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45016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预算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财政预算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财政预算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财政预算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财政预算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财政预算业务基础知识培训主主讲:黄忠:黄忠辉平果平果县财政政局局预算股算股将预算管理进行到底讲解提纲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 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管理政府预算概况财政发展和财政改革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一)财政的概念(一)财政的概念财政财政财政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一级政府有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一级政府有一级财政。我国现行为五级财政,即中央、省一级财政。我国现行为五级财政,即中央、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市、县、乡。(自治区或直辖市)

2、市、县、乡。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三)公共财政特征及其职能公共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弥补公共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财政模式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或类型。公共财政概念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概念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运行模式而提出来的。现代意义上要求的财政运行模式而提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产生于英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公共财政产生于英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国是而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国是19981998年正式提年正式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路及相关原则。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路及相关原则

3、其主要特征和职能如下:其主要特征和职能如下: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公共公共公共公共财财政特征:政特征:政特征:政特征:n n(1 1)强强制性制性国家在国家在处处理理财财政分配关系、政分配关系、组织实组织实施施财财政政收支收支时时,依靠国家的政治,依靠国家的政治权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力,运用法律手段强强制制实实施的。施的。国家作出国家作出规规定,不必与任何方面定,不必与任何方面协协商,也不必征得商,也不必征得对对方同方同意,只要符合国家意,只要符合国家规规定,就必定,就必须须依法交依法交纳纳,否,否则则就要受到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制裁。n n(2 2)无)无偿偿性:指筹集上来的性:指筹集上来

4、的资资金不再金不再归还归还。n n(3 3)公共性:指国家从直接生)公共性:指国家从直接生产劳动产劳动者所者所创创造的造的财财富中拿富中拿出一定份出一定份额额,用于社会公共事,用于社会公共事业业。n n(4 4)国家主体性)国家主体性必必须须在国家在国家统统一一组织组织下下实实施。施。n n(5 5)社会基金性)社会基金性基金性主要指基金性主要指资资金金经财经财政分配后形成政分配后形成具有具有专门专门用途的用途的资资金。金。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公共公共公共公共财财政的政的政的政的职职能:能:能:能:n n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

5、的功能,只要存在着财政,这种功能就不会消失。能,只要存在着财政,这种功能就不会消失。n n1 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n n2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n n3 3、经济稳

6、定和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n n4 4、监督管理职能。、监督管理职能。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三)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国家为实现具体来说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国家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国家实现职能的财力保参

7、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国家实现职能的财力保障,是一级政府的主要资金来源。障,是一级政府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根据收入的来源和性根据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主要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以下几类:n1 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 (按税种(按税种设2020款):是国家依据其政治款):是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向力向纳税人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收入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n n2 2 2 2、社会保、社会保、社会保、社会保险险基金收入。分基金收入。分基金收入。分

8、基金收入。分设设6 6 6 6款:基本养老保款:基本养老保款:基本养老保款:基本养老保险险、失、失、失、失业业保保保保险险、基本医基本医基本医基本医疗疗保保保保险险、工、工、工、工伤伤保保保保险险、生育保、生育保、生育保、生育保险险和其他保和其他保和其他保和其他保险险收入。收入。收入。收入。n n3 3 3 3、非税收入非税收入非税收入非税收入。分。分。分。分设设7 7 7 7款:政府性基金、款:政府性基金、款:政府性基金、款:政府性基金、专项专项收入、行政事收入、行政事收入、行政事收入、行政事业业性性性性收收收收费费、罚罚没收入、国有没收入、国有没收入、国有没收入、国有资资本本本本经营经营收

9、入、国有收入、国有收入、国有收入、国有资资源有源有源有源有偿偿使用收入使用收入使用收入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和其他收入。和其他收入。和其他收入。n n4 4 4 4、贷贷款款款款转贷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回收本金收入回收本金收入回收本金收入 。n n5 5 5 5、债务债务收入。通常指国收入。通常指国收入。通常指国收入。通常指国债债,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的一种收入。国的一种收入。国的一种收入。国的一种收入。国债债具有有具有有具有有具有有偿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特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

