听故事爱阅读的习惯,还特别喜欢登台讲故事,到哪儿都能很快融入新环境,与周围的人成为好朋友。重庆八中一直引导学生“用阅读的力量行走世界”。学校负责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作家,但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读者,都能通过阅读改变生活、丰富生活,让人生更加精彩。”重庆的经典阅读推广,超过三分之一是专门为未成年人设计的文化名人进校园、手工制作立体绘本、讲故事大赛、创意艺术课堂等品牌活动。重庆城乡的中小学,普遍建立了班

14、级图书角、书香角、读书走廊,开展了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读书交流会、朗诵会、故事会等主题活动。“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全民阅读让重庆的码头味越来越淡了,书香气越来越浓了。”张永才说,“阅读正再度成为重庆的社会风尚,阅读正在让重庆变得越来越时尚。”(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报道第一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整个新闻内容,指出了重庆市全民阅读的鲜明特点。B . 这篇报道的主体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从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三个角度来介绍。C . 重庆市能够将“阅读”变成了“悦读”,主要原因是拥有越来越多的时尚阅读

15、场所,有的功能多样,有的环境优美。D . 在这篇报道的第二个小标题的内容中引用了大量的数字,交代了重庆市全民阅读越来越便捷的原因和全民阅读的效果。(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阅读成为重庆的风尚,与便捷的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等方面分不开。B . 读者的“悦读”需求促进了重庆本土传统书店的转型。作为“悦读重庆”引领者之一的西西弗书店,已经在重庆推出了8家连锁店。C . “互联网阅读”的新载体,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读者,手机和网络也成为了重庆人主要的阅读平台。D . “红绿熊心阅读”帮助杨芷佳从自卑、胆小变得乐观、自信、

16、爱交朋友,说明阅读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境况,但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3) 这篇报道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重庆市的全民阅读渐入佳境?请简要概括。 3. (12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枣梁衡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

17、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千枝有刺,叶小花开迟。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围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级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

18、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A】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束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沙束还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早,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

19、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裁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三是它能抗盐碱。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 , 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

20、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第二年的端午节,我到离沙地稍远一点的一个村子里采访。这个地方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沙枣,就像成都平原上一丛竹林一户人家。过去我以为沙枣总是临沙傍碱而居,其叶总是小而灰,色调总是暗而旧。但在这里,沙束依水而长,一片葱绿,最大的一片叶子居然有一指之长,是我过去看到的三倍之大。清风摇曳,碧光闪烁,居然也不亚于婀娜的杨柳,加上它特有的香味,使人心旷神怡。沙枣,原来也是很秀气的。它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上能下,能文能式,能防沙,能抗暴,也能依水梳妆,绕檐护荫,接天蔽日,迎

21、风送香。多美的沙枣!那年冬季,我移居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束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宋人咏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文章有删减)(1) 联系全文,请简要概括沙枣的特征。

22、2) 赏析文中画线句【A】。 (3) 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文字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由。 (4) 请探究文章结尾句的意蕴。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7高三上南通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送穷文韩愈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粮,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屏息潜听,如闻音声,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

23、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唯子是从,不变于初。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嗅臭香,糗粮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各有主张,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擿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只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面丑心妍

24、 ,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置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 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唯乖于时,乃与天通。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 迁:贬谪B . 鼻嗅臭香

25、糗粮可捐 捐:献出C . 影与行殊,面丑心妍 妍:美丽D . 唯乖于时,乃于天通 乖:违背(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 烧车与船,延之上座B . 疑有而无,久乃可明 唯乖于时,乃与天通C . 单独一身,谁为朋俦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D .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 小人君子,其心不同(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4) 作者一本正经地虚构主人摆设东西祈祷“穷鬼”离开的场景,抒发了怎样的心志?请加以概括。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

26、2016高二上六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注】原州,相当今甘肃镇原及宁夏固原东部地,属当时的边疆地区。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1)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6. (3分) (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 名句默写 (1) 沁园春长沙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的深沉思考的三句是:_,_,_。 (2) 再

