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146531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23《绿色蝈蝈》学案3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绿色蝈蝈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蹦(bng):两脚并着跳。啄(zhu): 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蹬 (dng):踩;踏。吮(shn):聚拢嘴唇吸。中旬(zhng xn): 一个月的中间十天,即十一日至二十日。篝火(gu hu):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梧桐(w tng):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狩猎(shu li):打猎。喧嚣(xun xio):声音杂乱,不清静。窸窣:(x s):象声词,形容发出细小的声音。喑哑(yn y):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静谧(jng m):安静。气氛(q fn):特定环境中给人

2、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篡夺(cun du):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吱吱(zh zh): 象声词。多形容尖细的声音。劫掠(ji l):抢劫掠夺。逃窜(to cun): 逃跑流窜;溃散奔逃。悬殊(xun sh):差别很大。俘虏(f l):战争中擒获之敌人,或为敌所擒获者。囚犯(qi fn): 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果酱(gu jing): 用水果加工制成的糊状食品。盔甲(ku ji): 古代战士的护身服装。贪婪(tn ln):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撇开(pi ki):放在一边,不予讨论或考虑。和睦(h m): 和好相处,不争吵。妒忌(d j): 对别人的长处感到不痛快或忿

3、恨,同时又希望自己具有同样长处。更胜一筹(gng shng y chu):更加超出一等。惊慌失措(jng hung sh cu):因害怕慌张,没有了办法。开膛破肚(ki tng p d):剖开膛,刮开肚。津津有味(jn jn yu wi):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昆虫记第一卷,到1920年他80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本文选自

4、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二、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积累重要词语。2、学习筛选及概括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3、品味本文拟人化的手法,并体会其作用。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过关1、绿色蝈蝈的作者是 (国别)昆虫学家 (姓名),选自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篝火 ( )(2)w桐( )(3)狩猎( )

5、(4)喧嚣 ( ) (5)yn哑( ) (6)静谧( ) (7)cun夺( ) (8)螽斯( )(9)吮吸 ( )(10)窸窣作响( ) (11)更胜一chu( )3、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2)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 )(3)声音杂乱,不清净。 ( )(4)贪得无厌(含贬义)。 ( )(5)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二)、研习课文1、速读概括,感知文章(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学生自读后,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明确:(1)外表:漂亮、嫩绿、苗条、匀称(2)

6、习性:叫声、食性2、句段品读自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用以下句式加以赏析。提示: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词语用得生动的语句、运用写作手法和说明方法的语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等。)我喜欢“ ”这句话,因为 。示例:(1)、我喜欢“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这一句,是因为这一句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活泼可爱的样子。(2)、我喜欢“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这一句,是因为这一句用了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作者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3)、我喜欢“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

7、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这一句,是因为这一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特韵味。(4)、我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一句,是因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5)、我喜欢“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这一句,是因为这一句中“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喜爱之情,亲切自然。(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3、探究质疑蝈蝈喜欢吃蝉的腹部,作者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其中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明确:(1)提出

8、问题:为什么蝈蝈喜欢吃蝉的肚子;(2)建立假设:可能是因为蝈蝈喜欢吃甜食;(3)收集证据:喜欢吃有嗉囊的腹部,喜欢吃很甜的水果;(4)得出结论:蝈蝈喜欢吃甜食和昆虫的肉。 体现了作者仔细观察、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随堂抽测题1、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课文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外形特征、叫声和食性等方面。B. 课文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写其残忍贪婪,说明作者对蝈蝈极其厌恶。C、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但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D、“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是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

9、、形象生动的感受。2、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 )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

10、,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1)、给句中的空格选择合适的词语。(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 )蝉,而蝉则惊惶失措地飞起( )。A追赶、逃跑 B追捕、躲避 C追击、避让 D追捕、逃窜(2)、“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者把什么比做鹰,把什么比做云雀,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3)、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赋予了蝈蝈以人的什么品质?请你也选择一种动物,看看可以赋予它什么品质? 答案1、B2、(1)、D “追捕”比“追赶”和“追击”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很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2)、作者把蝈蝈比做鹰,把蝉比做云雀。相似的是捕猎的关系,不同的是鹰比云雀大而强壮,而蝈蝈比蝉小得多,看起来也没有蝉强壮。(3)、作者赋予了蝈蝈勇敢的品质,比如蚂蚁是一种非常善于团结协作的小动物,还有蜜蜂非常勤劳,狗很忠实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