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21359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四章§4.3 光的传播学案沪科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3 光的传播学案学习目标 1、能区别光源、非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线研究影子、小孔成像等的形成。 4、知道光在真空中转播的速度最大。记住真空中的光速,并能根据光速进行计算 预习提纲 1.你是衡量一切曲直的标准,你是宇宙中的速度冠军。是你擦亮了所有精灵的眼睛,是你送走了黑夜迎来了黎明。是你给夜行的车辆照亮了道路,是你让科学家看到了遥远神秘的太空。有了你大地才会孕育万物,造就了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 上面这首诗歌中的“你”指的是什么?诗歌中蕴涵着什么道理? 2 称为光源。如 、 、 及 等都是光源。从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便看见了这个发光体。

2、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4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和 ,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 5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如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现象等。 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 学习过程 一、光的神奇 【观察思考】 观察下面的几副图(如图411、412、413、414) 结合P50图41、42、43、44和上面的几副图,和同学讨论交流,在下面的方框中写出你所知道的“神奇的光现象”和“光的作用”。 二、光的传播路径 1、光源 阅读P51页“加油站”

3、栏目,明确什么是光源。 【讨论思考】 夜晚的星空美丽神奇,这些闪烁的星星都是光源吗?写出你们的观点和理由: (提示:我们常见的星星有恒星、行星、卫星。) 2、光的传播 (1)实验探究 利用下面的器材,阅读并参照课本P51“实验探究”,你能设计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吗?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和结论。 以下器材可供参考:激光笔、蚊香、火柴、盛有清水的大烧杯、牛奶、滴管、玻璃砖等。 实验一: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你选的器材: 你的实验过程: 你的探究结论: 实验二: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你选的器材: 你的实验过程: 你的探究结论: 实验三:探究光在玻

4、璃中的传播路径。 你选的器材: 你的实验过程: 你的探究结论: 【思维升华】在上面的实验中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显示出光路的?请把自己的经验及时总结出来: (2)光线和光束 阅读课本P52“加油站”栏目,了解什么是光线,什么是光束。 【思考讨论】光线实际存在吗? 【点拨】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模型法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科学方法。生活中我们也常建立模型,如图4-1-5所示,我们可以用线条可以把事物的基本特征勾画出来,分别表示太阳、笑脸、愤怒、跑步、举重,这种方法既概括达意,又简洁方便。 (3)影子的形成 阅读课本P52第一自然段,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 【动手活动】 你会表演手影游戏吗?请参照课本图49和下面

5、的图4-1-6勇敢的试一试。 评比一下,哪位同学表演的手影最生动、逼真。 【练一练】下面是某同学通过画光路图对影子的成因进行的分析(如图4-1-7所示)。 请你用文字的形式写出影子的成因: (4)日食和月食 阅读课本P52第2自然段和图410、411,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练一练】 参照课本图411,你能画出月食形成原因的图示吗? 三、光的传播速度 阅读课本P53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什么? 3、观察图418,你有什么感想? 4、打雷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自我检测 1我们很难直接

6、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在研究和描述光的传播路径时,分别用到了哪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2 张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3请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除了课本上提到的例子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4在学校运动会上,如果让你做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你如何准确记录起跑的时间?说出你的理由。5、观察图419,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操场边有一棵大树,一个晴朗的夏日里,王霞发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照射出许许多多的光斑,这些光斑尽管有的大,有的小,但几乎都是圆形的。这是为什

7、么呢?王霞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她:这些光斑都和太阳的形状相似,是太阳的“像”;你可以拿一只点燃的蜡烛做光源,用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纸片中心扎一个小孔(直径约3mm),设法把它立在桌子上(如图4-1-10所示),另拿一张白纸放在小孔后面,试一试能在后面的这张白纸上能看到蜡烛的像吗?(实验时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请你也来做一做“小孔成像”实验。探究如何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大或变小?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小孔所成的蜡烛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你能不能尝试解释? 【迷你实验室】 参照课本第53页“迷你实验室”栏目和下面的“加油站”,完成“日冕仪”和“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1、日冕仪:日晷又称日规,是

8、古代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有刻度的圆盘,晷针是安装在盘心并且与盘面垂直的一根细棒。我国古代发明的日晷独具特色,盘面平行与赤道平面,倾斜安装。在阳光下,晷针的影子随太阳运行而在盘面上移动,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时刻。2、小孔成像:针孔照相机(如图4111所示)的制作与原理。 材料:空易拉罐、半透明的塑料膜(或纸)、硬纸等。 制作方法:在罐的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孔(注意小孔不要过大)。剪去易拉罐的上部,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膜(或纸)作为光屏。再用厚纸卷一个纸筒,使之刚好套下易拉罐,这就制成了针孔照相机。 使用方法:将小孔对着发光的物体,如烛焰,相距1020cm。观察光屏上的像。 工作原理: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烛焰上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射在光屏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射在光屏的上部。所以光屏上就会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翟,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并最早进行小孔成像实验的科学家。 总结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