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4418641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 我的第一本书精彩开篇词 一本书,让人难忘;一段情,让人感动;一段岁月,让人留恋.捧起这本书,让我们共同回味.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诗意感悟。2.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你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

2、音。酷(k)似 掺(chn) 脊(j)背 枉(wng)读(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温厚:温和宽厚。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2.作者简介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承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3.背景链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作者围绕“我的

3、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哪些人?【交流点拨】事件:分书、修书、送书、转学、人与狗的默契。主要人物:我、父亲、乔元贞、二黄毛。2.文题“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交流点拨】“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交流点拨】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

4、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二)文本探究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书”中的苦与乐。【交流点拨】 “苦”:生活的贫困,学习条件的恶劣,小伙伴的辍学;“乐”:祖母的幽默,父亲的仁慈,老师的宽厚,大狗、小狗的陪伴,对大自然的感应。2.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我”是怎样的孩子? 【交流点拨】父亲是一位温和、善良、慈爱、有同情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知书达理的旧社会小知识分子。“我”是一个懂事、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孩子。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

5、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交流点拨】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

6、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三)语言赏析品味下列重要语句的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交流点拨】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

7、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这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交流点拨】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

8、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既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四、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从荒寒的大自然间 父子之情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之情的快乐和梦幻” 人与狗的情趣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打阎连科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

9、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钱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批注:一个“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但“眼里含着的泪”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的内心世界,那是

10、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

11、一下头。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

12、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批注: 】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

13、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节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1文中写了三次“打”,为什么作者说第三次是“最最该打我的”? 【交流】这是一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且“我”欺骗(隐瞒)了父亲。 2参考第段的批注示例,对第段的画线句

14、加以品析,完成批注。 【交流】示例:这里的“扭”也是一种掩饰,“我”想掉泪,是因为父亲的话触动了“我”的内心,“我”为父亲的老去感伤,也为自己欺骗了父亲感到自责和愧疚。 3结合语境,说说第段画线句详细描写刮脸刀的作用。【交流】睹物思人,传递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表明父亲非常珍惜儿子送给他的刮脸刀。 4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的阐述。同学A:这个父亲有些粗暴,他教育孩子主要靠“打”。同学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同学C:只有经过多年,作者才能明白父亲的“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交流】我的看法和阐述:示例:父亲的“打”,的确是爱的表现。父亲打“我”,都是以为“我”确实犯了错误。从“半夜把我摇醒”这一细节中可以读出,父亲是多么希望“我”没有偷窃;从父亲“眼里含着的泪”“轻摸我的脸”等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怜爱和他的自责。所以,这是迫不得已的“打”,是让“我”好好反省的“打”,是充满父爱的“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