10、特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特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弥点,在弥点,在弥点,在弥补财补财政赤字、政赤字、政赤字、政赤字、调节经济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运行等方面运行等方面运行等方面发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着十分重要的着十分重要的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用。作用。作用。n n6 6 6 6、转转移性收入。移性收入。移性收入。移性收入。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通常我通常我通常我通常我们们所所所所说说的的的的财财政收入是指全口径政收入是指全口径政收入是指全口径政收入是指全口径财财政收入,即政收入,即政收入,即政收入,即县县本本本本级级当年当年当年当年组织组织的的的的财财政收入(含上划中央、自治区和公共政

11、收入(含上划中央、自治区和公共政收入(含上划中央、自治区和公共政收入(含上划中央、自治区和公共财财政政政政预预算收入,但不包括算收入,但不包括算收入,但不包括算收入,但不包括转转移移移移性收入和基金收入)性收入和基金收入)性收入和基金收入)性收入和基金收入).其分其分其分其分级级次构成如下:次构成如下:次构成如下:次构成如下:n n(1 1)上划中央收入:增)上划中央收入:增值值税(税(75%75%部分)、消部分)、消费费税(税(100%100%)、所得税)、所得税(60%60%部分)。部分)。n n(2 2)上划自治区收入:增)上划自治区收入:增值值税(税(8%8%部分)、部分)、营业营业税

12、税(40%40%部分)企部分)企业业所所得税(得税(10%10%部分)、个人所得税(部分)、个人所得税(15%15%部分)。部分)。n n(3 3)地方一般)地方一般预预算收入(从算收入(从20122012年起改称公共年起改称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收入):增算收入):增值值税税(17%17%部分)、部分)、营业营业税(税(60%60%部分)、企部分)、企业业所得税(所得税(30%30%部分)、个人所部分)、个人所得税(得税(25%25%部分)、部分)、资资源税、城建税、房源税、城建税、房产产税、印花税、城税、印花税、城镇镇土地使用土地使用税、土地增税、土地增值值税、税、车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

13、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专项专项收入(教育收入(教育费费附加、附加、水水资资源源费费、排、排污费污费及探采及探采矿权矿权价使用价使用费费及价款收入)、行政事及价款收入)、行政事业业性收性收费费收入、收入、罚罚没收入、国有没收入、国有资资本本经营经营收入、国有收入、国有资资源有源有偿偿使用收入、其他收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入等。其分部其分部其分部其分部门门征收情况征收情况征收情况征收情况为为:国税部国税部门门、地税部、地税部门门、财财政部政部门门。其按其按其按其按结结构分构分构分构分为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税收收入又分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税收收入又分为为全口径税收收入和地全口径税收收入和地方税

14、收收入。非税收入又分方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又分为为列入公共列入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的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算的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基金预算收入是指按是指按规规定收取、定收取、转转入或通入或通过过当年当年财财政安排,由政安排,由财财政管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原属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原属预预算外的地方算外的地方财财政税政税费费附加收入。目前我附加收入。目前我县县基金收入主要有:基金收入主要有:1.1.墙墙体材料体材料专项专项基金收入;基金收入;2.2.地方水利建地方水利建设设基金收入;基金收入;3.3.国有土地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出出让让金收入;金收入;4.4.残

15、疾人就残疾人就业业保障金收入;保障金收入;5.5.城城镇镇公用事公用事业业附加收入;附加收入;6.6.育林基金育林基金专项专项收入;收入;7.7.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8.8.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如价格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如价格调节调节基金基金。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n n基金基金预预算收入按算收入按预预算算级级次划分次划分为为中央基金中央基金预预算收入、地方算收入、地方基金基金预预算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基金收入。其算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基金收入。其缴库缴库方式与方式与管理要求与公共管理要求与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收入的算收入的缴库缴库方式和管理要求基本方式和管理要求基本相同相同。n n

