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3、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

上传人:马菲菲 文档编号:14545872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3、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3、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3、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10的认识教材第59、第6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组成,获得对10的全面认识和掌握。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热爱科学的教育。4.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会正确地读、写数10,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具学具主题图和练习十三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数数,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2.口算。2+7=6+3=9-0=8+1=9-2=9-3=9-9=9-1=9-7

2、=4+5=2+6=9-8=二探究新知1.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能正确地数出09各数了,还知道了这些数的一些知识,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9大的数10。板书:10的认识2.学习数数和认数。(1)出示教材第59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都有多少?请你数一数。(2)学生数数,并交流数的结果。问:画面上有多少个人?(10个人)你是怎样数的?引导说出,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1个老师,一共有10个人。提示: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第一个数。提问: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图中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引发思考,刚才

3、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出:刚才又数了一遍,还是10个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数鸽子时,飞着的有7只,没飞的有3只,一共有10只(4)你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5)数一数教材第59页的点子图上的点子是多少。(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老师板书10,像这样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10来表示,读读这个数。(7)我们身边有10这个数吗?(10个手指)(8)请你出示10朵小花,再数一数。3.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1)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先

4、拨9颗珠子,再拨1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过程。(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在屏幕上出示第59页的直尺。让学生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3)老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数出教材第59页两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先让学生独立填数和符号。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的思维过程。4.学习10的组成。(1)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摆法,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1和9

5、组成10(2)交流摆法,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在黑板上有顺序地板书:读读这些组成,自由读,互读。(3)推想10的另外几组组成。引导:看到上面每一组组成,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就马上想到。学生由上面几组又可以推出其他几组:(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怎样才能很快记住这些数的组成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记忆方法:学习时主要记住前5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组推想出来。前边5组又可以按其中一个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记,另一个数相对应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如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5.学习10的写法。(1)引导学生

6、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是10。(2)老师示范写10,边写边讲:10分成两部分写,左边格里写“1”,右边写“0”;要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3)学生在练习本上描写10。老师指导。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数实物。(数小棒、圆片,各10个)2.数数,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3.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先读懂题意,独立连线,最后交流,叙述为5和5组成10,我把5和5连起来。4.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5.练习十三的第

7、2题。在屏幕上出示卫星发射场景的画面,并由学生模拟发射台的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我国卫星发射时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练习十三的第3题。先让学生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四思维训练1.每行再画几个就是10个了?画完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2.把010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6、()、()1、3、()、()、()4.想一想,被挡住的数各是多少,然后填在下面。 ()() ()()你能从最后一节车厢号数到1号车厢吗?5.一共有()个小朋友,小红排第()。参考答

8、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2.略3.相连的数字分别是1和9、6和4、2和8、7和34. 5695. 10974326. 75318642思维训练1.略2. 0123456789103. 2、4、6、8、101、3、5、7、94. 35810数车厢略5.102或9,只要能说出从哪边数,排第几就可以。板书设计 10 的 认 识10以内数的顺序:0、1、2、3、4、5、6、7、8、9、10。10的写法:10分成两部分写,左边写“1”,要稍倾斜,右边写“0”,要写得圆滑、饱满。10的组成: 课后反思1.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正确认识了10之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10。引导

9、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可以从生活中找出许多跟10有关的事物,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受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2.在教学10的组成时,采用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2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通过找出各个分解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没有像前面那样具体介绍。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而将写10安排在认识数的最后,这样安排既

10、有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在教学10的组成时,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五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四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对10的组成的理解,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次培养。课堂设计说明认识10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与认识8、9基本相同,先充分利用教材第59页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数鸽子的只数和师生人数,并从中抽象出数10。然后利用计数器上9颗珠子再增加1颗的演示过程和直尺上的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10以内数的组成,并比较9和10的大小。最后引导学生摆

11、小棒、填10的组成和写10。因为10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10的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读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10以内的数,既要能熟练地从1顺着数到10,又能从10倒着数到1。教学10的组成时,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边摆边填10的组成;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要防止学生死记硬背10的全部组成。指导学生正确掌握10的写法,写10要分两部分写,左边写“1”,右边写“0”。第2课时 教学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教材第6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46题。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口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12、。2.学会看一幅图能正确地说出四个有相互关系的加减法算式。重点难点掌握方法,正确口算。教具学具数字卡片,点子图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答。2.口算。9-7=6+3=9-5=3+6=5+3=8-3=4+4=9-9=8-2=8-0=3.看图列式。6+()=() ()+()=()9-3=( ) 9-()=() 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2.学习第一个图。(1)出示图:1个蓝色的圆,9个白色的圆。(2)提问:图上有几个蓝色的圆,几个白色的圆?求一共有多少个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9=10(3)对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板书:9+1=10(4)老

