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4501688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愚 公 移 山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义,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学会勇往直前。重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预习导学1.作家作品。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是战国前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2.给加点字注音。荷担(h ) 箕畚(j )(bn ) 智叟(su ) 孀妻(shung ) 惩山北之塞(s )

2、 3.解释词语。 (1)年且九十: 将要 (2)惩山北之塞:苦于;阻塞 (3)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4)损魁父之丘:削减 (5)杂然相许:纷纷;赞同 (6)长息:长叹 (7)虽我之死:即便 (8)穷匮:穷尽 (9)何苦而不平:愁 (10)二子负二山: 背 4.板书设计。合作探究问题一:整体感知。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问题二:重点探究。1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智叟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2.文中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人力的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3.本文以神话

4、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问题三:写法探究。愚公移山一文,是如何做到首尾呼应的?文章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之高险,预示愚公出入之迂和移山的艰难。“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的“本”是核心和关键,勾勒出太行、王屋二山的历史原貌。文末“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描绘了太行、王屋的现状。“本”和“自此”形成鲜明对比,首尾呼应,对比中深化了主题,讴歌了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问题四:拓展延伸。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