16、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预预算管理算管理办办法法对对基金基金预预算作出了算作出了规规范。范。纳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原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原则则是,基金全是,基金全额纳额纳入入预预算管理,算管理,实实行收支两条行收支两条线线,收入全,收入全额额上上缴缴国国库库,先收后支,先收后支,专专款款专专用;用;在在预预算上算上单单独独编编列,自求平衡,余列,自求平衡,余额结转额结转下年下年继续继续使用。使用。n n基金与公共基金与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收支算收支项项目相比,具有两个目相比,具有两个显显著特征:著特征:(1 1)对应对应性。基金收入必性。基金收入必须须用于用于规规定的支出定的支出项项目,而目,而规规定

17、定的支出的支出项项目也主要以相目也主要以相应应的基金收入的基金收入为为保保证证;(;(2 2)专项专项性。性。政府性基金通常是按具体政府性基金通常是按具体项项目或特定目或特定项项目目设设立的,必立的,必须须保保证专证专款款专专用。用。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拿拿拿拿20122012年上半年我年上半年我年上半年我年上半年我县财县财政收入完成情况来政收入完成情况来政收入完成情况来政收入完成情况来举举例如下:例如下:例如下:例如下:截至截至截至截至6 6月月月月3030日止,日止,日止,日止,全全县县财财政收入政收入政收入政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100689100689万元,占全年万元,占全年预预算数任算数

18、任务务的的50.34%50.34%,比上年同期增收,比上年同期增收1458814588万元,增万元,增长长16.94%16.94%。分分分分级级次完成情况:次完成情况:次完成情况:次完成情况:n n上划中央收入上划中央收入上划中央收入上划中央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261762617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37693769万元,减少万元,减少12.59%12.59%。其中:上划中央。其中:上划中央“两税两税”收入累收入累计计完成完成2324623246万元,同比减收万元,同比减收18921892万元,减少万元,减少7.53%7.53%;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累;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累计

19、计完成完成29302930万元,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比上年同期减收18771877元,减少元,减少39.05%39.05%。n n上划自治区分享上划自治区分享上划自治区分享上划自治区分享“四税四税四税四税”收入收入收入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5898589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12131213万元,减少万元,减少17.06%17.06%。n n公共公共公共公共财财政政政政预预算收入算收入算收入算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68615686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9,57119,571万元,万元,增增长长39.91%39.91%。其中:。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地方税收收

20、入地方税收收入地方税收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38,36338,363万元,比上年同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期增收6,7576,757万元,增万元,增长长21.38%21.38%;非税收入非税收入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30,25230,252万元,比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上年同期增收12,81412,814万元,增万元,增长长73.48%73.48%,占,占财财政政总总收入的收入的30.04%30.04%,占公共占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收入的算收入的44.09%44.09%。n n同同时时,基金收入基金收入基金收入基金收入累累计计完成完成2,4962,49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

21、4,3434,343万元,减万元,减少少63.51%63.51%。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分部分部门完成情况:完成情况:国税部国税部门门累累计计完成完成3174031740万元,占万元,占年度年度预预算任算任务务9540095400万元的万元的33.27%33.27%,比上年同,比上年同期减收期减收33343334万元,减少万元,减少9.51%9.51%;地税部地税部门门累累计计完成完成3958139581万元,占年度万元,占年度预预算任算任务务8340083400万元的万元的47.46%47.46%,比上年同期增,比上年同期增收收47254725万元,增万元,增长长13.56%13.56%;财财政

22、部政部门门累累计计完成完成2936929369万元,占年度万元,占年度预预算任算任务务2120021200万元的万元的138.53%138.53%,比上年同期,比上年同期增收增收1319813198万元,增万元,增长长81.61%81.61%。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三家收入过渡表三家收入过渡表三家收入过渡表三家收入过渡表n“三家收入过渡表”,可以说是我本人见过的使用EXCEL制作出来反映财政收入组织情况中最齐全、最高档、最豪华的一个表,这个表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从表中可以反映出所有涉及收入的信息,看懂这个表对财政收入的来龙去脉基本上了如指掌。这不得不归功于我们搞预算管理的叔营、周副、东民副、梁大

23、春组长、廖刚宁副局长等预算国库管理老前辈!下面我就初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三家收入过渡表。(详见详见附表)附表)附表)附表)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四)公共(四)公共财政政预算收入算收入n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公共财政政预算收入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