13、师用手盖住1个蓝色的圆,提问:去掉1个蓝色的圆,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板书:10-1=9(5)老师盖住9个圆,提问: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板书:10-9=1(6)提问: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这四道题?引导学生看着,说出相关题目的计算方法。(7)读读这四个算式。3.学习第二个图。(1)出示图,有2个蓝圆,8个白圆。(2)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指名说。板书:2+8=10。说说2+8=10表示什么意思。(3)看图说出两个减法算式,指名说。板书:10-2=810-8=2。说说10-2=8表示什么意思。(蓝圆和白圆一共有10个,去掉2个圆,剩下的就是8个圆)(4)小组里互相说计算方法。4.学习第三个图。

14、(1)出示图,有3个蓝圆,7个白圆。(2)看图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板书:3+7=1010-3=710-7=3(3)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5.学生自学第四个图。(1)仔细观察图,说图意,把算式填写完整。(2)集体订正,老师板书:4+6=1010-4=610-6=46.老师出示:5+5=10-5=想一想里应填几,并说说是怎样想的。7.读以上的算式。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61页“做一做”的第1题。老师拿出110的数字卡片,让同学们做找朋友的游戏。甲:我的朋友在哪里?(举卡片 3)乙:你的朋友在这里。(举卡片 7)甲:7加3等于10,3加7等于10。乙:10减3等于7,10减7等于3。

15、2.教材第61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然后集体订正。3.练习十三的第4题。两人一组拿一套 010的数字卡片,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并说出两个加法算式。4.练习十三的第5题。先仔细观察孔雀开屏图,看懂图意,然后独立完成,最后投影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5.练习十三的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指导。四思维训练教材第64页的思考题。老师先读题,明确每个数只用一次,得数要相同,然后让学生填,最后组织交流,说想法。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1和9、5和5、8和2、6和42. 10101010213.略4.10-5=510-3=710-8=210-1=910-7=

16、310-2=810-4=610-6=45. 1+9=1010-1=910-9=12+8=1010-2=810-8=2(答案不唯一)思维训练9+0=8+1=7+2=6+3=5+4 板书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1+9=109+1=1010-1=910-9=12+8=108+2=1010-2=810-8=27+3=103+7=1010-3=710-7=36+4=104+6=1010-4=610-6=45+5=10-5=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可以用10的组成直接计算。 课后反思1.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通过

17、游戏,同学之间的相互提问解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就会感到学有乐趣,学有所获。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老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可以延续知识的广度及深度,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知识的深奥,也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拼摆等内容,而是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2+8和10-2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

18、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生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又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规律。课堂设计说明10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10的组成计算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前组织学生认真复习10的组成,为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做准备。(2)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第61页算式左边的点子图,让学生在直观图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其计算任务。(3)根据教材的安排,逐步提高学生对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的要求,如让学生从看图计算逐步过渡到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4)利用教材中的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密切

19、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满足算式的不同对象。第3课时 教学内容10的加减法练习教材练习十三的第713题。教学目标1.通过直接观察,进一步巩固10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巩固复习10以内各数的认识,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1.进一步提高口算10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投影,图片等。教学过程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十三的第7题。先让学生画圆,然后填。提醒学生,画圆时,应根据右边的算式中的得数和已画出的圆去确定还要画几个圆,然后根据所画的圆的个数填写未知加数。2.练习十三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订正。3.练习十三的第9题。同桌之间可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练习十三的第10题。5.练习十三的第11题。6.练习十三的第12题。同桌互相讨论,然后集体交流。7.练习十三的第13题。二思维训练1.填一填。3+()=75+()=106+()=102+()=84+()=105+()=92. 再画几个苹果就是10个苹果了?=(个)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7522. 109101089810793. 877933724. 10-3=76+4=105. =6. 略7. 33思维训练1. 4546642. 1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