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458138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目语文班级学生姓名课题课型教读课课时2课时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 1、朗诵这四首诗,要求能够正确背诵、默写。2、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诗四首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一)、文学常识填空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 的第二年,选自_ _。2.使至塞上选自_ _,作者是_,字 ,_朝著名 (派别)诗人,与 并称为“王孟”。本诗选自_ _。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号 ,有 之称。本诗选自_ _。

2、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 朝诗人。字 ,号 。本诗选自_ _。(二)、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 _,_ 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 _,_ _。”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 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 _,_ _”。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 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 _,_ _”。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 _”。诗中“ ,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二、课堂学习1、读一读:教师范读四首诗歌,学生跟读。教师

3、指导学生朗读: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2、译一译: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3、说一说:、研读品析,语言品味。(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3)登岳阳楼(其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随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晨兴理荒秽(su),带月荷(h)锄归。B.萧(xi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n)然。C.登临吴

4、蜀(sh)横分地,徙倚(y)湖山欲暮时。D.征蓬(p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月荷锄归(扛着)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C.但使愿无违(违背)D.仍怜故乡水(爱)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王右丞唐代B.登岳阳楼陈与义宋C.归园田居陶渊明西晋D.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道狭草木长 燕然 腊酒浑鸡豚 荆门 仍怜故乡水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_四、拓展延伸(一)必做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道狭草木

5、长 燕然 腊酒浑鸡豚 荆门 仍怜故乡水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_(二)选做题: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押韵的字有:_。所押之韵为:_。2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_。从表达方式看,首联、尾联为_,颔联、颈联为_,作者是寓情于景。3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五、小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