24、五)(五)转移性收入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这里专指财政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这里专指财政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这里专指财政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这里专指财政范畴的转移性收入。范畴的转移性收入。范畴的转移性收入。范畴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是指上下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算主体主体之之间按照法定的按照法定的标准准进行的行的财政政资金的相互金的相互转移。移。财政转移

25、性收入分设财政转移性收入分设财政转移性收入分设财政转移性收入分设11111111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地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地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地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债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债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债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债券转贷收入等。这

26、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券转贷收入等。这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券转贷收入等。这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券转贷收入等。这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转转移支付常移支付常移支付常移支付常识识 财财力性(均衡性)力性(均衡性)力性(均衡性)力性(均衡性)/一般性一般性一般性一般性/专项专项(专专款)款)款)款)/结结算算算算财财力力力力 为保障县乡财政正常运转和逐步提高县乡财政的公共为保障县乡财政正常运转和逐步提高县乡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特服务水平,缩

27、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特定政策目标,定政策目标,19961996年起我国建立了转移支付制度,并按照年起我国建立了转移支付制度,并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不断完善。目前中央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不断完善。目前中央和自治区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财力和自治区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财力性转移支付;二是专项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又分为性转移支付;二是专项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规定具体用途,可自主安排使用,所以又两类:一类是不规定具体用途,可自主安排使用,所以又称无条件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称无

28、条件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另一类是规定具体用途的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另一类是规定具体用途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可称为有条件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农村财力性转移支付,可称为有条件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农村低保转移支付、城市低保转移支付、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低保转移支付、城市低保转移支付、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转移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移支付以及其他专项拨费转移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移支付以及其他专项拨款等。款等。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财财力性力性力性力性转转

29、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移支付的主要内容:财力性力性转移支付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为达到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对存在财力缺口的地区给予的补助,又称均衡性转移支付。目前,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n n 一般性一般性一般性一般性转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一般性一般性转转移支付是移支付是实现实现地区地区间间公共服公共服务务均等化均等化的有效手段。作的有效手段。作为为分税制分税制财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从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从19951995年起中央年起中央对财对财力薄弱地区力薄弱地区实实施一般性施一般性转转移支付。基本

30、思路是,按移支付。基本思路是,按照照规规范和公正的原范和公正的原则则,根据客,根据客观观因素因素计计算确定各地区的算确定各地区的标标准准财财政政收入和收入和标标准准财财政支出,以各地政支出,以各地标标准准财财政收支的差政收支的差额额作作为为分配依据。分配依据。在在标标准支出准支出测测算方面,主要算方面,主要选择选择了人口、可居住面了人口、可居住面积积、冬天平均、冬天平均气温、平均海拔、行政区划个数、都市化程度、学校个数、学生气温、平均海拔、行政区划个数、都市化程度、学校个数、学生人数、人数、门诊门诊人次及住院天数等因素;在人次及住院天数等因素;在标标准收入准收入测测算方面,主要算方面,主要选择

31、选择了国内生了国内生产总值产总值、产业结产业结构状况、企构状况、企业规业规模状况、企模状况、企业营业业营业盈余、盈余、职职工平均工工平均工资资水平及分水平及分组组情况等因素。情况等因素。财财政越困政越困难难的地区,的地区,补补助程度越高。助程度越高。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n n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转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为为配合西部大开配合西部大开发战发战略,支持民族地区略,支持民族地区发发展,国展,国务务院决院决定定,从从20002000年起年起实实施民族地区施民族地区转转移支付。其移支付。其总总量来源有二:一是量来源有二:一是20002000年年专项专项增加增加对对民族

32、地区政策性民族地区政策性转转移支付移支付1010亿亿元,今后每年按上年中央分享的增元,今后每年按上年中央分享的增值值税税收入增收入增长长率率递递增;二是增;二是对对8 8个民族省区及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的增个民族省区及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的增值值税收税收入,采用入,采用环环比比办办法,将每年增法,将每年增值值税收入比上年增税收入比上年增长长部分的部分的80%80%转转移支付移支付给给民民族地区。其中,族地区。其中,这这部分增量的一半按来源地返部分增量的一半按来源地返还还,以,以调动调动地方增加收入的地方增加收入的积积极性;同极性;同时时,考,考虑虑到民族地区到民族地区经济发经济发展水平客展

