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8354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孔孟论学习第二课时一吟读课文,引情入境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吟读一遍课文。谁尝试着吟读一遍?(生读生评)老师补充评价,学生朗读的很好,却少了一点吟的味道。吟读速度要稍慢一些,声音要有起伏变化。2.老师示范吟读。(师读生品)3.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看谁吟读得好。吟读得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次齐声吟读课文。二研读课文,理解文意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明确:温习的重要(1、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3)虚心好学(4、5、8)

2、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6)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7)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9)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10)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11)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13)(我按照上述明确的,学生大多数能自己体会出)学习方法:1、2、8、9、10则学习态度:3、4、11、12、13则学习原则:5、7则学习意义:6则“学习原则”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比如说办事原则,说话原则,在这里孔子谈的是学习原则,学习时应该依据的标准规则。(此处学习方法

3、、态度、原则没有固定界限,有的既是方法也是态度还是原则。)师评各小组,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我们一起来赏读课文,吸取古人之精华吧。三 赏读课文,吸取精华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呢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学生赏读、交流)预设精讲学而时习之:孔子强调“习”,补充甲骨文、金文中字形,“小鸟学飞” (表演),了解词义:复习、练习、实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补充“南山

4、有竹”的故事,品读告诫的语气。(译文:子路疑惑,问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子路仍不能体会,又问说:在南山有一种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来使用,锋利得可以贯通犀牛的皮革。以这样的情形来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还需要什么学习呢?孔子说:假如拿这箭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子路听后,心服口服,不由得敬佩夫子的见识,于是恭恭敬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说道:弟子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一暴十寒”与“奕秋诲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么?论语中有较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孟子论述时擅长于讲故事。由、引出问题论语和孟子

5、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明确: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暴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六、小结这几则语句,有的谈学习方法,如,有的谈求知态度,如,有的谈修养身心,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你就能成长为一只搏击蓝天的苍鹰!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聆听到了孔孟老夫子的谆谆教诲!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

6、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圣人,我们的国学!下面我想请大家齐读全文,读出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智慧的敬仰!让我们一起用心倾听、用心感受!四、综合分析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注释】达:通达,应用。奚:何处,哪里。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审问:详细探讨。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

7、有误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 致疑: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判断,解决C、问焉以破其疑 焉: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正:正确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_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_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 _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15、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_ 七、作业:1.背熟全文。2.将文中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3. 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卡片上,然后写下对自己的“青春寄语”。 教学反思: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