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7520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敬畏自然第一部分 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 识记“鲲鹏斥安鸟蓬蒿咫尺狼藉 相形见绌 美味佳肴”等词语。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品味富有哲理性语言,学习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交流讨论对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理性看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重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学习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学法指导:朗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一、 课前预习导学1、作者

2、简介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2、 给加点字注音:鲲(kn)鹏 斥安鸟(yn) 蓬蒿(ho) 咫尺(zh) 狼藉(j) 相形见绌(ch) 美味佳肴(yo)3、 解释下列词语: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佳肴:精美的菜肴。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

3、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二、课堂学习研讨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可分三部分:(板书)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同时思考完成以下两个问题: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明确:敬畏。“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

4、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须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有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明确:大自然的智慧是人类无法比拟的,“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人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思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大自然其他事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因此人类与大自然其他生命其实是兄弟。三、当堂训练巩固课堂小结1、学生小结:2、 教师小结:敬畏生命,就是平等的对待每个生命体;敬畏自然,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敬畏,才能学会谦卑,才能完善人格。四、课后拓展延伸必做:语文能力培养 选作:思考本文提出的重大问题,并对作者的观点与论述提出你的看法、理解。第三部分 课后反思1、 学后记2、 教后记3、家长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