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9542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课题课型课时使用者上课时间短文两篇蝉、贝壳预习展示二课时师用学 习目 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2. 学生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小的东西都要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3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4.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感悟人生;理解有关生命的哲理。学 习重 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学 习难 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冰心老人说:“宇

2、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1)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

3、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小思深受唐君毅老师影响,对儒家思想、国家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唐老师身上,她学会了坚守原则,待人以爱。而且她明白到只有自我反省才能戒除缺点,继续面对将来。唐君毅先生的人生之体验曾在小思失意时令她重新振作,确定人生的目标,转入人生道路的另一里程。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

4、、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

5、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指导朗读。 (1)字音蝉(chn)收敛(lin)颤动(chn)聒(gu)宽恕(sh) (2)字义卑微:卑贱微小,地位底下。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 思考: 1.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拨】: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

6、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2.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点拨】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

7、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点拨】“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

8、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四、教师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珍视我们的生命,去尊重每一个生命。 五、布置作业 1.推荐小思的另外几篇诗文,留给学生课外阅读欣赏。 2.查资料,看蝉的幼虫到底可以活多少年。第二课时 一、温

9、故知新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朗读课文 教师范度 2.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

10、的心”? 【点拨】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

11、着世界。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

12、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和蝉一样,贝壳也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它们对物的观察、描摹都很细致入微。但本文柔美、细腻的特点更突出,当我们品读着它,感动像傍晚的潮汐,慢慢涌来。通过学习这篇短文,让我们知道,无论生命怎样渺小,无论生命如何短暂,我们都必须要做到认真地对待活着的每一天,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的几篇诗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

13、文。大垸镇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主备人:李敏 审批: 课题课型课时使用者上课时间短文两篇蝉、贝壳预习展示二课时学 习目 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2. 学生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小的东西都要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3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4.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感悟人生;理解有关生命的哲理。学 习重 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学 习难 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教学过

14、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1)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小思深受唐君毅老师影响,对儒家思想、国家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唐老师身上,她学会了坚守原则,待人以爱。而且她明白到只有自我反省才能戒除缺点,继续面对将来。唐君毅先生的人生之体验曾在小思失意时令她重新振作,确定人生的目标,转入人生道路的另一里程。小思曾任

15、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

16、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指导朗读。 (1)字音蝉( ) 收敛( ) 颤动( ) 聒( ) 宽恕( ) (2)字义卑微:卑贱微小,地位底下。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 1.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拨】: 相

17、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 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 。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 后 ,贝壳是 。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 ;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 的愿望。 2.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点拨】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

18、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 ,这是一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 ,又是一 。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

19、解。 【点拨】“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 到 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 。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1.推荐小思的另外几篇诗文,留给学生课外阅读欣赏。 2.查资料,看蝉的幼虫到底可以活多少年。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朗读课文 教师范度 2.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

20、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点拨】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

21、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 ,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

22、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和蝉一样,贝壳也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它们对物的观察、描摹都很细致入微。但本文柔美、细腻的特点更突出,当我们品读着它,感动像傍晚的潮汐,慢慢涌来。通过学习这篇短文,让我们知道,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的几篇诗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