27、别康桥中“_,_ ”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3)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 (4)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走尽这雨巷。雨巷 五、 语言表达 (共3题;共16分)7. (6分) (2020高三上渭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偶戏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简单的舞台、 的道具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木偶戏发展初期,木偶造型讲究“三雕七画”,说的是“三分雕刻,七分绘画”,而在这一阶段,艺人们认为( ),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雕刻木偶上。木

28、偶最传神的部分是偶头,想要制作出一个完美的偶头,艺人们要 许多心力,精心雕刻,不能错过每一个细节。后来,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人物造型,艺人们将雕刻和绘画开始并重 , 绘画色彩方面得到了凸显,还出现了“南江北徐”两位有名的匠师,他们在雕刻和绘画方面造诣颇深,深刻影响了木偶造型艺术的发展。第三阶段是“创造性发挥”阶段,这时雕刻、绘画仍占 地位,但是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木偶偶头的制作改用更加阶段,这时 的纸张、塑料等材料,服装的材料也改用更加飘逸的丝绸、聚酯纤维等材料,整体艺术风格开始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和国际化。(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29、惟妙惟肖 耗费 主要 轻便B . 有声有色 损耗 紧要 便利C . 有声有色 耗费 主要 便利D . 惟妙惟肖 损耗 紧要 轻便(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雕刻是木偶的基础,而点睛之笔则是绘画B . 点睛之笔是绘画,而雕刻则是木偶的基础C . 绘画是点睛之笔,而雕刻则是木偶的基础D . 雕刻是木偶的基础,而绘画则是点睛之笔(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人物造型,艺人们将雕刻和绘画开始并重B . 目的是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人物造型,艺人们将雕刻和绘画开始并重C . 为了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人物造型,艺人们

30、开始将雕刻和绘画并重D . 目的是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人物造型,艺人们开始将雕刻和绘画并重8. (5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答题。为防止疲劳驾驶,保证交通安全,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在某高速公路出口处设置检查站,提供床位和茶水,拦下连续驾车3小时以上的司机,要求他们至少休息20分钟。某中学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到检查站协助交警工作。有一位连续跑了500余公里的中年司机推说交货时间紧,拒绝停车休息。如果你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请你劝说这位司机。要求表达得体,有说服力。9. (5分) (2017厦门模拟) 2017年9月3日至2017年9月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厦门举

31、行。下图是“厦门金砖会议”的会标,请写出除“2017 CHINA”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背景为蓝色)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20高三下来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又刷屏连日来,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物资上的中华古诗词火了。“在疫情中接到来自异国的问候,大家都觉得很温暖,特别是用中国传统诗句的形式,让我们觉得格外暖心。”一位网友说。命运好像特别爱跟彭敏开玩笑,头两次他信心满满地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却分别败给了16岁少女武亦姝和

32、快递小哥雷海为。休整了一年,彭敏再次出山,赛前他曾笑言,“如果再得亚军,我就给三亚代言”,却又没如愿,最终他拿到了冠军,笑傲诗词江湖。95岁诗词学者叶嘉莹先生继2018年为南开大学捐赠1857万元之后,再次捐赠1711万元,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令无数人动容。这位蜚声国际的诗词大家,一生与诗词为伴。回顾自己70多年的执教经历时,叶嘉莹说,“我别无所长,就是喜欢诗词,而且愿意把我喜欢的诗词介绍给年轻人”。近期,以上三则与中华诗词有关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请你从日本友人、彭敏、叶嘉莹先生三者中选择一个作为收信人,表达对对方的敬意以及对中华诗词的个人感悟。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1、1-2、1-3、2-1、2-2、2-3、3-1、3-2、3-3、3-4、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1、5-2、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6-1、6-2、6-3、6-4、五、 语言表达 (共3题;共16分)7-1、7-2、7-3、8-1、9-1、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