33、水平客观观上存在差异及地区之上存在差异及地区之间财间财力力不均衡等情况,不均衡等情况,为为体体现现公平原公平原则则,将另外一半按照因素法通,将另外一半按照因素法通过转过转移支付方式移支付方式分配分配给给地方。民族地区地方。民族地区转转移支付的移支付的对对象象为为民族省区和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民族省区和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州。20062006年起,又将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年起,又将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县县(区)也(区)也纳纳入入转转移支付范移支付范围围。我我县县20102010年起享受年起享受该该政策,但数政策,但数额额不大。不大。n n 调调整工整工整工整工资转资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

34、移支付。19981998年以来,年以来,为为了了应对亚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洲金融危机,缓缓解国内有效需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促求不足的矛盾,促进进国民国民经济经济持持续发续发展,党中央、国展,党中央、国务务院决定院决定实实施施积积极极财财政政政策。在加大政府投政策。在加大政府投资资的同的同时时,出台了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一系列政,出台了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一系列政策,策,1999-20061999-2006年,五次增加机关事年,五次增加机关事业单业单位位职职工工工工资资和离退休人和离退休人员员离退休离退休费费,出台出台发发放一次性年放一次性年终奖终奖金和金和实实施施艰艰苦苦边远边远地

35、区津地区津贴贴政策。考政策。考虑虑到地区之到地区之间财间财政状况相差政状况相差较较大,各地大,各地对对增加支出的承受能力不一,中央决定,增加支出的承受能力不一,中央决定,实实施施这这些政些政策增加的支出,北京、上海、江策增加的支出,北京、上海、江苏苏、浙江、广、浙江、广东东、福建等沿海、福建等沿海经济发经济发达地区达地区由当地政府自行解决,由当地政府自行解决,财财政困政困难难的老工的老工业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财政政给给予予适当适当补补助。助。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n n农农村税村税村税村税费费改革改革改革改革转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为为推推动农动农村税村税费

36、费改革改革顺顺利利实实施,施,从从20012001年开始,中央年开始,中央财财政政统统筹考筹考虑虑各地区提高各地区提高农业农业税率增税率增收因素和取消收因素和取消乡镇统乡镇统筹、降低筹、降低农业农业特特产产税税率、取消屠宰税税率、取消屠宰税减收、税减收、调调整村提留提取整村提留提取办办法等因素,法等因素,对对地方地方净净减收部分,减收部分,通通过转过转移支付移支付给给予适当予适当补补助。助。转转移支付移支付资资金全部按照金全部按照统统一一规规范、公正、合理、公开、透明的原范、公正、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则分配,重点向分配,重点向农业农业大省、粮食主大省、粮食主产产区以及民族地区和区以及民族地区

37、和财财政困政困难难地区地区倾倾斜。斜。为为从源从源头头上减上减轻农轻农民民负负担,鼓励粮食生担,鼓励粮食生产产,根据国,根据国务务院关于院关于农农村税村税费费改革改革统统一部署,一部署,20042004年开始取消除烟叶外的年开始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农业特特产产税,逐步取消税,逐步取消农业农业税。由此减少的地方税。由此减少的地方财财政收入,沿政收入,沿海海发发达地区原达地区原则则上自行消化,粮食主上自行消化,粮食主产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中央财财政适当政适当给给予予转转移支付。地方移支付。地方财财政减收政减收额额原原则则上以上以20022002年年为为基期,按基期,按农业农业特特产

38、产税和税和农业农业税税实实收数(含附加)收数(含附加)计计算确定。中央算确定。中央财财政政补补助比例分助比例分别为别为中西部粮食主中西部粮食主产产区区100%100%,非粮食主,非粮食主产产区区80%80%;东东部粮食主部粮食主产产区(含福建)区(含福建)50%50%,非粮食主,非粮食主产产区不予区不予补补助。助。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n n缓缓解解解解县乡财县乡财政困政困政困政困难转难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针对县乡财针对县乡财政困政困难难状况,状况,20052005年起,中央年起,中央财财政建立政建立“三三奖奖一一补补”激励激励约约束机制,即束机制,即对财对财政困政困难县难县政府增加

