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评价及质量分析高三物理组一试题评价(一)试卷结构本次检测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必考题占95分,选考题占15分,试卷共17小题、其中必考15小题、选考2小题,满分110分。(二)命题指导思想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能力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三)试题特点1.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基础
2、知识有:物理学史、受力分析、静电场、动量守恒、变压器、卫星运行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振动与波、光的折射、功能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2. 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试题重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其中必考题中力学占53%,电磁学占47%。3. 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木块木板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圆边界等。4、选择题、实验题、选考题难度设置均较为基础、贴切高三一轮复习学生的特征,整套试
3、题区分度来看不是很好。第9、10、13题是整个试卷的亮点、第9、10题侧重能力考查,第2、3、13题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试题的不足之处在于压轴题15题没有难度,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即可相对比较容易得出满分。二答卷中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1.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如1题、5题;基本物理学史记错、理解不到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掌握住,这是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电学实验中不会进行电路分析,本次考察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要通过图像的截距求电流和电阻,很多学生找不到关系,无法求出答案。14题中学生表现出逻辑混
4、乱,找不到几何角度关系等问题。在选考3-3中,选择题考查固体、液体的知识,学生对晶体、非晶体的区别,及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排列的知识点有些含糊不清,导致误选AD情况比较多,解答题考查气体的状态变化等压变化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压变化过程学生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U二W,Q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为负值,求得Q=U-W=400-(-24)J=424J,很多同学出现减去24J得了376J的错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到位。2常规方法掌握不熟练。如:第8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在木板木块中的应用,第14题的圆边界模型。3.审题能力存在问题。如:13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将匀速与匀减速过程都当做匀速
5、过程来处理,把匀加速过程的加速度直接运用到匀减速过程中去。4.卷面书写不规范,运算能力较差。如:13题部分学生列出方程中运算错误,15题卷面非常混乱,没有逻辑,物理字母、数字运算杂糅在一起。三教学建议1.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它们的变化。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界定了高考命题的指向、范围、难度,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讨。尤其是今年物理考纲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研究它们近几年的变化,尤其是这一学年的变化,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考向,把握高考命题趋势,相信事出有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变化,一定会体现在高考试卷上,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应该会更重要。2. 抓主干知识,狠抓重要的题型、基本物理方
6、法。主干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主干知识反复考,主干知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怎样抓主干知识呢?这就需要从重要题型、基本物理方法入手,主干知识中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步骤通过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干知识涉及的物理方法依托题目,做为基本知识点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以重要的典型题、基本物理方法为载体,主干知识就可以很好的掌握。3. 注重实效,专题突破。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效果,一节课帮助学生弄清楚几个、甚至是一个问题,都比讲了很多,不求甚解强得多。这就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挑选最重要的问题专题突破、重点突破,哪怕是其它的题目舍弃不讲,也要把讲的问题真正讲明白,当然挑选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掌握不好的、有价值的,如
7、物理方法、物理模型、典型问题等。切记,一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很有限的,重点不能多,否则主次不分,所有问题都是浅尝辄止,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4注重学生的反思、总结,提高练习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解题是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重要途径,学物理必须做题,但不是做的题越多越好,要引导学生养成解后反思的好习惯。即:经过解题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认识,对有关方法的掌握有哪些提高?哪些收获?该题条件、问题可以有哪些变化的情况?自己的学习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通过反思、总结,让学生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增强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横向联系。5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器
8、材走进教室。高考一向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对考纲要求的实验要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重新做一遍,从而对相应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注意事项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考纲要求的基本仪器,可以分批放在教室里,让学生能多看、多用,真正熟悉其操作、使用、读数等基本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6进行规范化训练,减少不规范失分。备战高考需要注重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抓最容易抓住的方面,那么规范化训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增强规范性,可以让学生会做的题得满分,改变以往会做的题得不了满分,甚至不得分的情况。具体地,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规范解题的基本要求
9、展现规范解题过程给学生做榜样,展示学生规范解题的过程、不规范解题的过程(并指出问题所在)、经常在教室张贴栏张贴练习题规范解题过程、个别辅导等等。四、二轮复习策略1、二轮复习时间安排二轮复习时间安排:2018.3.12018.4.252、二轮复习策略研究学生学情,针对不同班级制定二轮复习计划,整个年级统筹规划,以“共性+个性”的方式进行推进二轮复习,即全年级以三维设计为共同使用资料,科任教师对资料进行合理整合,自己针对学生情况辅以个性作业、学案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针对清北潜力学生,重点侧重物理压轴题的训练,对压轴题进行难点归类,常见难点有一下几点:题目信息点多,审题难度大;题目思维量大;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针对不同类型的难点,对学生逐一进行难点解刨,引导学生掌握该类题目的特征,并对其进行限时训练,以达到学生能解压轴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