39、税收收入和省市政府增加税收收入和省市级级政府增加政府增加对财对财政困政困难难县财县财力性力性转转移支付移支付给给予予奖奖励,励,对县乡对县乡政府精政府精简简机构和人机构和人员员给给予予奖奖励,励,对产对产粮大粮大县给县给予予奖奖励,励,对对以前以前缓缓解解县乡财县乡财政困政困难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给予予补补助。助。n n 其他其他其他其他财财力性力性力性力性转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主要包括中央主要包括中央实实施某些宏施某些宏观调观调控政控政策后,中央策后,中央对对地方地方财财政减收所政减收所进进行的行的财财力性力性补补助,如固定助,如固定资产资产投投资资方向方向调节

40、调节税税暂暂停征收停征收财财政减收政减收补补助、助、实实施天然林施天然林保保护护工程地方减收工程地方减收补补助、退耕助、退耕还还林林还还草减收草减收补补助等。其中助等。其中有些有些项项目具有目具有专项专项性性质质,但大部分,但大部分为财为财力力补补助性助性质质。目前,中央目前,中央对对地方各地方各项财项财力性力性转转移支付全部遵循公移支付全部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则,按照客,按照客观观因素,采用公式因素,采用公式统统一分配,一分配,减少了人减少了人为为因素的影响。因素的影响。财财政政转转移支付制度的移支付制度的实实施,增施,增强强了了财财力薄弱地区基力薄弱地区基层财层财政的保

41、障能力,加快了公共服政的保障能力,加快了公共服务务均均等化等化进进程,程,为实现经济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社会的持续续快速健康快速健康发发展展发挥发挥了重了重要作用要作用 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专项转专项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移支付的主要内容:n n专项转专项转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移支付(专专款)款)款)款)是指上是指上级级政府政府对对承担委托事承担委托事务务、共同事共同事务务的下的下级级政府政府给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资金金补补助,以助,以及及对应对应由下由下级级政府承担的事政府承担的事务给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奖励励或或补

42、补助助,转转移支付接受者必移支付接受者必须须按照按照规规定的方式使用定的方式使用这这些些资资金,金,专专款款专专用是最基本的特征。各用是最基本的特征。各类专项转类专项转移支付主要依移支付主要依据各据各项项政策减收或增支的数政策减收或增支的数额额和各地和各地财财力状况分档力状况分档补补助,助,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则,以切,以切实实保障中央和自治保障中央和自治区各区各项项惠民惠惠民惠农农政策的政策的贯彻贯彻落落实实。专项转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移支付主要用于基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以及以及农农林水、教育、林水、教育、卫卫生、社保等生、社保等经济经济、社、社会事会事业

43、发业发展展项项目,多数已采用客目,多数已采用客观观因素分配,有因素分配,有专门专门的管的管理理办办法。法。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区分区分标志志n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区分标志:主要是看上级下文是否规定要列入转移性收入,如果规定要列转移性收入的就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如果未规定列转移性收入就是专款。(。(举举例:桂例:桂财财社社20121622012162号、桂号、桂财财教教201227201227号等)号等)n两类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区分标志:主要是看上级下文是否规定了具体的用途,如果规定有具体用途的就是有条件财力性转移支付;如果未规定具体用途的就是无条件财力性转移支付。(举例:桂桂财财社社201

44、21622012162、桂、桂财预财预20121312012131号)号)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六)返(六)返还还性收入性收入n包括消费税、增值税“两税返还”和所得税基数返还,分别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时,为保护地方既得利益,对原属于地方的收入划为中央固定收入或共享收入后,对地方给予的补偿,具体补偿办法通过有关文件规定。(详见详见平果平果平果平果县县20112011年本年本年本年本级财级财政与上政与上政与上政与上级财级财政年政年政年政年终结终结算依据算依据算依据算依据)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六)可支配(六)可支配财力力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一定是指国家或地方

45、政府在一定时时期内所能期内所能机机动动地支配使用的地支配使用的财财政政资资金。按金。按现现行法行法规规和和财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可支配政体制,地方政府可支配财财力由地方公共力由地方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收入、上算收入、上级级税收返税收返还还收入、上收入、上级转级转移支付移支付补补助收入等构成助收入等构成。(。(。(。(详见详见平果平果平果平果县县2006200620102010年地方可用年地方可用年地方可用年地方可用财财力情况表)力情况表)力情况表)力情况表)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八)(八)财政政经常性收入常性收入是指政府以社会公共事是指政府以社会公共事务务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每个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每个

46、财财政政年度都能年度都能连续连续不断、不断、稳稳定征定征缴缴的的财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三个政收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公共方面:一是地方公共财财政政预预算收入(不含城市算收入(不含城市维护维护建建设设税、税、国有国有资资本本经营经营收入、国有企收入、国有企业计业计划划亏损补贴亏损补贴、行政事、行政事业业性性收收费费收入、收入、罚罚没收入、海域没收入、海域场场地地矿矿区使用区使用费费收入、收入、专项专项收收入、其他收入及其他非正常收入等);二是中央、自治区入、其他收入及其他非正常收入等);二是中央、自治区核定的增核定的增值值税及消税及消费费税税收返税税收返还还收入、所得税基数返收入、所得税基

47、数返还还收收入及出口退税基数返入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还收入;三是中央、自治区通收入;三是中央、自治区通过过所得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均衡性税分享改革增加的均衡性转转移支付移支付补补助收入。助收入。(详见经详见经常性常性常性常性财财政收入政收入政收入政收入测测算表算表算表算表平果平果平果平果县县20112011年年年年 三个增三个增三个增三个增长长 统计统计分析表)分析表)分析表)分析表)财政及财政收入诠释(九)(九)结余和余和结转n n 结结余即余即财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结转结转即即结结余中有余中有专项专项用用途、需途、需继续继续安排使用的安排使用的资资金。金。结结余减去

48、余减去结转结转等于等于净结净结余。余。如如*年地方年地方财财政收支相抵,有政收支相抵,有*万元的万元的结结余或余或结转结转。主要原。主要原因:一是因:一是*年中央年中央财财政超收政超收较较多,超收中多,超收中绝绝大部分用于大部分用于补补助地方,但由于超收要到年底才能准确助地方,但由于超收要到年底才能准确预计预计,且其使用要,且其使用要严严格按程序格按程序审审批,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超收批,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超收资资金要在当年底金要在当年底和和结结算算时时才下达,包括才下达,包括归还归还地方政府出口退税地方政府出口退税陈陈欠、解决欠、解决退耕退耕还还林粮食挂林粮食挂账账,增加一般性,增加一般性转转移支

49、付、教育、社保等移支付、教育、社保等支出。二是根据宏支出。二是根据宏观调观调控需要,控需要,*年年预预算算执执行中行中严严格控制格控制国国债项债项目目资资金金拨拨付付进进度,度,补补助地方国助地方国债项债项目目资资金金约结转约结转*万元,另有万元,另有*万元的万元的补补助地方国助地方国债项债项目目资资金当年金当年1212月份才月份才拨拨付。上述付。上述资资金由于未金由于未拨拨付或付或拨拨付得比付得比较较晚,地方晚,地方财财政当政当年支付不出去,形成年支付不出去,形成结结余。三是余。三是*年地方年地方财财政超收政超收较较多,多,有一部分有一部分资资金未支付使用。金未支付使用。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支出

50、管理是我们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财政支出管理内容非常广泛,这里主要跟大家学习的是在整个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注意的几个方面:n(一)财政支出n(二)政府收支分类简况n(三)财政支出有关规定财政支出管理(一)(一)(一)(一)财财政支出政支出政支出政支出n n财财政支出首先是一个政支出首先是一个过过程,即政府把集中起来的社会程,即政府把集中起来的社会资资源源按照一定的政治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经济原原则则,分配、运用于,分配、运用于满满足社会公共需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各种用途的要的各种用途的过过程。其次,如果从程。其次,如果从财财政支出的度量看,政支出的度量看,财财政支出又是政府政支出又是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